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得奋起樊、邓,仗旗建号,开基立国。五十六年之间,名将济楚,各领风骚。以下18位名战,览其战胜攻取,立功立事,皆无愧名将之称。

1·陈庆之

文章图片1

陈庆之

陈庆之是江苏宜兴人,性警悟谨肃,虽不善骑射,而善抚士卒,能得其死力。任飙勇将军,护元颢北归,以七千孤军长驱伊洛,前无强阵,历47战,克32城,所向披靡,遂入洛阳。六朝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快。故有“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然而,孤军深入,自古难于成功,晚致倾覆,卒以只身败归,其所克捷,盖亦廉颇、李牧之亚。回朝后迁司州刺史,屡经战阵,败娄起、破孙腾、战尧雄、击侯景,封永兴侯,进号仁威将军,享年五十六,谥号武。

2·韦睿

文章图片2

韦睿

韦睿是陕西西安人,少年励志,以学尚自立。梁武帝萧衍起兵,韦睿举上庸以附义,多建策,皆为见用。晚节驱驰于戎马,虽身不跨鞍,板舆指麾,隐如敌国。及合肥、邵阳之役,其功甚盛。此战为“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以功封永昌侯,官至侍中、车骑将军。与裴邃并称梁朝名将,诸将莫及,号六朝人才之冠。享年七十九,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严。

3·兰钦

兰钦是中昌魏人,少勇决,矫健过人。随父南归梁朝,授东宫直阁将军。从大军北伐,前后攻克萧城、龙城、厥因,击败郊仲、柴集、高宣,击杨孝邕、斩曹龙牙。后兼文德主帅,出征南中五郡,平定诸洞叛蛮。奉诏赴援襄阳,击破魏军,乘势收复汉中。转援梁州,大破董绍、张献,几歼其部。前后两破敌军,威震北魏。迁平南将军、衡州刺史,封曲江县公。在任有惠政,甚得人心。入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出为安南将军、广州刺史,征讨交趾李贲之乱,至岭南被南安侯萧恬密谋毒害,终年四十二,追赠侍中、中卫将军。兰钦有将略,善抚驭,得人死力,览其战胜攻取,亦颇、牧、卫、霍之亚。

4·裴邃

文章图片3

裴邃是山西闻喜人,出身河东裴氏。少以学尚自立,早年仕北魏,后回归南梁,求边境自效以立功,任庐江太守,大破魏军。参与钟离之战,功勋克举,牧州典郡,破敌安边。率军平定文僧明之乱,坐镇合肥,率军北伐,连克多城,拓境至汝、颍,大败北魏长孙稚。天不假天,于军中去世,追赠侍中、左卫将军、夷陵侯,谥号烈。裴邃深沉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将士之心。居身方正,有威重,将吏敬惮,不敢犯法。及其去世,淮、淝之士民莫不为其流涕。

5·羊侃

羊侃是山东新泰人,身形魁伟,膂力过人,武艺精妙。早年仕魏累功至泰山太守,封钜平侯。举兵叛魏,失败后孤身南归梁朝,任安北将军、徐州刺史,多次随军北伐,以功封高昌县侯。太清之难,羊侃竭忠奉国率军坚守建康,抵御候景,临危不挠,病逝于台城,时年五十四,追赠侍中、护军将军。

6·王茂

文章图片4

王茂

王茂是山西祁县人,好读兵书,大略知其大旨。性宽厚沉稳,不妄交游。齐武帝萧称其公辅之器。历事刘宋、南齐两朝,累官雍州长史、襄阳太守,从萧衍起兵,自致勤王之举。屡从征讨,每战必为先驱,际会风云,勒勋钟鼎,配迹方、召。选据方镇,定乱御侮,务农安民,位终上将。进出朝堂,常为众人所瞻望。官至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享年六十,追赠侍中、太尉,谥号忠烈

7·曹景宗

文章图片5

曹景宗

曹景宗是河南新野人,善骑射,弦不虚发,以胆勇知名,好史书,常慕司马穰苴、乐毅之行径。齐明帝时,从陈显达征战,尝以二千破敌四万。后追随萧衍起兵,助其夺取帝位。以佐命勋拜平西将军,封竟陵县侯。奉命与韦睿驰救徐州昌义之,于钟离大破北魏,以功迁侍中、领军将军,进爵竟陵公。景宗为一代名将,自恃尚胜,且粥货聚敛,嗜酒好色,极尽奢侈,故为时论所非。后出任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于赴任途中去世,时年五十二。追赠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壮。

8·柳庆远

柳庆远是山西运城人,刘宋尚书令柳元景之侄。起家郢州主簿,后为萧衍别驾从事,佐其起兵,见任帷幄,成为霸府谋主。以佐命勋累官至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封云杜县侯,而朝无西顾之忧。享年五十七,追赠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惠。

9·张惠绍

文章图片6

张惠叔

张惠绍是河南桐柏人,少有武干,累官横桑戍主,母丧归葬,闻萧衍举义时,驰归雍州,随军南下,大破郢城水师,所至有功,拜太子右卫率、骁骑将军,封石阳县侯,平定建康群盗之乱,以力战显名。征战十余年,北攻徐州,守卫钟离,与北魏数次交锋,互有胜负。出镇入卫,官至左卫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享年六十三,追赠护军将军,谥号忠。

10·张弘策

张弘策是河北固安人,与萧衍年相仿,幼见亲狎。萧衍为雍州刺史,以其为录事参.军,带襄阳令。为人敦厚慎密,每与萧衍密谋举事。及萧衍起兵,以弘策为辅国将军,督后部军事。入石头城,申勒部曲,秋毫无犯,迁卫尉卿、给事中,封洮阳县侯。

东昏侯余党初逢赦令,多不自安,数百人作乱,余孽孙文明潜入卫尉府杀害张弘策,时年四十七,追赠车骑将军、散骑常侍,谥号愍。弘策为人宽厚通率,笃于旧故,及居隆重之位,不以贵势自高,故人宾客,接待如布衣之时,禄赐皆散之亲友,及其遇害,莫不痛惜。

11·冯道根

文章图片7

冯道跟

冯道跟是湖北老河口人,年十六,以勇救湖阳戍主而知名。萧衍襄阳举义,道跟率众归附。梁朝建立,拜骁骑将军,领南梁太守,尝以二百精兵横击二万魏军,又以百骑破敌三千骑兵。从韦睿克合肥、攻徐州,所在有功,于钟离之战立下大功。前后两次出镇豫州,官至散骑常侍、左军将军,封豫宁县伯。为人谨厚木讷,行军能检敕士卒;诸将争功,口不论勋,默然不伐,为政清简,为吏民所怀。享年五十八,追赠信威将军、左卫将军,谥号威。

12·郑绍叔

郑绍叔是河南开封人,任安丰令,为萧衍信任,迁中兵参军。萧衍起兵,平定江州,留其监州事。梁朝立国,入朝为卫尉卿,封营道县侯。出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司州刺史,在镇缮甲积谷,招抚流亡,诚勤无贰。迁右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享年四十五,谥号忠。

13·王琳

文章图片8

王琳

王琳是浙江绍兴人,果劲绝人,又能倾身下士。从王僧辨征讨侯景,军功与杜龛并称第一。累迁都督、广州刺史。元帝萧绎遇难,王琳传檄四方,举兵讨伐西梁萧詧。陈朝建立,拒绝臣服,为陈将侯瑱击败,逃亡北齐,纠集旧部,称雄寿阳。

吴明彻北伐,王琳被困寿阳,矢尽粮绝,被俘遇害,时年四十八。王琳少为将帅,屡经丧乱,雅有忠义之节,志雪仇耻,崎岖百战,功虽不就,卒以身殉难。实为梁朝第一忠臣。观其诚信感物,有李广之风。

14·吕僧珍

吕僧珍是东平郡范县人,出身寒微。依附雍州刺史萧衍,从其起兵,前后大破李居士、王珍国,佐命开国。迁冠军将军、前军司马,封平固县侯。入直秘书省,总领宿卫。肃恭禁省,恪勤匪懈。官至领军将军、散骑常侍,享年五十八,追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敬。

15·昌义之

文章图片9

昌义之

昌义之是安徽和县人,少有武干,累有战功,隶萧衍麾下,受其厚待。从萧衍起兵,每战必捷,以功拜冠军将军,封永丰侯。从临川王萧宏北伐,为前锋,攻拔梁城。后梁军主力溃败,昌义之移师扼守钟离,以三千之兵,拒北魏中山王元英十万之众,后与韦睿、曹景宗援军合击,取得钟离大捷,此战义之劳效居多,以功拜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去世后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谥号烈。

16·王僧辩

文章图片10

王僧辨

王僧辨是山西祁县人,智勇双全,屡经战阵,数有军功。以将帅之任,统全楚之师,平定侯景之乱。以功拜司徒、侍中、尚书令,封永宁郡公。江陵陷落,元帝遇害。僧辨位当将相,任重伊霍,而受胁齐师,拥立萧渊明为帝,树国之道既亏,谋身之计不足,自致歼灭。

此举遭陈霸先反对,起兵十万,偷袭并攻陷建康,俘获王僧辨,以阴谋篡逆之罪将其处死。

17·马仙琕

马仙琕是陕西眉县人,应募从军,累功迁豫州刺史。寿阳之战,奋勇力战,以少胜多,破北魏名将王肃。萧衍举义,仙琕拥兵坚守,直至建康陷落,方解兵束身归降,为萧衍信重。北伐之役,每战先登陷阵,所向摧破,勇冠三军。历职三郡,攻破山蛮,迁豫州刺史,朐山之战,大破北魏名将卢昶,官至信威将军,封浛洭县侯。仙琕为将,与士卒同甘苦,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境,侦悉敌情,是以所攻战多克捷,士卒乐为之用。于豫州任上去世,谥号刚。

18·柳仲礼

文章图片11

柳仲礼

柳仲礼是山西运城人,少有胆气,勇力兼人。任雍州长史,佐晋安王萧纲镇守襄阳,击败北魏名将贺拔胜,以动拜黄门郎、司州刺史,封阳泉侯。太清之难,诸藩赴援,见推为大都督,节制指麾诸军。自谓英雄盖世,诸将莫及。然临敌负伤,壮气外衰,不复言战,神情傲佷,凌蔑将帅,又竟置酒高会以寻乐。及城陷节易,任雍州刺史,作藩汉东,率部驰援安陆,为西魏杨忠击破,于漴头被俘,羁旅长安,宇文泰待以客礼。

以上梁室18位名将,感会风主,出身事主,成功立名,君臣之际,迈以前代,大都能善始令终。唯兰钦、张弘策之遇害;王琳、王僧辨殉难;柳仲礼之威名不终;其余皆功在当世,名垂青史,善始令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