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爱喝茶的人,很多是完美主义者。

选茶讲究,选器讲究,选水也讲究。

唐朝《茶经》里,陆羽对煮茶用水,专门区分出三六九等。

粗略的山水、江水、井水划分里,又另做阐述。

专门做出细分,以乳泉、石池漫流的山水为上。

以人之罕至、极少打扰的江心水为上。

以频繁汲取、热闹之处的井水为上。

板桥先生曾写过,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用新取的江水来煮茶,按陆羽给出的标准,只能算中等。

不过,只要能喝上称心如意的茶,心境舒展。

心劲涌起,气概十足。

恍惚间,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青山,归尽在手。

当然,以现代的眼光看,古人对喝茶的繁琐要求,未必适合当下。

冬日简化版本煮茶,倒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备下干净的水,一个电陶炉,找一个有阳光的日子,将自家阳台收拾出来。

将盆栽移出来晒一晒,就可以腾出地方,享受煮茶带来的快乐。

不过将茶煮着喝,各式五花八门的“煮茶法”层出不穷。

话说,这些不同的煮法下,注意事项有何不同?

《2》

一、常规热水煮。

适合直接煮干茶。

包括煮2016五彩贡眉、2019白露散茶、2016白露饼、2020秋分饼等。

煮茶之前,先备茶。

通常,煮一壶茶喝,仅需两、三克干茶。

按这用量,足够支撑一壶400毫升左右的热汤。

将煮茶壶洗干净,接上半壶纯净水。

接水后,一定要将壶底与炉面的残留水渍擦拭干净。

不然开启加热后,会刺啦刺啦作响,破坏品茶意境。

将水痕擦干净,摁下加热键,正式开始加热。

等到壶内清水从常温加热到冒泡,就要准备投茶了。

此时要注意,打开壶盖时要多小心。

最好用茶巾挡着,避免手指被滚烫的水蒸气熏烫。

打开壶盖后,快速往热汤内投入干茶。

合上盖,正式煮。

干茶落入滚烫热汤内,壶底还不断加热,内在茶味物质飞速涌现。

在这时,连茶带汤只要一起滚沸超过半分钟,就可考虑关火。

关火后,电陶炉的加热面板还保留不少余温。

以至于,壶内的热汤还在继续翻涌沸腾。

再耐心等一等,等到水面平静,不再剧烈波动后,再将这壶茶移下来。

往在场每人杯中分一大杯,等浅尝过后,再着手煮下一壶。

为了确保煮出来的茶汤滋味浓淡适宜,在刚开始煮茶时,不要盲目久煮。

多留存体力,让剩余茶味能延续到第二壶再释放,才是上选。

《3》

二、一次煮开不再续水。

这种做法适合煮比较碎的茶。

将平日撬茶剩下的碎茶,专门收集起来。

然后,买点植物纤维制成的隔渣袋(也叫做茶包袋)。

往里装入碎茶后,将袋口绑紧。

冬日无事,闲来煮茶。

煮上一壶老白茶碎末打发时光,特别适合。

原料工艺俱佳的优质好茶,即便不小心被挤碎、碰碎、撬碎。

内在风味不变,香醇茶味不改。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只可惜,在招待客人时,这样的碎茶由于品相不佳,多少有些拿不出手。

无妨,将它们留下来。

当做个人冬日日常口粮茶,也算物尽其用。

不过,考虑到碎茶的茶味物质析出速度极快。

不论泡茶或煮茶,单次投茶用量都不需太多。

如果是煮茶,放入满满一包碎茶叶进去煮,茶味会过浓不好喝。

另外,顾及到煮过一遍后,下一壶再去煮,茶味断层明显。

碎茶内在茶味物质,已在上一壶煮茶时,全部释放出来。

所以,在煮碎茶时,要做好“一次性全部萃取”的准备。

往茶包内,少量装入1.5-2克左右的碎茶。

然后,用冷水煮开。

往煮茶壶内放一包碎茶,装入400毫升左右的清水。

冷水入壶,直接烧开。

一次性将茶味物质全部煮出来,不留下一壶。

干净利落,简单省事,也能享受煮茶的甘润绵柔滋味。

《4》

三、先冲泡后煮茶。

所有适合放进盖碗里面泡的茶,都适合这种煮茶模式。

先泡后煮,一茶两用。

能同时品尝到“泡茶”与“煮茶”的不同风味,堪称是双赢。

煮叶底时,武夷岩茶值得专门提一提。

因为,平时我们买到手的岩茶,多数是泡袋包装。

一次一泡,单次喝完。

将盖碗洗干净,用热水温杯后,直接放入完整一泡干茶。

能免去称重过程,简单又省事。

但这种单泡动辄8克茶量的岩茶,不适合贸然直接煮。

即便拆开分成两次煮,一壶煮4克,也是明显超量。

更何况,泡袋包装的岩茶,在剪开袋口后,剩下的干茶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跑气变味。

除去投茶不变外,山场正、做青到位、焙火到位的岩茶,不论水仙、肉桂、还是大红袍,以及其它名丛等。

它们的最大特色,在于茶汤滋味的层次多变。

喝岩茶,白瓷盖碗逐次冲泡是最优选择。

能揭盖闻香,能啜汤细品,能感受每一冲泡出来的茶香茶味层次变化。

在逐道细品下,更能完整领略武夷岩茶的重水求香,岩骨花香魅力。

换成“一锅出”,直接全部煮开后,茶汤风味层次不如盖碗冲泡。

所以,在喝岩茶时,一般不建议逐渐煮。

当你好奇,武夷岩茶煮出来是什么味道时,煮叶底是最佳选择。

通常,为了让煮出来的茶汤,滋味更好。

选茶时,也要有所讲究。

选焙火足一些的岩茶,比煮轻火茶好。

选水仙、肉桂,以及传统名丛(包括铁罗汉、水金龟、矮脚乌龙等),比煮高香新品种好。

另外,在煮叶底时,牢记一个原则。

茶味没有彻底泡淡前,不要轻言煮茶。

以正岩山场的老丛水仙为例,先用盖碗走常规路线,逐次冲泡。

等你泡过8冲、9冲,稍微坐杯,继续泡到十冲之后。

此时,剩下盖碗内的叶底,才适合全部拨入煮茶壶内。

加入清水,冷水煮开。

不然,刚泡四冲、五冲,茶味还没喝到尽兴,就将叶底移去煮茶。

动辄8克的茶量,直接煮出来后,茶味肯定会过于浓郁。

喝这样的浓重茶汤,反而失了品茶乐趣,不要也罢。

《5》

听过这样的比方,煮茶,是茶的鞠躬尽瘁。

是一种最极致的喝茶方式。

每一分茶味,都不会被浪费。

在高温下,在水与火的催化下。

毫无保留,尽情释放。

将内在的茶味物质,全部“榨”出。

只为了,换来一杯甘润、柔和、细滑、甘香盈然的热汤,温暖这个冬天。

但煮好茶,需要策略。

适当的投茶量,适合的投茶顺序,适当的煮茶时间。

在一切都“刚刚好”的状态下,更能喝到一杯让人动容的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