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崩、薨、卒、夭、殤、得年、終年、享年的規範用法

在不少史書和家譜中,對“死”的叫法大有不同,同樣是人死亡,上到天子,下到黎民百姓,對“死”都有一整套叫法:



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 曲記》中說道:“天子死曰崩”。也就是皇帝死了才能用“崩”,“崩”在後來也用於太上皇、太后,以及皇后。在《史記 .呂太后本紀》中提到“呂太后崩,大臣誅諸呂”。由此可知“崩”可以用於太后。而皇后是後宮之主,地位是相當高的。在《後漢書》中提到:“梁皇后崩,梁冀被誅,猛立爲皇后,恩寵甚盛。”



用於太子、皇帝的妃子、諸侯王之死。《新唐書·百官志》:“凡喪,三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於庶人稱死”。



《禮記. 曲記》:“大夫死曰卒。”卒的本意就是終結,盡也。後來文人墨客也都用“卒”代表死亡。(族譜也多以卒代表死亡)



未成年的人死亡,夭折指未成年而死,18歲以下(包括18歲)自然或身體原因死亡叫夭折,亦稱“夭”。東漢劉熙編著《釋名》:“少壯而死曰夭,如取物中夭折也。”



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說文》:“殤,不成人也”。年十九歲至十六歲死爲長殤,年十五歲至十二歲死的爲“中殤”,年十一歲至八歲死的爲“下殤”,年不滿八歲者爲“無服之殤”。

早亡

18週歲到45週歲的人死亡叫英年早逝,18週歲以下的死叫夭折。總的來說,青年、壯年時期死亡的人統稱爲早亡。

存年

在二十歲至二十九歲死亡的人爲存年。

得年

在三十歲至三十九歲死亡的人爲得年。

酉年

在四十歲至四十九歲死亡的人爲酉年。

終年

在五十歲至五十九歲死亡的人爲終年。

享年

在六十歲至六十九歲死亡的人爲享年。

壽年

在七十歲至七十九歲死亡的人爲壽年。

高年

在八十歲至九十九歲死亡的人爲高年。

期頤

能活到一百歲的爲期頤,《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一般譜書上沒有記載這麼詳細,只以“得年,終年,享年”三個階段分別冠在死亡年歲的前面(如:得年41歲,終年53歲,享年69歲)。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xx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xx福。

圖片

★根據不同的歲數壽稱,如:

夭折:0-20歲

短壽:21-30歲

強壽:41-50歲

艾壽:51-60歲

周壽:61-70歲

稀壽:71-80歲

耋壽:81-90歲

耄壽:91-100歲

全壽:超過八九十歲,甚至百歲。

米壽:八十八歲的雅稱。

以上就是一些與80歲老人去世相關的壽稱,

圖片

      家譜世系圖是記錄家族血脈的重要資料,其中表述族人死亡年齡的稱呼更是一門細緻入微的藝術。而家族譜系中,年齡是一項重要的信息,它包括了出生年齡、結婚年齡和死亡年齡。而在談到族人死亡年齡時,常用到的一些關鍵詞有'殤'、“夭”、“卒”、'享'和'壽'等。這些詞彙有着不同的含義,即使有相似之處,如果無法準確表述他們所指的含義往往會引起誤解和不必要的煩惱。

死亡稱呼和用法

一、殤 (shāng):指早逝、英年早逝。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年輕人或未成年人在生命開始階段就不幸離世,其壽命沒有達到正常或預期的長壽。,一般是20歲以內的年齡段。根據《禮記》的解釋,生未滿三月的不屬於殤,七歲以下的爲無服之殤,而8至11歲爲下殤,11至15歲爲中殤,16至19歲爲上殤。

具體用法如下:

早殤:指7歲及以下死亡的,常用書寫爲“早殤”或“殤夭”(早死,夭折)。

下殤:年齡在8至11歲之間死亡的稱爲下殤。

中殤:年齡在11至15歲之間死亡的稱爲中殤。

上殤:年齡在16至19歲之間死亡的稱爲上殤。

通過以上的年齡區分和稱謂,我們可以清晰地表述不同年齡段的殤。

二、夭 (yāo):也表示早逝,指過早地離世。類似於'殤',但更多地用於描述嬰兒或幼小的生命在年幼時夭折的情況。

也有指8至15歲年齡段死亡的未成年人。在家譜中,這個夭的年齡段實際上包含在中殤之中,雖然在一些文獻中夭和中殤可能會被混用或替換,但在修譜工作中需要注意使用準確的稱謂。

三、卒 (zú):指逝世、去世。這個詞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可以用來表達任何年齡段的人離世的狀態。它強調的是死亡的事實,而不涉及壽命的長短。

卒用於指20歲以上50歲以下去世的族人,又稱爲“早卒”。在族譜上,一般會寫明“卒於何個時 (辰),得年多少歲”,來記錄這一年齡段的死亡情況。

四、卒 (zú):指逝世、去世。這個詞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可以用來表達任何年齡段的人離世的狀態。它強調的是死亡的事實,而不涉及壽命的長短。

享指51至59歲去世的族人。在家譜上,常常會以“卒於何個時 (辰),享年多少歲”來表述這一年齡段的逝去。
圖片

死亡稱呼和用法

五、壽 (shòu):指長壽、壽命。壽字在譜系中用來表達人們活到較長年齡的狀態。'壽XX歲'表示逝者活到了相應年齡。

壽指60歲及以上去世的族人,通常被認爲是已過花甲之年。記錄在族譜上時,一般會使用“卒於何個時 (辰),享壽多少歲”,以示對長壽族人的敬意。

在實際修譜工作中,我們應根據已有的資料來判斷死亡者的年齡階段,然後採用相應的稱謂進行記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同地區和家族可能存在一些差異和變化,我們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修譜。此外,爲避免混淆和錯誤,在使用這些稱謂時,應遵循標準化的選擇和書寫方式。
圖片
圖片
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