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日,在第二届明珠湾金融论坛上,《明珠湾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牵头。

报告指出,智能金融是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智慧金融等的更高级阶段。智能金融更具革命性的优势在于,它能对金融生产效率带来更大提升,对金融服务模式带来根本性颠覆。智能金融通过感知人类信息,并结合机器算法决策,实现替代甚至超越人类行为和智力,更精准高效地满足各类金融需求,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变革与跨越式发展。

报告总结了我国智能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成为热议话题。三是智能金融应用深度进一步拓展。四是智能金融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

报告指出,头部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智能金融的投入;应用质效不断提升,推动着各类识别、预测和应答模型准确率持续上升;应用成效显著增强,数字运营能力和数字风控能力加强。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在产品创新、客服营销、运营管理、风控合规等方面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深化。

针对智能金融发展,报告提出五方面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技术安全研究,鼓励业务安全实践。二是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三是强化智能金融治理,筑牢科技道德和社会责任。四是提升数据开放与共享水平,完善智能金融创新生态。五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夯实智能金融发展基础。

肖钢在接受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数字化的发展整体上有利于管控风险。不要把数字化发展和风险防控对立起来,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依靠先进的数字技术,利用科技赋能,有利于提升金融风控能力。但实际上,智能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没有消除金融风险,但是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能够提高金融机构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比如,数字化信贷产品不良率远低于传统贷款的不良率,这个数据说明通过数字技术能够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不要把两者对立。同时也要看到,数字技术发展的确有可能会放大原来传统的金融风险,同时带来新的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包括智能金融的伦理标准考量、智能金融技术风险与系统安全、金融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市场行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智能技术所引起的金融风险。

肖钢强调,传统条件下可能不太有的风险有可能会出现,需要加强风险管控和监管,有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完善中国式监管沙箱制度。这几年中国式监管沙箱试点取得很好的成效,这是鼓励创新同时又防范风险的有效制度安排。建议进一步推广,让一些符合要求的创新项目进入到沙箱里面来。因为创新可能会突破现有的一些监管规则和制度,既然是在沙箱里面,应该经过批准后允许他们在业务制度上有一些创新。

第二,加快发展监管科技。要提高监管能力,必须要依靠科技。报告指出,运用智能监管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建立大数据智能分析挖掘系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金融市场、交易数据、企业信息等进行深入分析,实时监测金融市场和机构的风险指标,提前预警和监测系统性风险、市场异常和投资者保护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肖钢认为,建立跨市场的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数字化条件下特别是人工智能条件下,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风险传递速度越来越快,风险形态也比过去复杂多样,这种情况下要加强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的风险管控,需要建设跨平台、跨市场的风险监控数据平台和监控体系。

另外,报告指出,可以制定智能金融监管规则,厘清各主体权责利边界。制定专门的监管规则,明确智能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智能金融机构的经营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监督问责等内容。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