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糧網

12月11日-15日當週,DCE玉米主力01月合約收盤2444,-54/-2.16%,周增倉-15.7萬,持倉量27.4萬,成交量116.3萬,周比-15.9萬。本週連盤玉米期貨跳出了此前小的盤整區間,開啓了一波流暢的下跌行情,並在週五夜盤再度加速下跌,03合約率先跌破2400整數關口。

盤面此前橫盤的向下突破,來自於現貨端的頹勢拖累,現貨市場持續給到盤面下行壓力。東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跌跌不休,華北跌後反彈又再度上量猛增,基層銷售端壓力錶現明顯,盤面持續下行試探價格底部區間。目前,北港現貨和盤面都已經逼近2400整數關口,而現貨市場仍未有止跌跡象,且時間上來看,至少仍有月餘的售糧週期,銷售壓力最大的時候還未到來。此時的市場情緒,不適宜去預判價格底部位置,此前筆者也說過,預判價格底部沒有意義,目前主要是看市場情緒,看現貨端表現,進而反饋到盤面。現貨和盤面都需要繼續去向下試探價格底部位置,以此來試探基層銷售意願,但春節前的時間已然不多了。

當下的玉米市場,供需兩端以及中間的渠道環節都有問題——供應端是國內增產+持續的進口替代,需求端是持續的虧損導致的被動降庫存,渠道環節的投機性需求也大幅下降,全市場全鏈條悲觀,這是行業洗牌和鏈條利潤再分配的徵兆。其核心問題是高額的地租成本向下遊的傳導不暢,或者說下游已然無法承接。

改變國內玉米價格的螺旋式上漲,需要一個破而後立的過程,那麼價格的底部空間勢必不能再以種植成本去錨定。悲觀之中可喜的是,目前玉米價格已經反替代了國內大部分替代品,只有進口穀物方面仍有較高利潤,那麼,後續的運行邏輯是否要錨定進口利潤窗口呢?如果通過國內降價,再把進口渠道堵住,在國內產需缺口仍存的情況下,玉米纔會有向好的條件。

可以簡單測算一下,目前進口玉米至南港價格在2200左右,低於國內玉米400+,保留正常200+左右的進口利潤閾值,南港要跌至2400附近,回推北港價格爲2250左右。盤面和現貨仍在尋底之中,進口利潤可能是下一個可見且有邏輯的錨定,但節奏上仍需再具體把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