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爲口腔黏膜或舌體的淺表性潰瘍,有周期性、複發性及自限性特點。口瘡發作時局部灼痛明顯,故又稱阿弗他(希臘文,意灼痛)潰瘍。口瘡疼痛嚴重者影響進食、言語、情緒,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擾。現代醫學病因不明,通常認爲與免疫因素相關,可爲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營養不良、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首屆岐黃學者、上海市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教授蔣健認爲,口瘡的病因病機除實熱之外,尚有虛火;除了心經火熱之外,尚有脾胃熱熾;更有虛實夾雜。一般而言,以脾胃積熱、心火亢盛者居多。筆者跟師學習期間發現蔣健治療口瘡妙法頗多,或內外合治,或取成藥吹敷,或以膏方調理,茲舉驗案3則如下。

案一 王某,女,40歲,2021年12月21日初診。主訴:口腔潰瘍反覆發作1年,平均每月發作2次,每次持續2周,幾乎每日爲口瘡所困,伴耳鳴。舌淡紅,苔薄,脈細弦。既往有卵巢子宮內膜癌,行子宮卵巢及附件切除術及術後放化療病史4年。

診斷:口瘡(氣陰兩虛、虛火上炎)。

治則:益氣養陰、清熱瀉火。

處方用自擬方口瘡飲加黃芪:生黃芪30g,川石斛30g,茯苓15g,白芷20g,防風12g,甘草30g,山梔子15g,升麻15g。14劑,水煎服,日1劑。

2022年1月14日二診:服上方5劑口瘡即愈,停藥後又復發,頭右側顯斑禿。前方加補骨脂15g、黨蔘12g、蒼朮9g、車前子15g。14劑,水煎服,日1劑。

服藥後口瘡即愈,其後門診繼續調理疲勞等症,2022年7月口瘡又發,予處方:川石斛30g,防風12g,茯苓15g,白芷15g,升麻15g。服2~3劑後即愈,11月隨訪告知口瘡未再發作。

案二 劉某,女,18歲,跳水運動員,2022年6月24日初診。主訴: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已有數月,大者4~5mm,疼痛明顯,寐差易醒,入睡困難。舌淡紅,苔薄,脈細弦。

診斷:口瘡(心脾熱盛)。

治則:清熱瀉火。

處方1:用口瘡飲加減:防風12g,山梔子12g,茯苓12g,白芷18g,甘草30g,當歸30g。7劑,水煎服,日1劑。

處方2:用自擬漱口方:兒茶2g,黃連9g,3劑,濃煎後外用漱口,不拘次數;煎煮湯藥置冰箱冷藏,1劑藥可用2~3日。

處方3:雲南白藥膠囊1盒,囑用剪刀將吸管一頭斜剪45度,請家人以之挑出膠囊內藥粉,吹敷於患處。

7月1日隨訪:經以上內外兼治,口瘡3天即愈,未再復發。

案三 劉某,男,34歲,2018年12月13日膏方門診就診。主訴: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已有十餘年,每月必發3~4個,此起彼伏,纏綿不絕。舌淡紅,苔薄,脈細弦。

診斷:口瘡(氣陰兩虛、虛火上炎)。

治則:益氣養陰、清熱瀉火。

處方用口瘡飲合生脈散加減:生黃芪500g,黃精500g,防風250g,山梔500g,茯苓500g,白芷400g,川石斛500g,太子參150g,蒼朮120g,澤瀉300g,車前草500g,甘草300g,玄蔘500g,麥冬300g,金銀花300g,黃連90g,肉桂90g,馬齒莧300g,野菊花300g,枸杞300g,豬苓300g,黃酒500g,阿膠400g,冰糖500g,鐵皮楓鬥粉20g(調入膏中)。

2020年3月5日患者再次就診:得悉服用以上膏方後口瘡未再發作,此次因飲酒後口瘡復發,持續近4月未癒合。自覺臍周發涼,大便一日一行、質稀溏。舌紅,苔薄白,脈細弦。

診斷:口瘡(氣陰兩虛、虛火上炎、脾陽虧虛)。

治則:益氣養陰、溫陽健脾。

處方1:用口瘡飲加減:防風12g,山梔12g,豬茯苓各15g,升麻30g,甘草30g,白芷15g,鮮石斛30g,肉豆蔻12g,白朮炭12g,炮姜炭12g,熟附片3g,肉桂3g,黃連6g。7劑,水煎服,日1劑。

處方2:用自擬漱口方:黃連3g,兒茶1g,五倍子3g。3劑,煎湯後外用漱口,不拘次數,1劑用2日。

3月12日二診:經前方內外兼治後,持續近4個月口瘡三日即收口而愈,並訴用藥後精神大好。舌脈同上。以上內服方(處方1)加生黃芪30g、人蔘粉2g(吞服),予14劑以資鞏固;並再予外用方(處方2)1劑,以備口瘡發作不時之需。

按 蔣健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有幾個特點:一是治療口瘡用得最多的內服藥方並不是一般常用的甘草瀉心湯、清胃散等,而是喜用“口瘡飲”,此方由《萬病回春》清胃升麻湯及《明醫指掌》金色瀉黃飲等古方化裁而來。由升麻、山梔、防風、白芷、茯苓、川石斛、甘草七味組成。升麻具有清熱解毒作用,治口瘡有效驗;防風祛風疏熱、勝溼止痛;白芷散風除溼、消腫止痛、排膿生肌;山梔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生用能治癰疽瘡瘍;茯苓健脾滲溼、寧心補脾;石斛益胃生津、養陰清熱。七藥合用所成“口瘡飲”具有疏風清熱、瀉火解毒、燥溼生肌、益氣養陰生津的功效,治療口瘡每獲良效。二是善用中藥漱口及外敷等外治法治療,使藥物直達病所而發揮出治療作用。除了案二和案三所示雲南白藥外,蔣健還喜用珍珠粉、六神丸、五倍子、枯礬以及錫類散、西瓜霜等藥物治療口瘡。三是用膏方治療。膏方具有滋補作用,口瘡反覆發作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關,用膏方治療口瘡可起到扶正祛邪作用。而且,一料膏方服用時間較長(一般將近2個月),攜帶服用方便,十分適用於口瘡反覆發作的疾病特點。

此三案口瘡病因有所不同,案一與大病後免疫系狀態相關,案二與訓練繁忙、精神緊張有關,案三口瘡飲酒誘發。病情長短有異,案一、案三病程較長,使用口瘡飲全方,標本兼顧、扶正祛邪;案二病程較短,心脾熱盛,祛邪爲主,升麻、石斛未用,三案都是三五劑即愈。案二、案三還使用了蔣健治療口瘡的漱口方:黃連、兒茶、五倍子(瘡面有滲出者加),組方簡廉,與內服方聯用更可緩解口瘡疼痛,加快口瘡癒合。

蔣健認爲,判斷中藥治療口瘡的療效需要注意:①白塞氏綜合徵之口腔潰瘍較單純口瘡更難治一些;②口瘡病史愈長、反覆發作愈頻,愈難獲效;③中藥治療口瘡超過1周以上獲效者,不能排除其自愈的可能性,除非以往發作持續時間特別長者。

此外,他還提出,經過治療以後,需要通過長期隨訪判定療效等級:長期不再復發,爲一等療效;反覆發作頻次減少、發作持續時間縮短、病情減輕,爲二等療效;口瘡隨治隨效,但未減少反覆發作,爲三等療效。(朱蕾蕾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