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四月,浙江淳安,柳绿花红,草长莺飞。

官道之上有一队车驾直奔里商村。

有两顶银浮屠顶的红罗伞作为前导,中间青缦车轿是双辕、四马,装饰以金螭绣带,这只有公卿才有资格使用,更不用说旁边还有八名锦衣卫骑马随扈。

车中端坐的正是内阁次辅刘棉花——好吧,刘吉。

刘阁老刚编撰完《文华大训》,进武英殿大学士,此次出行是要代天巡视江南。

恰好路过淳安县,而这里居住着一尊大佛——致仕还乡的前内阁首辅商辂

两人之前乃是内阁同僚,所以自然应该前来拜会。

结果刚到商家,原本志得意满的刘阁老就被上了一课。

商辂为表尊重,子子孙孙都出来见礼,左一波又一波,红包根本不够发……

刘吉感叹:公之仁厚德行,果有福报也!

PS:刘吉子孙不旺,有出息的长子还早逝。

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01

明代的科举,难,真的很难。

能一路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中一个秀才都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

后面的乡试、会试、殿试,那更是无数聪明人挤在一起过木桥,须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能进入乡试科场的哪个不是能人?

范进在广东乡试第七名中举,就高兴疯了。

现代的广东是发达省份,但是在明代只能算是寻常,不论是经济,还是文教,真正发达的要属南直隶与浙江,是为“文风鼎盛”。

但是在浙江就有一个人,浙江乡试第一名,是为“解元”。

然后会试第一名,是为“会元”。

再然后是殿试第一名,是为“状元”。

三元及第!

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真是科举考神,不但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

在此之前,明朝只有两个三元及第,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辛未科的安徽人黄观、永乐十六年(1418年)戊戌科的福建人李骐。

但是黄观与李骐的仕途成就都远远不及商辂。

尤其是有考证认为黄观、李骐都不是真正的三元及第,在明史当中就认为整个大明王朝只有商辂一个三元及第。

而且商辂不但是科举考神,也是官场之神,宰辅三朝,在内阁担任阁臣的时间长达19年。

02

说实话,我都怀疑商辂在投胎的时候是开了挂。

“辂丰姿瑰伟,帝亲简为展书官”。

商辂中状元的时候,正是正统十年,此时朱祁镇跃跃欲试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而商辂作为三元及第之人,自然是颇受朱祁镇关照。

更主要的是商辂长得帅,个子高,丰神俊朗,仪表出众——啥好事都让他占去了,成了展书官

明代13格最高的场合就是经筵,被视为“国家第一事”,即定期由牌面高的官员在文华殿为皇帝讲习经义典籍。

其中主持经筵的是知经筵官、同知经筵官,由内阁大学士担任;

烘托经筵仪式的是侍班官,由各部尚书担任;

而真正负责讲课的则是经筵讲官,都是饱学之士。

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有低级官员做一些服务工作,比如负责打开书册的展书官、合上书册的执事官

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不要小看这个服务工作,能干这个的都是肉眼可见的滔天官运。

能有资格列席经筵的哪个不是朝堂大佬?

整个大明朝一亿多人口,谁不想成为大佬的腿毛?

而商辂凭借三元及第的头衔,加上出众的外貌,成为了经筵展书官

0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正直耿介的商辂,与于谦关系很密切。

在也先兵临北京城的情况下,大量朝臣都被吓破了胆,大搞逃跑主义,主张迁都南京。

而此时的商辂已经在内阁当中参预机要事务,其与兵部兵部于谦共同反对南迁,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年号景泰;并在随后打响的京城保卫战当中有赞画之功。

在景泰年间,商辂的职衔升为兵部左侍郎,同时还出差去了一趟大草原,把套马的汉子——先帝朱祁镇接回北京养老。

这期间,商辂利用自己在内阁的职权,为普通军户主持公道,为灾民请旨,为因立储之事而得罪景泰皇帝的钟同、章纶等官员提供周旋,免于一死。

在“金刀案”当中,也是商辂极力将一场血雨腥风消弭于无形。

然后就是熟悉的剧情——夺门之变。

重登帝位的朱祁镇把于谦抓起来了,要杀。

这本来牵连不到商辂,毕竟商辂在正统年间就颇受朱祁镇赏识,再加之有接驾的功劳。

而且朱祁镇还亲自指定商辂负责起草复位诏书,这简直就是把泼天的富贵帽子戴在商辂头上。

最无法直视的是人心,最经不起考验的是人性。

在这种皇权交替的旋涡当中,多死几个人甚至都不算波澜。

向左走就是位极人臣,泼天富贵;向右走,生死难料。

商辂如何选择?

商辂的选择是与于谦站在一起!

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03

商辂终究是没有被杀头,毕竟朱祁镇还是很赏识他。但是官肯定做不成了,直接削职为民,回浙江淳安老家待着。

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商辂都没再获任用。

赋闲在家的商辂开办学舍教书育人,修通百里文源山路,引导百姓制定乡约,主打的就是行善济民。

在成化皇帝即位之后,商辂起复入京,继续在内阁当中任职,并在成化十一年担任内阁首辅。

虽然之前因为正直耿介而丢官罢职,但起复之后的商辂仍然不堕其志,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刚刚起复入京的商辂,就和周太后杠上了:成化皇帝的嫡母是钱太后,生母是周太后(朱祁镇的正牌皇后是钱氏,无子;周氏生朱见深,按照礼制,钱氏是嫡母,周氏是生母)。

当时钱太后病逝,周太后想日后独霸陵寝,不允许钱太后与朱祁镇合葬。

而钱太后无子,成化皇帝无感,所以没人给出头,属于典型的“吃绝户”

最后还是商辂不惜周太后,说服成化皇帝,把钱太后葬于朱祁镇左侧,而右侧则是留给周太后。

接着周太后的娘家人抢男霸女,欺压百姓,无人敢得罪。然后还是商辂挺身而出,主持公道。

04

得罪完周太后,又开始硬刚成化最宠爱的万贞儿——万贵妃。

万贵妃自己虽然生过一个儿子,但是夭折了,于是就不允许宫内其他嫔妃怀孕生子。这期间,宫女纪氏偷偷的给成化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即日后的弘治皇帝朱佑樘。

在万贵妃得知之后,自然是不肯善罢干休,也是商辂挺身而出,极力促成将朱祐樘立为皇太子。而且商辂还亲自负责教导朱祐樘,之所以后来大明朝好不容易能有一个三观正的弘治皇帝,商辂功不可没。

然而,从成化十三年开始,太监汪直开西厂,大兴牢狱,权势熏天,无人敢质疑。

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又是商辂上疏列出汪直11条罪状,但成化皇帝对汪直十分袒护。

心灰意冷之下,商辂致仕还乡,时年64岁。

在此之后,朝中再无人敢反对万贵妃与汪直。

“士大夫益俯首事直,无敢与抗者矣”。

说实话,就商辂这种风格,能在成化朝的内阁干满10年,也是间接证明了成化朱见深在前期还是想好好做人的。

……

商辂回乡之后,成化皇帝在其七十寿辰时候赏赐100盏宫灯,特命名为“仁灯”:今天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当中的“里商仁灯”,就是由此而来。

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05

在商辂故里——浙江淳安的里商村当中有一座西楚霸王庙。

按理说,西楚霸王与这个乡村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显得十分突兀。

实际这个庙宇却是商辂主持建立。

正统元年(1436)商辂参加会试,乘船过乌江的时候遇到暴风骤雨,船只马上就要倾覆,而未来的三元宰相也即将葬身水底。

形势万分危急。

据说是当时有西楚霸王显灵护佑,才护佑商辂平安过江。

而商辂在脱险之后,则是在家乡里商村建立了一座西楚霸王庙,其族人一直香火供奉,至今仍然是连绵不绝。

大明最仁厚首辅:科举考神,为官数十载没害过人,得西楚霸王护佑

这也为三元宰相商辂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可能也是得以全身而退的一个保障吧。

06

商辂为人正直耿介,仁厚宽容,时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终其一生,可能政绩不显,但却做到了“不害人”。

这有多不容易,懂的都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