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athan Hoffman、John Bonello和Jonathan Tipermas相似的不止是名字,他們都是押注美債的一類鉅額交易的背後推手,讓監管機構夜不能寐。

活躍於市場的人士稱,他們和他們的團隊是“基差交易”的頂級玩家,全球幾家大型對沖基金開展的這類交易從美債現貨和期貨的微小价差中謀利。這也使他們成爲當今金融界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

作爲由大約10家公司組成的核心團體的一份子,他們依靠從華爾街銀行借來的鉅額資金——通常是自己投入資金的50倍——向相關交易投下數百億美元重注,藉此放大收益。他們的押注規模如此之大,以至於有人說他們已經成爲美債買賣的中堅力量,而美債本身就是全球資本市場的基石。

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51歲任職於ExodusPoint Capital Management的Hoffman、52歲任職於Millennium Management的Bonello和41歲任職於Citadel的Tipermas,多年來一直在進行這類交易,已賺取數十億美元的高額收益。 

知情人士稱,還有一些人士也在進行規模龐大的基差交易,包括Capula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Yan Huo和Ryan Letchworth,Citadel的Ivan Chalbaud,Symmetry Investments的創始人Feng Guo和Balyasny Asset Management的Steve Brown。Kedalion Capital Management的Lorenzo Rossi和Tudor Investment Corp.的Alexander Phillips也相當活躍。

這個羣體很少出現在公衆視野。但對十幾位市場參與者的採訪以及看到的文件顯示,在今年捲土重來的基差交易中他們佔據着主導地位。一位與其中的核心參與者共事多年的華爾街資深人士估計,在對沖基金進行的基差交易押注中,他們要佔到大約70%。

文中提到的公司和交易員均不予置評。

現在,監管機構已經盯上了對沖基金,擔心2020年3月基差交易失利迫使美聯儲不得不出手穩定美債市場的一幕重演。上週,被所涉龐大借款規模震驚到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投票通過新規,或許能降低這類交易的經濟誘惑力。

但監管機構進退兩難。打擊力度太大可能會威脅到美債市場的有序運行,疫情以來這一市場的規模已膨脹到26萬億美元。如果過於寬鬆,這些對沖基金又可能積累過高的金融槓桿。交易員龐大的持倉規模意味着,如果他們再次遇到麻煩,美聯儲可能還得出手干預。

“只有那麼幾個參與者,他們已經讓自己變得大到不能倒,” AlphaSimplex Group的首席研究策略師Kathryn Kaminski表示。“如果限制這類套利交易,又會削弱市場流動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