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共同營造暖氣,不要一起營造寒氣。”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豔豔

攻克漸凍症這個計劃非常瘋狂,人們稱蔡磊爲“漸凍症鬥士”。今年,蔡磊出版了自傳《相信》。書中寫道:“我幾乎是在用別人雙倍的速度回答着人生這份考卷。”

古語有言,君子以厚德載物。生命有限,但能夠創造的價值無限,如何提高生命的厚度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那麼,支撐蔡磊“最後一次創業”的力量源泉又是什麼?

12月9日~10日,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隆重舉行。在首日舉辦的“尖峯對話”環節,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唐劍邀請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以及漸凍症抗爭者、連續創業者、京東集團原副總裁蔡磊,開啓了一場關於生命的對話。

以下爲現場對話實錄(有刪減):

“重新恢復了我健康的聲音,我也非常激動”

唐劍: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着怎樣在這個世界上去生活、去工作,更多的人在思考着如何用我們的能力去改造世界、創造世界。今天我們通過這樣一場尖峯對話,希望能夠給我們企業家帶來一些新的思考和力量。

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唐劍。

首先聚焦於蔡磊先生。其實我跟您神交已久,您的故事我讀過很多,您說人生命中總要有最後一次創業,聽說您現在每天還工作十五六個小時,關於創業創新,您最近有些什麼樣的收穫?

蔡磊:2023年,對於我個人來說越來越艱難。年初開始,我不得不招聘了全天候護理人員。因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走路需要攙扶,說話也越來越難,工作受到顯著影響。但也恰恰是在今年,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溫暖和幫助,尤其是中國企業家朋友們,這是支持我、幫助我,甚至抬舉我、給我最大支持的羣體,也是幕後英雄。

在漸凍症方面,今年我們取得了更快更多的臨牀藥物管線,一次又一次實現世界級突破。目前我們取得的藥效,超越美國乃至全世界,應該說給患者帶來了希望,但路程依然艱難。

唐劍:大家也比較關心蔡磊先生目前的狀態,聽說您現在之所以能夠做一些聲音上的交流,是因爲您已經佩戴了全世界第一個可穿戴式的人工喉,跟我們分享一下穿戴人工喉感受如何?

蔡磊:佩戴這個人工喉,主要是希望我的工作能力能夠延續下去,因爲現在雙手沒有辦法打字交流,就靠說話了,可能在幾個月之後也就啞巴了,說不了話了,所以我們在年初的時候就關注到,清華大學有一個智能人工穿戴項目,我們立馬聯繫了負責人,兩週之前我也體驗了一下,重新恢復了我健康的聲音,我也非常激動。

我們希望產品進一步完善,這樣我就可以像過去一樣正常地與大家交流,每天可以全力以赴工作,甚至在最後,我完全喪失說話能力的時候,可以通過錄取我喉部微弱的電流,轉化成我正常的聲音,這樣我就可以再延長几年的工作時間。

“困難是創業的常態,順利纔是那個稀缺的意外”

唐劍:吳世春先生,過去您關注過漸凍症嗎?全世界還有不少漸凍症病人。

吳世春:我也是一個創業者,當時聽到蔡磊先生漸凍症事情的時候,我跟我們投資的一家公司的醫療團隊交流過,漸凍症其實是一個非常綜合性的問題,涉及心腦血管、消化、內分泌、免疫等多種問題,可能靠單一的治療方案、單一的藥物很難去突破,目前治療水平和科技發展只能去延緩惡化速度。

我希望隨着科技水平的發展,最終人類能夠戰勝這樣一個重大的疾病。我們投資的一些生物製藥公司也在跟各類罕見疾病做抗爭,我剛纔也跟蔡磊總的助理對接了,我們團隊希望能爲蔡磊提供一些幫助,也徵得了蔡總的同意。

唐劍:您是梅花創投的創始人,從某種角度講蔡磊先生和您是一樣的,都是在創業,都是在創造,你對蔡磊先生目前仍然用頑強的意志進行創造、創新有什麼樣的建議?

吳世春:創業確實是在跟各種各樣的困難做鬥爭的過程,可以說,困難是創業的常態,順利纔是那個稀缺的意外,你對困難抱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決定你用什麼樣的視角去應對。

所以我特別敬佩蔡磊先生對於降臨在自己身上不幸疾病的抗爭態度,反映了中國企業家對於各種困難的抗爭和拼搏的精神。今天的主題叫做“致敬長期主義”,我認爲蔡磊先生的這種抗爭,真正反映了中國企業家長期主義的精神狀態。

唐劍:今天的對話主題關於生命厚度,蔡磊先生在自己的自傳《相信》一書中這樣說過,“我幾乎是在用別人雙倍的速度回答着人生這份考卷;老天爺大概也掐着表,在我人生半程剛過就提前過來,想要把卷子收走。”支撐您最後一次創業的力量、源泉來自於什麼?

蔡磊: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允許我向吳總致敬,因爲他是一個敢於冒險、敢於挑戰的初創投資人,承擔了很大的風險,社會的創新推動需要像吳總這樣的創始投資人,但是投資漸凍症,估計吳總也會再三猶豫,因爲沒有任何一個行業長時間投資1萬億美元,突破卻非常慢,人類過去30年投了1萬億美元用於這個疾病的突破,非常慢。

漸凍症抗爭者、連續創業者、京東集團原副總裁蔡磊。

可想而知,這都是最強大的投資機構、企業家和科學家要去做的事情,我作爲一個患者,既沒有醫學知識、科學資源,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加之我的生命時間非常短暫,我做這個事情的概率可以說是不自量力或者是根本不可能。

回答您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我爲什麼還要努力做這次創業?

首先,我覺得還是20多年來在企業領域的力量,包括這麼多企業對我的薰陶培養有關,我堅信企業家精神可以在各個領域有所突破,包括漸凍症的科學領域應該也是這樣,所以我就想,堅持拼搏、創新、突破,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永遠保持樂觀,哪怕是錯的,這種企業家精神我覺得是一種心靈的支撐。

第二,有一位企業家告訴我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他說蔡磊你知道爲什麼我們都想支持你嗎,因爲你做的事情,是我們企業家最想做的事。我非常感動,記憶深刻,所以我想有這麼多絕望的患者、這麼多溫暖的人來支持我,我一定要全力以赴。

“去共同營造暖氣,不要一起營造寒氣”

唐劍:企業家在創業創新過程中特別需要心力的力量,今天世春先生是一個很有經驗的創業者,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下心力對於創業的價值和作用。

吳世春:我剛好也是一個連續創業者。過去幾次創業,包括現在我投了600多家公司,也看到每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能夠堅持下來、克服一切困難和挑戰,我認爲最核心的品質就是心力。

首先,你得有遠大的目標,致良知,從中找到自己心力的源泉;要有足夠的認知,認知到創業過程中的困難是心力提升的養分,任何打不倒你的困難都只會使你更強大;再有,就是需要不斷的識善念,書本上教不會我們的東西很多都要在市場上學,在一遍一遍不斷加碼的困難和事情中得到磨鍊。

所以在我看來,創業者能夠在寒冬中、在困難中挺過來的關鍵就是心力要強大,要想心力強大就得致良知、提升認知、識善念。

唐劍:蔡磊先生是心力最強大的企業家之一,而且他的發願、發心就是要圍繞攻克漸凍症這樣一個世界級難題進行創業創新。我聽說蔡磊進行融資的時候,路演有200多次幾乎都是無功而返,可以說是幾近絕望。創業過程中,你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麼?

蔡磊:既然能路演這麼多次,也代表這麼多朋友是願意支持的,要不然也不會跟我一個一個去溝通,但是鑑於多種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確實很難解決,你問我有哪些困難,第一大困難就是這個病是世界五大絕症之首,近200年了,靶點不清、治癒率爲零。

當然,過程中有很多需要創新的過程,像融資、業務推進、人才招聘等等,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挑戰人類醫學科學的頂點難題,目前好像全世界還沒有解決,這可能是這次創業最大的困難。

太難了,我也是竭盡了我的全力。中國的企業家、科學家、醫學家、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都來看我,給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

唐劍:世春先生,剛纔聽蔡磊先生的話你是否有同感?他說的是一個投資的難題,你覺得投資在我們這個新時代遇到的更大的變化和挑戰又是什麼?

吳世春:如果光從投資行業可以看到,募資難、退出難,投資也很難,對於創業者也是一樣,蔡磊身上有着樂觀主義精神,中國的創業者共克時艱,一定能夠度過現在的低谷。

今年整體資本的募集量大幅下降,投資量也是大幅下降,按照清科的數據,至少下降了一半以上。我認爲現在進入了新的環境、新的發展邏輯,創始人或者投資人不能抱怨,必須自己去進化,去適應這個新的環境,去適應這個新的邏輯。

人面對困難可能第一反應是抱怨大環境,把自己做的不成功的歸因於大環境,但是這個是無助於解決問題的。

我認爲大家應該更多的像蔡磊先生那樣,在已經患上這種不幸疾病的情況下,還能夠用笑着說的方式去傳達溫暖,去共同營造暖氣,不要一起營造寒氣。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

我認爲整個社會信心和預期改善,必須靠每個人的樂觀主義精神、每個人致敬長期主義的態度,去共同扭轉預期、扭轉信心,如果大家都互相傳遞寒氣,整個社會都會變成漸凍症,越來越冷。

這是我作爲一個早期投資人的期待,因爲早期投資是對中國未來最樂觀的一種人,我們投一個項目都是要陪伴他十年以上。

我們今年還是中國投的最多的早期投資機構,我們今年還敢於給中國的創業者開第一張支票,我們相信中國未來還是很樂觀的,還是會非常繁榮的。所以我們也希望,整個中國企業家作爲中國新經濟的代表人,一起去創造變暖的氛圍,而不是漸凍的氛圍。

“平均一年得花幾十萬塊錢”

吳世春:我可以先問問蔡總一個問題嗎?您在漸凍症上面已經花了多少錢了?

蔡磊:我主要是公益,在中國(最近)兩三年的商業資本投資,大概超過15億元了。    

吳世春:15億元確實是巨大的負擔和治療的成本。用投資的方式也是希望能夠去攻克或者解決一些社會難題,我們也投了十幾家生物製藥公司,有一些是專門研究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症,今天我也希望能加大對相關團隊的投資和支持,至少再往裏面投1億元(投入癌症、腫瘤和漸凍症)。

蔡磊:漸凍症和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病是一類病,漸凍症和免疫治療路徑高度相關,吳總前一段投資支持,可以給漸凍症帶來一定的幫助。

唐劍:就現在的技術能力和治療方案而言,一個漸凍症患者的年投入大概是多少?

蔡磊:目前沒有可以突破的藥物,每年的常規藥物、專利藥物、藥械呼吸機和護理,平均一年得花幾十萬塊錢。而且救不了命,只能維持這種毫無生活質量的生命。   

吳世春:而且還不能治療好,只能是維持或者延緩。我認爲漸凍症作爲一個系統性的疾病是跨學科的,從心腦血管、免疫,甚至消化,還有內分泌各個領域的專家需要通力合作解決,它不是單一對某個器官治療和改善就可以完成。

唐劍:蔡磊先生選擇了這樣一個攻堅克難的難題,不僅需要投融資,自己也做着很艱苦的努力。我聽說蔡磊先生的妻子就在做直播帶貨,用直播帶貨方式來籌款,妻子的這些行爲對你來講是什麼樣的意義?

蔡磊:直播半年多,現在越來越好。我的夫人付出很多,她很優秀,藥學專業的,她放棄自己的事業來幫助我,也不領工資,給我不僅是精神的支持,也爲科學提供着幫助,讓我有勇氣再成立一個全球的漸凍症藥物研發中心,我們是純公益的資金,可以高效簡化地推動早期研究,後面需要吳總這樣的支持,推動加快轉化。

唐劍:吳總,您怎麼看蔡磊妻子這種貌似杯水車薪一般的籌款方式?

吳世春:我覺得自助者天助,自強則萬強。只有自己不放棄任何一份努力或者一份微薄的奮鬥,你纔可能得到更多的機會和支持。創業也是一樣,山不拒細壤而就其高,水不擇細流而成其大,最終形成一股社會的洪流解決這樣的難題,去解決每個社會和人類遇到的困難。

蔡磊:其實直播帶貨就不用給我身邊的企業家朋友壓力,不管是今天還是過去,有不少企業家很有實力,但其實他們的企業經營管理和社會責任很大,我不想給他們壓力。還有一些企業給我捐款,我都婉拒了,我們希望通過商業,可持續性地推動事業。

我舉一個例子,幾個月來,尹燁個人捐了100多萬,全力支持,我們迅速搭建了中國最大的漸凍症基因數據平臺,聯合中國科學院超算中心已經對漸凍症病因有了突破性的發現,可能我們通過可穿戴人工喉的使用後,未來情況就不同了,吳總也可以介入推動藥物研發。

唐劍:對於漸凍症這樣的項目,吳總目前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嗎?

吳世春:我們團隊研究腫瘤,已經治好了幾十例在一些醫院放棄治療的腫瘤患者,也讓一個漸凍症患者得到比較大程度的康復。現在還沒完全治療好,這是一個系統性疾病,整體涉及到的學科很多。漸凍症對吞嚥系統有極大的傷害,人工喉這塊兒,我們希望團隊投資一個億往這方面研究。

唐劍:在訪談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特別想問蔡磊先生一句話,聽說您多次和妻子非常平靜地講身後事,經常爲自己的身後事做打算,都在笑談。我想問您,如果那天到來,您覺得您的事業怎樣去延續?

蔡磊:我們永遠要做好兩手準備,疾病不可怕。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