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谈到抗美援朝,那就一定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开国上将邓华。

作为首批入朝参战部队四野第13兵团司令,入朝后13兵团领导机关升级为志愿军领导机关,邓华也水涨船高升级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兼第一副政治委员,成为志愿军中仅次于彭总的二号人物,并协助彭总指挥了抗美援朝第1-5次战役。

而随着入朝参战部队从刚入朝时的25万人增长到第五次战役末期的77万人,参战部队从以第四野战军为主到汇集了来自第一、第二、第三三大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各大野战军的名将如陈赓、宋时轮、三杨(杨得志、杨成武、杨勇)、许世友、郑维山等也纷纷入朝参战,邓华的职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1951年7月,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邓华担任志愿军谈判代表,暂时离开了军事指挥岗位,真刀真枪变成了唇枪舌剑的较量。

可别小看这一职位,交战双方厮杀了快一年,付出了十几万士兵的生命,好不容易能够坐下来谈判,并没有那么容易能够心平气和的谈下去,因此谈判桌上的较量难度非常大,双方派出的首席谈判代表级别并不低,既要懂军事又要懂政治,还要口才好的人才能胜任。

中朝联军一方我军派出两位代表即志愿军第一副司令邓华和志愿军参谋长解方,朝方派出的代表是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大将,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兼侦查局局长李相朝,人民军第一军团参谋长张平山。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而实际上中央军委还派出了二线和三线谈判代表团,二线是后来担任外交部部长的乔冠华负责指挥,三线则是李克农上将负责指挥,幕后坐镇指挥的其实是周恩来。

美方则派出远东海军司令乔埃中将,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勃克少将,远东空军副司令克雷奇少将,第八集团军副参谋长霍治少将,南朝鲜军第一军军长白善烨少将。

由于美军最高军衔才是上将,中将级别已经是很高了,另外四位代表都是少将级别。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我方选中邓华做首席谈判代表,可见邓华综合能力之强,不仅在军事指挥上出类拔萃,也能胜任和敌方唇枪舌剑的谈判工作,能文能武,因此邓华的贡献并不只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

1952年4月志愿军战线基本稳定,彭老总回国养病,他推荐陈赓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只不过只有短短2个月的时间。

1952年6月陈赓回国筹建哈工大,邓华接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此时志愿军总兵力已达到115万人,在此期间邓华指挥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之所以让邓华担任代司令而不是正式司令,是中央军委考虑到邓华当时实在是太年轻了,他才42岁,很多资历比他高的老将当时也只是担任兵团司令,这也可见邓华的军事能力之强。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1953年7月,也就是一年之后,在著名的金城反击战胜利后,邓华正式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可以说邓华是除林总之外第二个指挥过百万大军的第四野战军出身的将领。

邓华在1950年率四野十三兵团作为主力入朝参战,一直战斗在抗美援朝前线,从1952年开始实际上已经成为志愿军的一号人物,而且还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参加过举世瞩目的停战谈判,在朝鲜一直待了4年时间,可以说是高级将领中在朝鲜前线时间最长的人,对抗美援朝的贡献不是一般的大。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1954年邓华回国,由于在抗美援朝中立下大功他回国后在军中的职位并不低,先后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

要知道这会儿还是建国初期,开国的老帅、大将都还活得好好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大的运动冲击,可以说是神仙打架,看看邓华担任的这些职位的直接上级就知道了。

他担任第一副司令和代理司令员的东北军区是全国六个一级军区之一,其他五大军区是华北军区、西北军区、西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其他五大军区司令不是大将就是元帅,而东北军区首任司令员兼政委高岗后来担任过国家副主席。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1955年东北军区改为沈阳军区,邓华继续担任司令员,但此时他还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那么总参谋长是谁呢?

首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元帅,副总参谋长是聂荣臻元帅,1950年开始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任副总参谋长。

而到了1955年当邓华担任副总参谋长的时候总参谋长是谁呢?-粟裕大将,而担任副总参谋长的有黄克诚、陈赓等。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由此可见邓华归国之后在军中职位之高,权力之重,是军中炙手可热的高级将领,在军中位高权重。

但是从1959年开始,时年才49岁正当壮年的邓华却突然陨落,不得不离开了军队,担任四川省副省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邓华的名字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便消失了,他的身影也从军队里消失了,此后的17年时间,邓华和他的功绩无人提起,他变得无声无息,仿佛世界就没有这个人。

一直到17年之后,1977年邓华才复出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虽然被埋没了17年,但是邓华的赫赫威名在老一辈革命家心中还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邓华也成为统帅大军的人选,只是很可惜邓华健康出现了问题,次年就去世了。

那么四野名将,在抗美援朝中立下赫赫战功,回国后又担任军队多个高级领导岗位的邓华为何会在一夜之间陨落?又为何会被埋没长达17年之久?

这事还要从邓华与101的关系说起。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邓华是四野名将,因其在东北战场上出色的表现,受到101的赏识和提拔,1947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七纵司令员,成为我军中最早一批的军级干部之一,1949年5月邓华升任四野15兵团司令,成为四野四大兵团司令之一,指挥十几万人作战,可见101对邓华的器重,此时邓华与101相处很融洽,多次向101提出切实可行的作战建议,101也多次采纳邓华的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本来第15兵团机关已经地方化兼任广东军区机关,邓华也在叶帅手下担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1950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以第13兵团为主组建东北边防军,开赴中朝边境备战,随时准备入朝参战,而13兵团司令是黄永胜,如果不出意外以后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协助彭总作战的就应该是黄了。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然而意外还是来了,虽然黄永胜也是四野猛将,也深受101赏识,但是此次出国作战101却更加看好军政双全的邓华,认为他的综合能力更强,于是临阵换将,将黄和邓对调,就这样第13兵团的头换成了第十五兵团机关组建了新的13兵团,由邓华统领入朝参战,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了101看人之准,邓华在朝鲜战场大展拳脚,立下大功,可以说没有101的推荐,邓华还成就不了抗美援朝这番功业。

然而次年发生的一件小事却导致101与邓华二人翻脸。

1951年6月,邓华带领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几位军长、政委回国向主席汇报朝鲜战场的情况,或许是时间安排紧张,或许是疏忽,邓华在北京期间竟没有去拜访老首长101,其实从工作上来说邓华完全没必要找101汇报,但是从情分上说邓华必须来看望101,毕竟是曾经赏识和提拔自己的老领导。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当邓华准备返回朝鲜时接到电话,101请他去一趟,尽管很快就要上火车了,邓华还是匆匆赶到101的住处。

一见面,101略露不满地说,我不请你,你邓华就不登我的门了?邓华赶紧解释: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主席和彭总都希望我尽快回朝鲜。

作为久经沙场的元勋宿将,101时刻关注着朝鲜战局的发展,他展开地图想让邓华详细介绍一下前线的战况,但邓华当时急着要赶火车对101的询问不免有些敷衍,101不悦,摆手让邓华离开。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101虽然在国内战争期间叱咤风云,指挥百万大军横扫大江南北,但是建国后却因身体原因,长期深居简出,以休养为主,虽然职位一直在升但是长期不在岗位,很少抛头露面和参加社会活动,门前冷落鞍马稀,身边非常冷清,这与战争时期众星捧月的情形相比相差太远了,101心里难免会有落差。

邓华的行为无疑在老领导心里留下了薄情寡义的印象,也刺痛了曾经赏识和提拔邓华的101的心。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而很不幸的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总被打倒,抗美援朝期间与彭总合作得很好的邓华也受到攻击,而老领导101复出担任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掌握实权,邓华的遭遇就可想而知了,他被解除一切职务,多次受到批斗,从此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后来又遭遇到了一系列运动的冲击,一直到1977年才终于复出。

由于长时间的埋没,这也导致在57位开国上将中邓华的声威并不如其他上将那样显赫,他的事迹也不像其他人那样为世人所熟知。

他是曾指挥百万志愿军的四野名将,回国后为何被埋没17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