4、到了明代中後期,世德堂本《西遊記》誕生之前,多個版本的《西遊記》已經在社會上流傳幾百年、家喻戶曉。

   陳毓羆介紹新發現的兩種《西遊寶卷》,全名稱是《佛門取經道場·科書卷》及《佛門西遊慈悲寶卷道場》,見王熙遠著《桂西民間祕密宗教》所收錄的《魔公教經卷》。它們是爲了超度亡靈、祈福禳災而舉行法事,即做道場所用之臺本,屬於寶卷中的“科儀”一類。

兩卷都用了“文宣王”的諡號來稱孔子。《佛門西遊慈悲寶卷道場》裏還稱“大成至聖文宣王”,這是是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追加的諡號,到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才改爲先師孔子。

此一現象也值得重視,它表明《佛門西遊慈悲寶卷道場》與《佛門取經道場》之撰作必在元代大德十一年至明代嘉靖九年之間(13071530年)。

   《佛門取經道場》裏敘說唐僧取經的經過如下

止(貞)觀殿上說唐僧,發願西天去修行。

唐王聞說心欷喜,通關文牒往前行

滿朝文武並宰相,大排鸞駕送唐僧。

玉手搭肩親囑咐,取了真經便回程。

大唐王,傳聖旨,忙排鸞駕。

似羣真,離了朝,相送唐僧。

三藏師,拜辭了,唐王聖主。

選良辰,合吉日,便要登程。

將領着,孫行者,齊天大聖。

西方路,上逍遙,降伏妖精。

豬八戒,逢惡山,開條大路。

沙和尚,流沙河,大顯神通。

師拿着,金鉢盂,九還(環)錫杖。

火龍駒,三太子,相伴西行。

從東土,到西天,十萬餘里。

每曉行,並夜走,全無退心。

到深山,並惡嶺,迷蹤大路。

魔鬼嶺,虎狼啞(埡),過步難行。

多虧了,殺虎王,送出山林。

師徒們,心歡喜,又往西行。

正行道(到),火焰山,黑松林內。

見妖精,和鬼怪,魍魎成羣。

到黃昏,劉白猿,撐船擺渡。

風野山,難行走,挾步難行。

黃風山,黑風洞,黑熊斷路。

又遇着,黃袍怪,鬼王接引。

多因(目)怪,來打攪,不能前行。

蓮池國,蓋山觀,要滅唐僧。

白(伯)猿(眼)山(仙),秦(奏)園王,西京閉(備)戰。

師徒們,一見了,膽戰心驚。

都雲(頭)割,下油鍋,櫃貴(中)猜物。

孫行者,金鸞殿,大顯神通。

憑神通,三件事,全都得勝。

排鸞駕,送山城,又往西行。

蜘蛛精,紅孩兒,神通不小。

大力王,攝唐僧,無處跟尋。

師徒們,無投奔,嚎啕大哭。

多虧了,南海岸,救苦觀音。

半空中,常引路,不壞愆者。

太白星,指引路,教子唐僧。

若不是,衆徒弟,神通廣大

誰敢往,佛國裏,去取真經?

三藏師,一路行,憂心不盡。

方纔到,佛國裏,大覺雷音。

到靈山,見佛境,賽過西天。

入雷音,見聖容,殷勤禮拜(敬)。

師徒們,在佛前,一起下拜。

願我佛,大慈悲,大轉法輪。

佛如來,就吩咐,惠安和尚。

唐王主,差三藏,來取真經。

連忙去,開寶藏,來點經卷。

從頭看,交真經,細說分明。

佛慈悲,經萬卷,濟生因果。

咐唐僧,清淨拾,即便回程。

……(略)……

從東土,到西天.十萬餘里。

遇妖精,前攔路,拾取真經。

衆徒弟,神通大,騰雲駕霧。

把妖精,除滅了,奪回真經。

將真經,展開了,全無一字。

師徒們,一見了,膽戰心驚。

急轉至,世尊前,從頭苦告。

說惠安,開經處,問要金銀。

取假經,到東土,唐王見罪。

師徒們,很費心,六年辛苦(苦辛)。

佛如來,喚惠安,跪在殿前。

將素珠,輪在手,八(問)寸(尋)原因。

佛如來,財心動,迷心不改。

把咽喉,來鎖住,送了殘生。

惠安師,慌張了,從頭撿點。

付唐僧,親收拾,白馬馱回。

   《佛門西遊慈悲寶卷道場》其中描述了唐僧一行在去西天取經之中所克服的艱辛苦難。它是這樣寫的:

   伏以大乘經典,原在西城(域)之國;三教垂慈,方傳東方之教。如是三藏離了東京,往西徑奔,遇妖魔而壓禁,伏救苦以現形。皈伏行者、八戒與沙僧。師徒四衆同住(往),逐一逢炎遇魔而臨險,全賴大聖威光,異口同音,心無退轉。[]

   要往靈山朝拜佛,九九災難受苦辛。

   昔日唐僧去取經,路逢悟空孫大聖。

   收伏悟能豬八戒,又怡(收)悟淨號沙僧。

   手攜鉢盂共錫杖,火龍太子伴西行。

   曉行夜宿每投奔,遙望靈山拜世尊。

   妖精鬼怪啖人肉,魍魎成羣要滅僧。

   黑松嶺下無行路,火焰山下好煩懣。

   狼虎塔內人難過,黃蜂惡怪更驚人。

不是衆徒神通大,難保僧人見世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