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很多道理,都是激勵我們向前走,登高望遠。

很少有人鼓勵你退步,還覺得退步是軟弱無能,是人生在下坡。

《菜根譚》有言:“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任何情況下都不退步,就像兇猛的公羊,把羊角牴觸了籬笆牆,像飛蛾撲火一樣,困住了自己,還無計可施。

真正聰明的人,一定是進退自如的,以退爲進,迂迴前進,繞道而行,都是不錯的人生。

01

寸步不讓,難免狗急跳牆。

在《清稗類鈔》中有一個故事。

一個學生對老師不尊重,受到了老師的處罰,批評得很厲害。

學生懷恨在心,然後假裝恭敬,並且懇請老師諒解。

過了一段時間,學生送上一篇文章,說:“老師,請你改正一下,謝謝啊。”

老師認真讀了文章,然後提筆改了很多句段。還很欣慰地說:“孺子可教也。”

學生拿到修改稿,說:“這是 皇上的文作,你如此修改,這是大不敬!”

老師慌了,怕 被扣帽子,就趕緊花了銀子給地方官員,讓官員們不要上報這件事。

看到這,想起一句古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老師和學生鬧翻了,互相較勁,但是彼此都沒有得到利益,反而讓官員撿到便宜。

若是老師的批評溫和一些,學生的情緒小一些,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了吧。

在生活中,類似的情況,我們也會常常遇到。調大自己的聲音,讓對方沉默;握緊自己的拳頭,要讓對方屈服;喊一大羣人,把對方的囂張氣勢壓下去。但凡種種,不過是逼着對方出“絕招”,或者用上旁門左道。

還有另外一句俗語:“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如果兩個人都不讓,傷害是不能 避免的。想一想,兩隻羊,在獨木橋上走,面對面遇上了。都不讓,結局會如何呢?

更可怕的是,一個家庭裏,一代人很強勢,和周圍的人結仇了,也不去化解。那麼下一代人,就會延續仇恨,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個 家庭,還要不要?往後想,一定是頭皮發麻的。

02

退一步,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一個巴掌拍不響。

矛盾是雙方的,一定有對立面;感情也是雙向的,一定有標的物。

當我們主動退讓的時候,就是丟掉矛盾,留住感情了。也許退一步,人家不會領情,但是你自己輕鬆多了,也就是給了自己一份人情。

一位夜宵店老闆,看到門口來了一位擺攤賣龍蝦的小夥子。

這不是明顯是搶生意嗎?老闆上前詢問情況。

小夥子說:“妻子剛剛做了手術,我也沒有工作,這樣做,也是無奈。前幾天,在夜宵一條街,被驅趕了幾次......”

老闆嚐了嚐龍蝦的味道,然後說:“這樣吧,你每天幫我做幾十斤龍蝦,擺在我的店鋪正門口,我讓店裏的師傅,暫停做龍蝦。”

就這樣,老闆和小夥成了合作伙伴,賺錢就容易多了。小夥也得到了長期的幫助。

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其實是一個大道理——從兩個人內卷,變成了外卷。

再舉一個例子:某地有一家米粉店,生意不錯,有人馬上想到,在隔壁開一家米粉店,搶生意。很快,米粉店有了七八家,大家互相排擠,利潤非常微薄。

換一種做法,有人在米粉店旁邊開了油條店,讓顧客有更多選擇。接着,有人開包子店、飯店,一條街就變成了美食街,大家都有生意做,能夠互相推薦顧客。街道名氣大漲,人氣大增。

人與人較勁,多半是因爲利益問題。金錢排在第一位。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若是爭鬥,害處很明顯。退一步,人挪活,鳥挪飛。

前面的路,就那麼寬,你主動讓一讓,別就過去了,然後你也可以順利走;你側身,對方見狀,不好用招搖過市,人的禮貌就有了。

想要別人對你笑,你要先笑;想要別人開口溝通,你要主動溝通......你的友善,也是人家的友善。

03

退一步,是示弱的力量。

康熙皇帝八歲的時候,想讓戶部尚書陳廷敬從國庫拿點錢,用來私用。

陳廷敬按照規定,拒絕了。

康熙說:“你不給,是因爲我沒有親政吧。以後我親政了,就斬首你了。”

六年後,康熙親政了,陳廷敬每天都戰戰兢兢,連續多次寫辭職報告。

康熙說什麼,都不批准陳廷敬辭職。

面對康熙的做法,陳廷敬更加擔心了。

有一天,康熙笑着說:“當初,我還小,不懂規矩,現在回想起來,你是對的呀。”

原來,皇帝也有示弱的時候,他的做法,爲了江山社稷,也是促進盛世的做法。

有句很熟悉的話:“淹死的,都是會水的。”若是你怕水,遠遠地躲開,情況就逆轉了,人也安全了。

示弱,可以保護自己,也能夠避免 別人的怒氣,調整好氛圍和格局。

退一步,明顯就是以柔克剛的智慧。

有的人,是沒有辦法合作的,也不能改變他。此刻,你遇到他,就只能改變自己。

04

《易經》有言:“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退一步是有限度的,不是一直往後退,讓自己到懸崖邊上,到死衚衕。

對於蠻不講理、處處算計的小人,也要敢於硬碰硬,給他顏色看。我們相信,社會上正義的人一定多些。聯合正義的人,任何小人都會被制服。

退步的根本,是爲了過海闊天空的日子,若不是這樣,就不值得你退步了。

憤怒時,退步是冷靜。

對抗時,退步是示弱。

發財時,退步是格局。

持家時,退步是和睦。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