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曆史上,不是沒遇到過糧食危機。

文 | 海上客

近日,一條視頻在網上瘋傳——

一名遊客在青島膠東機場怒砸行李箱。原因是手提行李超重,被登機口攔下。

1

一起小矛盾,卻揭開了一個大情況。

該乘客行李箱裏塞的是什麼東西呢?

滿滿當當的糧食!

去往何處呢?

韓國!

該男子與工作人員爭執,導致航班延誤的情況,暫且按下不表。

單說利用乘飛機之機,往韓國背米的情況,據瞭解並非膠東機場一地的情況。

簡直是華北、東北許多地方機場口岸近來一直髮生之事!

比如北京大興機場等口岸也有查獲。還有水運——諸如仁川-威海航線,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據一些媒體報道,向韓國背米,已經不僅僅是捎帶手的事了。已經出現每天往返中韓兩國的職業水客!

這真是令海叔喫驚不小!畢竟糧食是比較喫重的。靠登機箱裏塞點糧食就能賺錢?我都嚴重懷疑這些倒爺能不能賺回機票錢來!

可事實上人家就這麼在幹了。要知道,嚴格說,這相當於走私。竟然仍有人這麼幹,可見賺頭可觀!

爲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近年來,隨着美聯儲不斷加息,韓國物價急劇飆升。韓國統計廳12月5日發佈的“2023年11月消費者物價動向”資料顯示,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爲112.74,同比上漲3.3%。CPI同比漲幅從8月起連續4個月超過3%。其中,農產品上漲13.6%,漲幅爲2021年5月以來的最大值,推高整體物價0.57個百分點。

特別是糧食價格,以韓國市場上大米的價格爲例,換算成人民幣達到每公斤23.4元-44.4元人民幣。

相比中國國內,翻了多少倍?

2

海叔要說,以個人手提行李箱等方式攜帶大米前往韓國,其實對飛行安全是有影響的。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各大航司對旅客手提行李大小其實是有規定的。但這規定在國內一些航司,未嚴格執行。常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前往登機口,而機場安檢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了登機口,航司工作人員又面臨截停與否的抉擇。

如果截停,要求乘客改託運,可能影響飛機起飛時間。如果不截停,每個旅客都攜帶超重行李,必然影響飛行安全。

於是,國內航空公司大多以拉長登機時間的辦法來處理。比如某航班明明15分鐘可以完成登機,可其登機時間非得拉長到45分鐘。這樣,纔好有時間對付行李超重的旅客。

換言之,如果未來航班登機時間更爲優化,可以從更嚴格執行行李託運規定開始。

3

言歸正傳。

前些年,唯見從韓國往中國倒騰面膜、化妝品之類的情況。其實,中國並非不能生產面膜,只不過那時候韓國貨更物美價廉。或者說更流行。

還有一段日子,有人喜歡從日本捎回國電飯煲。

如今,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令人遺憾的是,從中國往韓國倒騰的竟然是大米和其他一些糧食。連粗加工產品都不是。

今年早些時候,韓國總統尹錫悅對《糧谷管理法》修正案行使否決權,並要求國會重新審議該法案。修正案主要內容爲大米產量超過需求量的3%~5%,或者米價同比下滑5%~8%時,政府負責購入所有超額大米。然而尹錫悅不同意!由此可見,尹錫悅當局對韓國的糧食安全似乎不怎麼放在心上。

在此前的文章《韓國進口中國辣椒醬創紀錄,對中國也是警示》中,海叔曾提過,“以中國的幅員、人口規模等來看,一旦在某項農產品上有短缺,在國際市場要找到合適的供應商,難度比韓國要大”。對韓國來說,糧食問題可比辣椒醬問題更棘手!

韓國曆史上,不是沒遇到過糧食危機。因爲糧食危機,導致韓國釀酒法不允許使用糧食釀造酒水。至今爲止,韓國燒酒大多不是糧食釀製。這樣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總感覺,韓國還是要鼓勵自身糧食種植。

而中國也要未雨綢繆。

至於無論糧食還是面膜還是種種商品的互通有無,在中韓自貿協定,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之下,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用登機箱帶糧食去韓國,這種做法可以休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