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2023-12-12 17:06·牛奶愛麪包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他經歷了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8個帝王,一直得不到重用。但卻沒有因此而頹廢、怨天尤人,而是豪放、樂觀、豁達。

他的詩清新通俗,自然沉穩。今天,分享10首劉禹錫的經典詩詞,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值得欣賞~

1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古人筆下秋天常常是悲傷的色調,充滿愁緒的,而劉禹錫對秋天、秋色的感受是與衆不同,他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讚頌了秋天的美好。

悲寂寥:悲嘆蕭條空寂。

春朝: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

詩情:作詩的情緒、興致。

碧霄:青天。

詩人說道:自古以來每逢秋天,文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空寂,我卻認爲秋天要勝過春天。

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里。一隻仙鶴直衝雲霄推開層雲,也激發我的詩情飛向萬里晴空。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表達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詩人借黃鶴直衝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2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作下這首詩。

湖光:指洞庭湖湖面的波光。

兩:指湖光和秋月。

相和:指相互映襯。

白銀盤:白銀做的盤子,這裏用來比喻洞庭湖。

青螺:青綠色的田螺,這裏用來比喻君山。

詩人說道:皎潔的夜光和洞庭湖的波光互相映照,多麼和諧寧靜。無風的湖面平靜得好似面從未打磨過的鏡子。

從遠處眺望洞庭湖,洞庭湖山水翠綠如墨。那湖中的君山就好像在白銀盤裏盛放着一塊青螺。

詩人筆下的君山猶如鑲嵌在明鏡洞庭湖上一顆精美絕倫的翡翠,令人美不勝收。

這首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3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唐 ·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九曲: 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萬里沙: 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

浪淘風簸: 黃河卷着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

詩人寫到:彎彎曲曲的黃河,挾帶着泥沙,浪濤洶湧,奔騰萬里,從遙遠的天邊滾滾而來。

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帶上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前兩句詩人運用誇張的手法,既寫出了黃河九曲的姿態,又寫出了其裹挾黃沙、奔騰而來的氣勢。

歌詠九曲黃河中的萬里黃沙,讚揚它們衝風破浪,一往無前的頑強性格。

後兩句詩人採用了張騫爲武帝尋找河源和牛郎織女相隔銀河的典故,馳騁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風巨浪,頂着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牽牛織女家,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站在黃河邊,眺望滾滾波濤的情景,表達了詩人逆流而上、直衝雲霄的豪邁氣概。

4

烏衣巷

唐 ·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劉禹錫正由和州(今安徽和縣)去往洛陽,途經金陵(今江蘇南京),寫了詠懷古蹟的組詩,總名《金陵五題》。

《烏衣巷》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

烏衣巷:金陵城內街名,位於秦淮河之南,與朱雀橋相近。三國時期吳國曾設軍營於此,爲禁軍駐地。由於當時禁軍身着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東晉時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入唐後,烏衣巷淪爲廢墟。

朱雀橋:六朝時金陵正南朱雀門外橫跨秦淮河的大橋,在今南京市秦淮區。

詩人寫道:朱雀橋邊長滿了雜草野花,烏衣巷口的夕陽斜斜地照着。

當年王導、謝安堂前的燕子,如今都飛進了尋常百姓的家裏。

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前兩句寫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

後兩句借燕子的棲巢,表明作者對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5

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 ·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 樂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爲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創作新詞,多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流傳甚廣。

唱:一說“踏”。踏歌,是民間的一種歌調,唱歌時以腳踏地爲節拍。

晴:與“情”同音,詩人用諧音雙關的手法,表面上說天氣,實際上是說這歌聲好像“無情”,又好像“有情”,難以捉摸。

詩人寫道:江邊的楊柳青青,垂着綠色枝條,水面一片平靜。忽然聽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聲音。

東邊出着太陽,西邊還下着雨。沒有晴天吧,卻還有晴的地方。

這是一首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歌。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春日裏,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這首詩描寫了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着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

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6

賞牡丹

唐 ·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這是一首託物詠懷詩。描繪了唐朝慣有的觀賞牡丹的習俗。

詩人寫道:庭前的芍藥妖嬈豔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淨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纔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詩人以芍藥的妖無格和荷花的淨少情,與牡丹進行對比,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於情韻之美。

7

金陵五題·石頭城

唐 ·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石頭城:位於今南京市西清涼山上,三國時孫吳就石壁築城戍守,稱石頭城。後人也每以石頭城指建業。曾爲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都城,至唐廢棄。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抒情。

詩人寫道:

羣山依舊環繞着廢棄的故都,潮水像往常一樣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東邊的天空中有一輪古老而清冷的圓月,它在夜半時分悄悄窺視着昔日的皇宮。

詩人寫石頭城周圍的地理環境,在羣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顯古城的荒涼和寂寞,突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

8

玄都觀桃花

唐·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詩作於元和十年(815)春,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借春日玄都觀桃花的繁盛豔麗和遊人如織,影射賢良被逐,奸邪得勢,抒發了詩人對朝廷新貴的諷刺與蔑視之情。

紫陌:長安街道。

紅塵:街道上人行馬馳揚起的塵土。

盡是劉郎去後栽:暗指新貴們都是在王叔文變法失敗後攀附當權者而得勢的。劉郎,詩人自稱。

詩人寫道:長安街道上行人車馬川流不息,揚起的塵土撲面而來,人們都說自己剛從玄都觀裏賞花回來。

玄都觀裏的桃樹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貶離開京城後栽下的。

這首詩表面上是描寫人們去玄都觀看桃花的情景,骨子裏卻是諷刺當時權貴的。

9

再遊玄都觀

唐·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作於唐文宗太和二年(828)三月,仍以桃花爲喻,通過玄都觀桃花的命運,寫當初得位權勢今日已經一敗塗地,銷聲匿跡,顯示了自己的不屈與樂觀。

百畝庭中: 指玄都觀百畝大的觀園。

種桃道士:比喻當年竭力培植黨羽而打擊王叔文變法的執政者。

詩人寫道:玄都觀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長滿了青苔,原先盛開的桃花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菜花在開放。

先前那些辛勤種桃的道士如今哪裏去了呢?前次因看花題詩而被貶出長安的我——劉禹錫又回來了啊!

815年詩人因寫了《玄都觀桃花》諷刺當時的朝廷新貴。由於這首詩刺痛了當權者,他再度被貶,一直過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長安任職。

在這十四年中,皇帝已經換了四個,人事變遷,但政治鬥爭仍在繼續。

作者寫這首詩,是有意重提舊事,向打擊作者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爲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表現了詩人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

10

秋風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蕭蕭: 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孤客: 單身旅居外地的人。

詩人寫道:秋風不知從哪裏吹來。蕭蕭地送來了大雁一羣羣。

清早秋風來到庭中的樹木上,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秋風的聲音。

前兩句寫秋風始至,鴻雁南來;後兩句寫風吹庭樹,孤客先聞。

這首詩表面寫秋風,實際卻是在感嘆自己的際遇,抒發了詩人孤獨、思鄉的感情。

#文章首發挑戰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