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知名衛星互聯網公司亞馬遜週四表示,今年10月發射的兩顆原型衛星已經完成驗證“激光星間鏈路”(簡稱OISLs)技術,將在明年初開始發射的新衛星上配備這一突破性的關鍵技術。

這項技術爲何重要?

要解釋這項技術對衛星互聯網的重要性並不難。前幾年的近地通訊衛星存在一個非常大的侷限性——所謂的衛星互聯網只介於單顆衛星與地面設備進行通訊,但衛星之間無法互聯。星間鏈路則是通過激光,將地球軌道上的衛星連接起來,組成真正意義上的“星際互聯網”。

亞馬遜介紹稱,在原型機測試中,兩顆衛星在全程間隔621英里(1000公里)的情況下,實現了100GB/秒的信息傳輸速度

Kuiper項目的技術副總裁Rajeev Badyal介紹稱,通過星間鏈路,Kuiper項目將能有效地作爲一個太空中的網狀網絡來運行。這個系統完全由亞馬遜內部設計,以優化速度、成本和可靠性,整個架構從一開始就完美無缺地運行。

亞馬遜介紹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衛星會配備多套激光終端,來實現與多個其他衛星同時連接。這種技術提高了星際網絡的吞吐量,並降低了延遲,爲連接Kuiper衛星的用戶提供了更高的靈活性。

另一個好處是數據的傳輸速度也能顯著提升。由於光在太空中的傳輸速度要比在玻璃中快,意味着Kuiper激光衛星互聯網絡能比地面上的光纖電纜快30%。同時用於Kuiper使用AWS雲服務來處理數據流量,還能進一步降低地球用戶使用過程中的網絡延遲。

亞馬遜也激情洋溢地稱讚了公司爲此克服了諸多困難:爲了建立和維持激光連接,需要最小化光的擴散以確保信號強度;衛星需要在至多相隔2600公里的位置實現連接,同時衛星本身也在以2.5萬公里/小時的速度飛行。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同時完成。

這裏也有馬斯克的戲份

亞馬遜計劃將從明年上半年開始,在不斷髮射的Kuiper衛星上搭載這項技術。公司目前規劃在低地球軌道上部署3236顆衛星。據悉按照美國監管文件的要求,亞馬遜需要在接下來兩年半時間裏完成部署1618顆衛星。截至上週,亞馬遜已經向聯合發射聯盟、貝索斯的藍色起源、阿麗亞娜空間、ABL,以及老對手馬斯克的SpaceX訂購了97次火箭發射。

順便一提,目前在私營衛星互聯網領域的領跑者——馬斯克的SpaceX已經用上了。

今年9月26日,SpaceX的星鏈部門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稱,SpaceX成功發射了一批配備空間激光功能的V2迷你衛星

SpaceX官方介紹稱:“通過太空中的8000多個激光設備,星鏈衛星能夠在無需地面支持的情況下實現數千公里的連接,並保持指向精度以實現每個鏈路高達100 Gb/秒的數據傳輸速度。激光網狀網絡使其能夠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覆蓋,能夠服務於地球上位置最偏遠的用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