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財經獲悉,12月20日晚間,正海生物(300653.SZ)公告,擬使用公司自有資金不低於2500萬元(含)且不超過5000萬元(含),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部分公司已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44.9元/股。

按照此次用於回購的資金總額上限及回購價格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約爲111.36萬股,約佔公司當前總股本的0.62%;按照此次用於回購的資金總額下限及回購價格上限測算,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約爲55.68萬股,約佔公司當前總股本的0.31%。

此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若公司未能在股份回購實施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日後3年內使用完畢已回購股份,尚未使用部分將予以註銷。

股票回購往往被視爲一種穩價措施,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買回自家公司已經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一般而言,回購後可以註銷,也可以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回購自家股份並註銷,是對投資者很友好的行爲。在盈利總量不變的前提下,股本變少,每股的盈利自然就上升了,可以起到穩定股價、提高股價的作用。

二級市場方面,公司股價自2022年10月10日57.89元/股(前復權)的階段高點至今累計下跌51.18%。公司此時進行回購,或有穩價之意。本次回購價格上限爲44.9元/股,最高回購價較公司現價28.26元/股高出58.88%,顯示出一定誠意。通常來說回購價格越高,穩價意味越重。

自今年8月份證監會明確了“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一攬子政策措施後,上市公司便開始積極增持回購。

據深圳商報12月18日報道,證監會近日修訂發佈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推出或修訂包括將回購基本條件由“上市滿一年”放寬調整爲“上市滿六個月”等多項新規,提高回購便利度並健全回購約束機制。業內認爲,此舉意在推動上市公司重視回購、實施回購,積極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今年以來,已有1316家A股公司回購,累計回購金額超過800億元。

正海生物主營業務爲生物再生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上市以來,公司相繼取得了新產品“外科用填塞海綿”、“自酸蝕粘接劑”、“活性生物骨”、“硬腦(脊)膜補片”的註冊證書,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的上市產品。

不過,當前公司業績承壓。2023年前三季度,正海生物實現營收3.22億元,同比下降5.71%;歸母淨利潤1.48億元,同比下降4.5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48億元,同比下降3.16%。

正海生物解釋稱“主要受市場需求、外部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

(本文數據來源於深圳商報、公司公告等)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