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 肖芮冬    

12月20日A股全天震盪下行,三大指數均跌逾1%,刷新年內新低,滬指退守2900點。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跌1.03%報2902.11點,深證成指跌1.41%,創業板指跌1.36%。兩市總成交額持續萎縮,爲6819.1億元,北向資金實際淨賣出15.42億元。板塊方面,煤炭、有色板塊逆勢上揚,傳媒、證券、汽車等板塊跌幅靠前。

12月20日A股盤中再創新低,交易情緒較爲低迷。寬基持續淨流入,上證綜指ETF(510760)連續5個交易日實現淨流入,淨流率超14%。

從上證綜指ETF(510760)的份額數據可以看到,12月5日開始就出現了一波快速上行,可見3000點以下通過上證綜指ETF直接押注反彈的抄底資金還是相當踊躍的。

上證綜指目前點位接近2900點,從安全邊際上來說是比較高的。近8年來看,3000點以下沒有持續超過1年的。而且從資金的時間成本來看,上證綜指的價值中樞也是上升的,目前的點位支撐較強。

上證綜指ETF採取的是抽樣複製策略,還有一點兒增強的意味。2020年9月9日上市以來二級市場漲幅2.04%,同期上證指數下跌12.49%,超額收益接近14.5%的。簡單換算一下,就相當於上證指數現在2900點的時候,上證綜指ETF已經站上3300點。

長期來看,調整後的A股已經回落至長期價值線附近,相信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民生、就業和地方財政的底線思維,可以關注上證綜指ETF(510760),場外投資者則可以考慮聯接基金(C份額:011320)。

同樣實現持續淨流入的還有半導體設備ETF(159516)。消費電子復甦勢頭持續,半導體設備景氣度持續回升。

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總銷售額預計達1240億美元。東京時間2023年12月12日,SEMI發佈《年終總半導體設備預測報告》,預計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總銷售額在2023年達到1000億美元,同比收縮6.1%,預計半導體制造設備將在2024年恢復增長,2025年達到1240億美元。

11月集成電路進口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進口量連續3個月增長。12月1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貨物貿易呈現回穩向上的勢頭,出口增速連續4個月回升,外部需求呈現回暖跡象。手機、家電等消費電子產品回升勢頭明顯,終端電子產品的出口需求有所改觀。

電子行業基本面逐步改善,四季度手機拉貨持續。展望明年,Vision Pro、AI PC等帶領消費電子新增長極爆發,AI相關芯片需求強勁,對CoWoS、HBM等產業鏈拉動較大。中長期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進程加速。

當前半導體設備板塊的估值爲39.8倍,位於歷史低位,佈局性價比高。未來隨着電子產品週期反轉,位於上游的半導體設備板塊可能有較高彈性,投資者可關注半導體設備ETF(159516)和芯片ETF(512760)投資機會。

12月20日煤炭ETF(515220)逆勢上漲0.42%。從供給端看,1—11月原煤增速再度放緩,年內國內供給高點已過。近月供給增量有所回升,進口煤環比增加,略超預期。需求方面,下游行業邊際改善,本週隨着寒潮來臨,北方城市降雪較多、南方各地氣溫也有下降,電廠日耗有明顯上升。

煉焦煤方面,需求端鋼廠鐵水產量繼續呈下降趨勢,但鋼廠因運輸受阻,焦炭到貨不佳,短期內剛需補庫需求仍存。供給端,呂梁地區再次發生煤礦事故,安檢仍將繼續趨嚴,部分前期停產煤礦仍在陸續復產中。供需關係仍然趨緊,煤價有望繼續維持高位。

煤企具備盈利的穩定和持續性,外加高現金流帶來高比例分紅。中證煤炭指數近12個月股息率仍在8%以上,過去半年均維持在較高水平。高分紅+高股息率使得煤企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感興趣的投資者可繼續關注煤炭ETF(515220)。

醫藥板塊近期表現不佳,12月20日同樣隨大盤有所回調。消息面上,近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公立醫院成本覈算指導手冊》的通知,明確到2025年底,爭取實現三級醫院全部開展醫療服務項目成本覈算、病種成本覈算、DRG成本覈算。DRG付費,即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該方案之下藥品和耗材變爲成本,將促進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提升病牀週轉率,提高醫院的經營效益。

另外,2023年醫保談判結果出爐,簡易續約新規下降價幅度進一步合理化。本次醫保目錄調整共有126個藥品獲新增進入、1個藥品被調出,總體成功率達到84.6%,平均價格降幅爲61.7%。未來醫保談判或將延續這一趨勢,幫助企業穩定創新藥定價預期、減輕業績壓力。

對於創新藥板塊,在受益於持續的政策紅利以外,板塊一定程度上具有科技成長屬性,在美聯儲放鴿、海外流動性趨松時或具備較高的彈性。此外,醫藥創新大單品正逐漸進入收穫期,有望持續拉動醫藥多細分領域高成長。

長期看,醫藥板塊還受益於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的邏輯。經過調整後,醫藥板塊估值水平有較大向上修復空間,此前影響板塊的負面因素已得到充分定價。隨着政策邊際轉暖、情緒逐步恢復,感興趣的小夥伴可繼續關注生物醫藥ETF(512290)、創新藥滬深港ETF(517110)。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爲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