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日,在第二屆明珠灣金融論壇上,《明珠灣智能金融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佈,該報告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資深研究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牽頭。

報告指出,智能金融是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智慧金融等的更高級階段。智能金融更具革命性的優勢在於,它能對金融生產效率帶來更大提升,對金融服務模式帶來根本性顛覆。智能金融通過感知人類信息,並結合機器算法決策,實現替代甚至超越人類行爲和智力,更精準高效地滿足各類金融需求,推動我國金融行業變革與跨越式發展。

報告總結了我國智能金融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大模型在金融領域應用成爲熱議話題。三是智能金融應用深度進一步拓展。四是智能金融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

報告指出,頭部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智能金融的投入;應用質效不斷提升,推動着各類識別、預測和應答模型準確率持續上升;應用成效顯著增強,數字運營能力和數字風控能力加強。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在產品創新、客服營銷、運營管理、風控合規等方面的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深化。

針對智能金融發展,報告提出五方面政策建議。一是加強技術安全研究,鼓勵業務安全實踐。二是積極利用智能技術,推動金融服務創新。三是強化智能金融治理,築牢科技道德和社會責任。四是提升數據開放與共享水平,完善智能金融創新生態。五是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夯實智能金融發展基礎。

肖鋼在接受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數字化的發展整體上有利於管控風險。不要把數字化發展和風險防控對立起來,兩者其實並不矛盾。依靠先進的數字技術,利用科技賦能,有利於提升金融風控能力。但實際上,智能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沒有消除金融風險,但是利用數字技術、人工智能,能夠提高金融機構識別和防範風險的能力。

比如,數字化信貸產品不良率遠低於傳統貸款的不良率,這個數據說明通過數字技術能夠提升防範風險的能力,不要把兩者對立。同時也要看到,數字技術發展的確有可能會放大原來傳統的金融風險,同時帶來新的風險。

這些風險主要包括智能金融的倫理標準考量、智能金融技術風險與系統安全、金融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市場行爲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智能技術所引起的金融風險。

肖鋼強調,傳統條件下可能不太有的風險有可能會出現,需要加強風險管控和監管,有幾個方面。第一,進一步完善中國式監管沙箱制度。這幾年中國式監管沙箱試點取得很好的成效,這是鼓勵創新同時又防範風險的有效制度安排。建議進一步推廣,讓一些符合要求的創新項目進入到沙箱裏面來。因爲創新可能會突破現有的一些監管規則和制度,既然是在沙箱裏面,應該經過批准後允許他們在業務制度上有一些創新。

第二,加快發展監管科技。要提高監管能力,必須要依靠科技。報告指出,運用智能監管應對新問題新挑戰。建立大數據智能分析挖掘系統,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金融市場、交易數據、企業信息等進行深入分析,實時監測金融市場和機構的風險指標,提前預警和監測系統性風險、市場異常和投資者保護等問題,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第三,肖鋼認爲,建立跨市場的風險監測預警和防控體系。數字化條件下特別是人工智能條件下,跨市場、跨行業、跨區域風險傳遞速度越來越快,風險形態也比過去複雜多樣,這種情況下要加強跨市場、跨行業、跨區域的風險管控,需要建設跨平臺、跨市場的風險監控數據平臺和監控體系。

另外,報告指出,可以制定智能金融監管規則,釐清各主體權責利邊界。制定專門的監管規則,明確智能金融監管的基本原則、監管機構的職責和權限、智能金融機構的經營規範、消費者權益保護、對第三方合作機構的監督問責等內容。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