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給客人講解的時候被問到:“夔龍和螭龍有什麼區別啊?”簡單來說,夔和螭都有龍的特性,但是長得各有特色。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清乾隆 銅胎畫琺琅黃地開光山水人物夔龍耳瓶 觀復博物館藏

實際上,龍的種類非常多,甚至到了後期還分了三六九等,傳說的版本說法也多種多樣。

我們現在普遍認知的龍都長了一對鹿角,但螭龍是沒有角的。《廣雅》雲:“有角曰虯,無角曰螭。”獨角有鱗的被稱爲蛟龍,有一對角的被叫做“虯龍”(也有說法指幼年的龍),有翅膀的叫“應龍”,蟄伏在地上沒有昇天、呈盤曲環繞狀的龍叫“蟠龍”……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清乾隆 紅木夔龍頭衣架 觀復博物館藏

而夔,據說是只有一條腿的怪物,形似牛。《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在青銅器上表現一足、類似爬蟲的物象稱之爲夔。《說文解字》中說:“夔,神魅也,如龍一足。”

再說回到螭龍和夔龍,它倆除了長的不太一樣外,象徵意義也有所區別。螭龍代表着尊貴和吉祥,夔龍則具有更加威武和神祕的形象,被賦予保護和力量的象徵意義。

唐代《龍經》中說,夔龍爲羣龍之主,飲食有節,不遊濁水,不飲濁泉。所謂飲於清遊於清者。

可見,夔龍是個潔身自好的龍中大佬,擁有着無上的能力與權力。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乾隆 紫檀刻夔龍紋海棠花口洗 觀復博物館藏

而隨着時代的演變,龍的造型也在不斷改變着,不同的龍在不同朝代和器物場合中,所表現的樣子和神態也不盡相同。

馬先生之前在節目裏講過,遠古的龍不太像龍。五六千年前的龍似豬、似馬、似鱷……四千年的龍開始具備一些龍的特性,更似蛇。三千年的龍,開始能看出些許我們認知裏面龍的樣子了。從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到唐代以前的龍近乎於獸,唐代以後的龍越來越像現在的龍——莽身、鹿頭、龍角、魚鱗、鷹爪。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明晚期 黃花梨螭龍紋提樑式溫箱 觀復博物館藏

大概在宋代時,有人總結了龍的樣子: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也有人說眼似兔),耳鼻似牛,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作爲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的樣子卻誰也沒有真正見到過,關於龍的原型也是衆說紛紜。

有人說,龍的原型是雲,不定型。有時候是長的,有時候是圓的,可以像任何事物,而龍的樣子也是變幻莫測的。《說文解字》中,就用“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來描述龍的樣子。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清代 白玉雕螭龍獸面紋方杯 觀復博物館藏

也有人認爲龍的原型是揚子鱷,因爲在古代揚子鱷被稱爲“土龍”,據說它可以行雲布雨——下雨就大叫。

而大多數人都會把“蛇”和“龍”聯想在一起,比如生肖屬蛇的人總說自己是屬“小龍”的。《說文解字》中還說:“龍,鱗蟲之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蛇也是有大有小,能在陸地也能在水中,的確與龍造型有幾分相似。

螭龍、夔龍、虯龍、應龍、蟠龍……傻傻分不清楚!

明末清初 黃花梨螭龍紋圍欄式五屏風鏡臺 觀復博物館藏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觀復博物館展出了許多龍元素的文物,快來邊逛邊找呀!看看你能認清楚幾種龍紋?夔龍紋、螭龍紋、草龍紋……等你來發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