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Image

深夜救孤
作者:杭州吳衛平

1975年 11月8日,立冬,北大荒驟冷。

與往常一樣,胡家源喫過晚飯,扛起一把衝鋒槍、踏着雪地在村裏巡視一圈。然後,回屋洗漱後準備休息。

突然,窗戶外有個影子貼着窗紙往屋裏探望,緊接着,一陣緊促的敲門聲。只聽外面在叫:胡書記你睡了沒有?胡書記,我是婁文林。

婁文林是二小隊的副隊長,平時經常在一起工作,一起商量事兒。這大晚上黑燈瞎火的,突然跑來敲門,一定是有要緊的事情。胡家源也沒問什麼事,趕緊開門出去迎候。

婁文林也就二十來歲,前幾年有人說媒從外村娶回一個姑娘。不知道怎麼回事,小兩口子總是說不到一塊兒,兩人整日裏磨磨唧唧吵吵鬧鬧。胡家源也沒少爲此事從中勸解撮合。一年後,媳婦兒給文林生一個閨女,本該好好過日子了,可是,不知怎麼的,兩口子居然鬧了離婚,那媳婦兒抱着女兒就回了孃家。

家源打開外屋門,文林一個跨步跳進屋內,帶進一股寒風,家源連忙把文林讓進裏屋。不等坐下,婁文林兩個手就緊緊拽着家源的衣角,說:胡書記,我的女兒被人賣了,你趕緊救救孩子!

胡家源頓時有點納悶,這兩年也沒看見文林身邊有小孩。他與前面的老婆離婚後雖然又娶一個媳婦,但也沒見生小孩。文林氣急喘喘、嘴裏叨叨:救我的孩子,救我的女兒……

家源給文林遞上一杯熱水說:你別急,先把事情說明白,我會幫你的。

Image
胡家源參加寶清縣和浙江省知青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胡家源從杭州來到這北大荒農村插隊,平時能喫苦,幹什麼農活都不拉後,一年後,地上的活兒幹得利索,社員們都刮目相看。他還人緣好,做事有主心骨東頭西尾誰家有點事,只要招呼一聲,胡家源都能幫助出個點子,出把力。一年多下來,社員們都信任這位杭州小夥子。下鄉一年,胡家源就擔任大隊民兵連長,後又被社員推舉爲梨北大隊的副大隊長,1974年初,胡家源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被認命爲梨北大隊黨支部書記。

Image

婁文林喝一口熱水,這纔回過神,說:胡書記,我和前妻生的姑娘被她後爸給賣掉了,這是我的血肉呀!

婁文林的前妻離婚後,帶着一歲多的女兒回孃家。在東北農村一個年輕女子帶着沒爹的孩子整日在家待著,時間一長,就難免引起左鄰右舍的閒言碎語。東北農村是“跑腿子”(單身漢)多,所以女人喫香。大姑娘嫁人前在家被父母寵着,嫁人了,不用下地幹活。而離婚女子被人叫着“棄婦”。文林前妻的孃家就託着媒人把女兒找個男人又嫁出去了。可惜了!那女人命薄,再爲人妻後不久患一場大病,沒多久,丟下僅三歲的女兒就獨走“黃泉”。

婁文林說的救救孩子,救救我的女兒,就是這個被後爹賣掉了、是自己的骨肉孩子。

問明事情緣由後,胡家源毫不猶豫地說:救孩子是天大的事,不容遲疑,我們立即就出發。於是,家源讓婁文林去套一輛馬車,又通知兩個年輕的基幹名兵趕緊到大隊部集合。

胡家源披上黃色的知青棉大衣,突然想起了什麼?走到炕櫃旁,從抽屜裏拿出一張女兒的照片,輕輕的貼着自己臉,然後,一個輕輕的吻!家源的女兒還不滿一歲,妻子帶着孩子在杭州休息。

晚九點,婁文林揮舞馬鞭、一聲“駕”,胡家源和兩個民兵緊緊握着鋼槍、跳上馬車,迎着撲面打來的刺骨寒風,衝出梨北村,消失在夜幕中。(中蘇珍寶島武裝衝突後,挨着珍寶島的梨北大隊民兵連也發了槍支。)

馬車在崎嶇不平的道上飛快的跑着,婁文林說女兒被賣到山前那個村子,緊着趕路得兩個多小時。胡家源和兩位民兵戰友緊緊挨着,抱團取暖。他的心雖然隨着顛簸的馬車起伏不定,但是,腦子裏一直在盤算着一會兒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結果。但是,今晚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把文林的女兒解救回家。

Image

11點左右,漆黑的夜空突然傳來一陣陣狗叫聲音,婁文林說,前面就是村子了。

胡家源立即佈置道:馬車直接去那家,到門口,我先衝進去,文林進屋見着孩子抱上就跑。又吩咐兩個民兵,一個守在門口看好馬車,一個跟着我衝進去打電筒照亮。

不等停車,胡家源就蹦跳到那屋前,一腳踹開外屋們,然後用槍管挑開裏屋的門簾。隨着電筒照亮處,婁文林已經看到了炕尾躺着的一個小孩。他一步跳向前,低頭一看,連聲說:是的,胡書記,這就是我女兒。屋裏炕上的人還沒來得及從突然被頂着腦袋的黑洞洞的槍管中驚醒過來,只聽一聲“走”!幾個人抱着小女孩就衝出門外。

立冬的夜晚已是子時,半輪月亮照着疾馳行駛中的馬車,陣陣寒風捲起路邊的白雪,灑向天空如雪花飛揚。家源把身上穿的棉大衣裹在了小女孩的身上。他坐在馬車伕的駕轅坐,在稟烈刺骨的風中,揮着長長的馬鞭,大聲吼着自己修改後的蘇聯民歌“三套車”,

月光下上跑着三套車,

有人在唱着勝利的歌,

唱歌的是那趕車的人。……

他用大氣豪邁的聲音驅走裹在身上的寒冷,他用抑揚頓挫的旋律祝賀今晚的“救孤”成功。

小女孩在爸爸的懷裏、在胡家源叔叔溫熱的棉大衣裏甜甜的酣睡。家源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女兒,此刻,正在媽媽的懷裏,做着甜甜的夢。家源的口角邊露出一絲微笑。

馬車進了梨北村,一陣雞鳴,天放亮了。

胡家源推開家門,他不由打了一個寒噤,打了一個噴嚏。

第二天,全村的人都知道:胡書記發燒了,是昨晚凍的。

1996年的除夕,胡家源攜夫人和一雙兒女,回到離開18年後的梨北村。聽說當年的胡書記回來了,有一千多名村民早早的等候在村口,他們載歌載舞,揮着歡迎的旗幟。突然,有一對母女擠出人羣,當衆跪下。年輕的媽媽拉着身邊跪着的兒子說:孩子,胡爺爺是當年救母親的恩人,謝謝!謝謝胡書記!

胡家源把那位女子拉起來,又用手輕輕地撫摸着孩子的頭,他什麼也沒有說,只是留下了一行深情的淚水。

胡家源杭州第十二中學68屆高中畢業生,於1970年6月9日去黑龍江省寶清縣小城子公社梨北大隊插隊,1978年返杭。

Image

1996年春節前,胡家源返回梨北村,根據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的安排,杭州電視臺記者隨行,記者將梨北村老鄉熱烈歡迎胡家源歸來的場面製作成新聞記錄片,在中央電視臺《鄉愁》欄目播放,引起全國觀衆的點贊。

Image

胡家源於1996年返鄉梨北村,受到村民的熱情歡迎。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公衆號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