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東漢版圖

西漢在內陸設立了十三州刺史,到了東漢,刺史成爲了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稱“州牧”,這爲後來的大分裂埋下了隱患。公元189年,黃巾之亂爆發,東漢名存實亡,中國進入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分裂時代。在經過地方勢力的兼併重組後,在220年形成了魏蜀吳三國。再這個時期,吳國和蜀國不斷加強對南方地區的開發,而魏國則減少了對西域和遼東的控制,並且基本喪失了對陝北地區的控制。魏國將遼東的人口大量內遷,從而給高句麗的強大提供了條件。

9三國版圖

249年,司馬氏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把持了魏國政權;263年,司馬氏又滅蜀國,兩年後正式改國號爲晉,史稱“西晉”;280年,司馬氏滅吳國。就這樣,三國被司馬家族所滅,建立了短暫統一的西晉王朝。然而西晉卻採取分封的政策,最終引發了“八王之亂”,導致西晉的統治備受打擊。從東漢到西晉時期,匈奴、鮮卑等大量少數民族定居在了中原地區,由於西晉的殘酷統治,最終激發了少數民族發動的“永嘉之亂”,西晉滅亡。

10西晉

西晉滅亡後,其殘餘勢力在東南建立了東晉。這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戰亂不斷,稱爲“十六國”。東晉曾經試圖多次北伐統一中原,最終都因爲內鬥而失敗;而北方的苻堅建立的“前秦”也一度統一北方,並試圖南征東晉,但在淝水之戰中失敗,北方再次陷入了戰亂。不過在東晉的疆域也通過不斷北伐得到了一定的擴張,後來將巴蜀、江淮一帶納入了版圖。

11東晉十六國

420年,劉裕取代了東晉的統治,建立了宋朝,開始了南朝的統治,此後南朝又經歷了齊、梁,陳三個時代。這個時代的主題都是南北對比,人們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偏安東南王朝總稱爲“六朝”。在北方,386年,鮮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最終到439年統一了北方,開始了“北朝”。北魏中期在國內實行了全面的漢化改革,使得鮮卑等少數民族融入漢族,這爲後來的隋朝統一奠定了基礎。534年,北魏分裂爲東西兩部,東部被高氏家族控制,西部被宇文家族控制,最終形成了北齊和北周。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疆域總是不斷在縮小,到了陳朝末期,巴蜀地區,江淮一帶都已經歸屬北朝控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