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关系,都是动态的。因为,它始终绕不开两个变量:一个是需求,即收益结构;另一个是成本,即损耗计算。
因此,关系,实际上就是基于需求和成本的效益最大化建模。
首先,当个体的需求与其需要为之承担的成本,在预算范围之内,那么,也就意味着,个体要建立、维系这段关系的意愿是中和的。
其次,当成本计算远远低于预算成本的时候,个体的这种意愿就会达到迫切。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会高,因为,关系的另一方,一定会发现自己的成本相对被增加了,那么,关系也一样会进入冷静期。
因此,当个体发现自己在关系中实际成本远远低于预算成本时,就要反思,凭什么?
而实际经验也告诉人们,这种超低成本的实现,基本就两种原因:
第一、人家只想快速从你那获取某个他急迫想要的东西,一旦获取就中断关系。
第二、人家只是想让你陷入疯狂而已。所谓欲使之毁灭,必先使之疯狂。
最后,如果维系成本远远超出预期,那么,就会迅速中断这段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及时止损。
需求与成本,作为关系的两大变量,实际上也构成了个体在关系中的选择机制。

图片


01

需求与成本的平衡,本质是关系性收益,是基于成本的按比例分割。
很多人在关系中迷失,或者,所谓的受到了伤害,其实都是因为缺乏对关系的建模能力。而关系建模,就必须把关系变量纳入其中,并明白变量的运转逻辑,一方面是心理层面感受,另一方面却是扎扎实实的成本算计。
很多人总是在强调心理感受,却始终不谈成本计算。这种就属于典型的只谈感情,不谈钱。这样的人,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不知世间法,也就是不懂人性;另一种是耍流氓。前者是待宰的羔羊,后者就总是想白嫖。
真正懂关系的人,实际上也是真正的入世者。他们也可能会贪婪,但一定会为贪婪建立起一定的有机的膨胀空间。
这种能够持续膨胀的空间,就是懂得关系建模。也就是说,为了达到自己效益的最大化,一定会让对方的需求和成本建模,始终附属在自己的需求和成本的建模之上。
有人称之为共赢。而共赢,不过是大家根据自己的收益预期,进行成本按比例分割。也就是大家都进入到了自身的需求与成本的平衡状态。
这种状态之下的贪婪,实际上就是为贪婪设置了一种“度”的警戒线。一旦这种“度”被打破,那么,必定是关系中,有一方的手,伸得太长了,伸到了不该伸的地方。
也就是,关系中的一方,一定是在企图转嫁成本,那么,成本变量就位移了。也就意味着,需求收益变量也位移了。被转嫁成本的一方,收益变量就一定相对缩水了。
这一点,也解释了绝对的贫困,是来源于相对的财富差距的问题。

图片


02

需求,是关系的缘起。成本,是关系的宿命。
人与人之间,彼此有需求,才能进入关系。因此,单方面有需求,就成为孽缘。彼此无需求,却被捆绑,那就是严重的资源浪费。
因此,佛说,既有缘起,即是因果。就是说,关系,一定与因果有关。那么,维系关系,也就不过是对因果的践行。
因,即为需求与成本;果,则为关系的走向。
当在关系之中,彼此对其中的“因”接纳,也就是对彼此的所求和彼此为之付出的成本,达到一种心相的平衡,那么,也就进入到一种自主的接纳之中。
之所以称之为“心相”,是因为大部分人对关系,是出于感知的状态,因此,只能是服从于心理的感官。只有少部分人,会进入关系的本质判断,即建模。
也因此,关系的走向就出现千变万幻,其根源就是个体对关系的感知能力和处理能力不同。
达到心相的接纳,关系已经能走入一种较为长久的轨道,也即是善因。但是,心相仍然是表相,是会根据情境变化的。因此,仍然称不上是善因。
只有给关系一种基于变量的建模,才能接近世间法,从而获得一种机能。在世俗中,这种便可谓之善因。

图片


03

只要为红尘中人,就无时无刻不在关系的旋涡之中。几乎所有的烦恼,都盘桓于关系。
我们把需求和成本拎出来,不过是试图把关系摊开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个体所处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
关系变好,或者变坏,或者无疾而终,一定都是有其机缘的。而其中最大的机缘,要么是需求变了,要么是成本变了,他们的变,构成了彼此对关系判断的心相失衡。
比如一群好朋友聚餐,需求是大家是朋友,有情感需求、沟通需求等。但是,如果聚餐没有一个可持续的付费机制,也就是聚餐沟通感情的成本机制,那么,这种聚餐需求就一定不会持久。
因为,这种关系的维系,在需求没变的情况下,某些个体的维系成本被增加了。也就是说,其中一定有人在借助某种“边界”的模糊性,转嫁成本。
这个边界,就是效益与成本的建模,一方面是清晰效益规模,另一方面就是建立界定彼此成本的游戏规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