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學會“不合羣”_生活

所謂“十人生九品,品品不同人。”

不同的人,基本都有不同的性情、三觀。有的人偏向於熱情,有的人偏向於冷漠,有的人偏向於外冷內熱,有的人偏向於外熱內冷。

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怎麼每個人的性情都存在巨大的差別呢?成長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不一樣,人們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性情。

家庭溫馨的人,也許他們的性情不會冰冷到哪裏去。家庭破碎,遭遇背叛的人,也許他們的性情不會溫柔熱情到哪裏去。環境,影響了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

爲人冰冷、無情,對他人不會有任何的情緒波動,那他們就是典型的“天性涼薄”之人。這類人,人緣一般,喜歡獨來獨往。

天性涼薄,跡象明顯。這幾個舉動,暗示了薄情寡義。

一個人淪爲廢柴的三種表現,現在知道還不算晚

1、重利而不重情,特別現實。

人,如果活得不夠現實,那他多半會偏向於感性,重視感情。哪怕爲了朋友而兩肋插刀,也都在所不惜。

反之,如果活得特別現實,以利益來衡量生活的一切,那他多半偏向於理性,不再重視感情。哪怕是親戚遇到問題,也不會去幫忙。

利益和感情,人們只能選一個,而無法全都得到,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這個道理。

談感情的人,都很難賺到錢,因爲感情是做事的大忌。談利益的人,都沒有什麼真朋友,因爲錢財只能買來僞裝者,而無法迎來真情人。

正如太史公所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越活越成熟的人,都會爲了利益而活,這是現實的人性。

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被現實磨平棱角呢?誰都做不到。所以,涼薄,這是成熟的代價。

35歲前如何選擇一份讓自己穩定下來的事業 

2、袖手旁觀,不理會他人的死活。

世道,愈發蒼涼。人心,愈發涼薄。這一點,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明爭暗鬥上。

以往,世道人心比較純粹,人們還會向有需要的人施以援手。如今,世道人心愈發複雜、難測,人們只會拜高踩低,而不會有任何幫助他人的心理。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便是如此。雖然說“高高掛起”這個詞比較刺耳,但它就是當下的現狀,每個人都是如此。

爲什麼袖手旁觀,不顧他人的死活,成爲了當下的常態?三個原因。首先,金錢至上的觀念,影響了人們傳統的道德價值觀、

其次,做事講究“利益”,有損個人利益的事,基本上沒有人會去做;第三,這年頭的套路、陷阱太多了,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

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你就會對我冷漠,我也會對你無情。熱情,需要多年的感情培養。無情,只需要一瞬間的疏遠。

愛的深,但愛的敏感多疑的星座

3、對於任何人,都不會有情緒的波動。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是經歷得少,還是閱歷不足,只要遇到能說上幾句話的陌生人,就會產生激烈的情緒波動。

隨着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免不得會遇到小人、惡人,被他們傷害。溫暖、熱情的人心,就在這傷害當中,變得冷漠、無情。

以至於,那些歷經半生,上了年紀的老江湖們,對任何人都無感,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哪怕是親朋好友,他們也提不起任何的興趣。

有些傷害,就像一把尖刀,刺向了一個人的內心。哪怕最後傷口痊癒了,也會留下深刻的疤痕。這道疤痕,永遠都無法抹除。

有一個問題:爲什麼人越老,越薄情?只有一個回答:每一代人類,都在生活的捶打中,不得不放棄熱情,而選擇薄情,只爲了保護自己

天性涼薄的人,未必一開始就涼薄。也許,只是現實所迫,讓他們激發了涼薄的天性罷了。

32歲剩女的疑問 20萬彩禮,男方有房有車,這要求真的高嗎

4、不在乎身外之事,越活越偏向於獨處。

《增廣賢文》有言:“鬧市賺錢,靜處安身,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早年,人們都需要在喧鬧的集市中賺錢。到了中晚年,就需要回歸到安靜的天地當中,以“獨處”的姿態過日子。

獨處之人,一般都是“涼薄”之人。他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在乎別人的目光,只在乎自己怎麼活,如何過好這一生。

涼薄,究竟好不好呢?既好,也不好。好處在於,這是成長的表現,代表了我們心性的成熟,可以爲了自己更好地活着,保護了自己。

壞處在於,過分涼薄,就容易忽視家人的感情、需求,導致婚姻大戰、家庭衝突、親人窩裏鬥。反正,涼薄之人,很難處理好家庭的關係。

人老了,沒必要過分涼薄,適度涼薄就好。做個不在乎身外瑣事、獨處而活的平凡人,纔算真的活明白了。

文/舒山有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