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是一位外地患者,他的主要症狀變現是:大便稀夾有黏液,一天得有4-5次,早晨起來就腹瀉,伴有腹痛感,小便頻數;手腳發涼、全身怕冷、倦怠乏力;身體越來越消瘦,睡眠質量也一般。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弱。

辨證爲:脾腎陽虛型腸息肉,治療上以補脾益腎,消痰化積爲主。

開方如下:

炙黃芪、黨蔘、炒白朮、補骨脂、肉豆蔻、鹽吳茱萸、肉桂、炮姜、熟附子、醋香附、醋莪術、丹蔘、山慈菇、藤梨根、炒內金、肉蓯蓉

用藥兩週的時候,左下腹疼痛減輕,大便不爽好轉,次數減少到每日2~3次,黏液也變少了,早晨起來立馬腹瀉的情況有所緩解,在次方的基礎上加減用量,

前後調理了3個療程,飲食和兩便恢復正常,胖了將近10斤,複查腸鏡,無異常,電話隨訪至今,未再出現腸息肉。

中醫認爲:脾胃爲倉廩之官,胃爲水谷之府。飲食不當非常損傷脾胃,脾胃受損,溼困脾土,腸道功能不會運轉從而引發此病。

炙黃芪、黨蔘、炒白朮益氣健脾,佐以醋香附疏肝行氣,雞內金消食化積助運。

補骨脂、肉豆蔻、鹽吳茱萸、肉桂、炮姜、熟附子,溫陽止瀉。

醋莪術、丹蔘、山慈菇、藤梨根,化痰祛瘀、清熱解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