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龄结构上来说,六十岁的人,还属于低龄老人,靠打工、做小生意等,能够补贴生活。

到了六十五岁,再去赚钱,就难了。毕竟力不从心,身体往往会吃不消。

因而,我们从六十五岁开始,要逼着自己改变生活观念,把各种开销减少了,对金钱的需求就小了,变相地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指数。

聪明的人,都过低配生活,省下钱,睿智养老。

01

物质低配,守财是底气。

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断舍离”的生活,也记住了一句名言:“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把多余的东西丢出去,让屋子变得干净整齐,这是常见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方法,但是彻底让生活变好的,不是丢东西,而是拒绝“买买买”

不让“多余”的东西进入房间,就不存在丢东西的说法了。

很多老人认为,自己有退休金,该买的东西,还是要买,方便一些。事实上,很多东西,买回来之后,一年也就用一两回,还不如去借。

比方说,绞肉机,就是包饺子的时候用一次。买一个绞肉机,不如去市场上去买绞好的肉,更划算。

物质低配,关键是做到“三不过”,更加注重其实用性。

居有屋,不过宽。

学一学刘禹锡,去感悟“陋室铭”的氛围。

六十五岁之后,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折腾房子,避免花一大笔钱。

房子小一些,老两口住也够了,儿女回来有次数,不要过多考虑。大不了挤一挤,或者住旅社。

食有鲜,不过奢。

老人吃东西,要讲究鲜美,而不是买很贵的食材。

反正每天都闲着,还不如认认真真挑选食材,或者去附近的郊区,采摘蔬菜,顺便农家游。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自己种菜。

衣有暖,不过艳。

很多老人,不仅自己买衣服,子孙也会送衣服。不管哪一种形式,都可能带来浪费。

有一些老人,不舍得穿新衣服,把衣服压箱底,这肯定是错误的。

可以主动提出,让子孙别买衣服;根据自己的需要,买暖和一些的衣服,不要过分追求款式和艳丽度。

当然,物质低配的关键,是“物欲低配”。人这一生,真的要不了太多的东西。

02

人情低配,私交是智慧。

兄弟姐妹的儿女来了,给一个大红包;朋友家的孩子来玩,给红包,买玩具;不管谁家有喜事,都要随礼。

算一算,有的老人,一年给出的人情费用,达到一万元以上。

人老了,在家族里是长辈,人际交往的面,也格外宽一些。常常是宴会上的座上宾。

认真研究一番,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人情交往,都是一点客套而已,并没有实际意义。

各种随礼,不过是你给他一点钱,下次你有什么事情,他也给你一点钱。本质上来说,钱都是你本人的。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你的人,很少。那些客套的人,也许都联系不上了,也懒得联系。

缩小社交圈,这是明智之举。最好是对人情交往,进行归类。

第一,不随礼,或者少随礼的情况:平时没有交情的人、住在远方的人、以前瞧不起你的人、已经走散的朋友和同学等,他们的宴会,可以不去参与了。

第二,不必到场的情况:当你身体抱恙、生活费都要子女给的时候,你不要去给别人的宴席随礼,人也不必到场。

放下“给给给”的习惯,社交的开支会减少,并且你也不要看谁的脸色。

当我们很老的时候,真正需要交往的,只有自己的家人、保健医生、古道热肠的邻居。

人与人相处,越来越简单,圈子小了,大家小聚的时候,人心才会靠近一些,情感也会真诚。

社交,也要讲究“实用性”了,花钱买来的一顿饭,是不太需要了。

03

低配生活,高贵的精神。

什么都低配,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无聊,也不会变成苟延残喘的样子。用心活下去,人生反而会变得高贵。

李明启老师在《还珠格格》里扮演容嬷嬷,被大家熟悉,也有一些人,怨恨她在剧情中“太狠了”。

现在,她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

我们经常在菜市场遇到她,就像普通的老人一样,买菜做饭,还讨价还价。

在疫情期间,她排队做核酸,手里提着的包,都是旧的,并且上面有破洞。

当她非常礼貌地和工作人员打招呼,主动排队的时候,我们对她肃然起敬。

有平台如此评价她:“人未到,声先到,朗朗的笑声是她一贯的特点。”

在比吃比穿、比房子车子、比红包大小的年代,那些简单生活的老人,更让人觉得舒服。

任何年代,朴素节俭的习惯,不能丢。年纪大的人,要带头做到,为了自己的余生,也为了好家风。

平时,多读书、多帮助弱者、关爱子孙、做一顿团圆饭,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贵气也会浮现。

04

剧作家赛涅卡说过:“人的生活应介于理想和普通美德之间。”

最好的生活,就是朝着理想出发,又活得理性,内心坚守了善意。

六七十岁的人,若是你退休了,生活富足,还能考虑到困难的人,给子孙留下什么,最受欢迎。

若是你没有退休金,能够守住一份体面,少让子女操心,也会被人点赞。

把自己放得低低的,没有什么面子,但是有里子,快乐都是自己说了算。

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让人家去说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