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範子萌

人民幣再度超越日元,成爲全球支付第四大貨幣。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發布的人民幣月度報告和數據統計顯示,人民幣成爲第四大全球最活躍貨幣,佔比4.61%,刷新歷史紀錄。

具體來看,與10月相比,11月人民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34.87%,同時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5.35%。

Swift數據還顯示,11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分別以47.08%、22.95%、7.15%的佔比位居前三位,日元則降至第五位,佔比3.41%。

人民幣作爲國際支付工具正在“實力圈粉”。“人民幣跨境支付佔比不斷上升,反映人民幣在跨境結算、支付領域越來越受到歡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

究其原因,周茂華表示,當前我國對外經貿愈發多元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發展迅速,通過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等,進一步便利跨境結算支付,節約了匯兌成本,降低了匯率波動潛在風險。與此同時,近年來,隨着美元信用有所下降,各國也在積極降低對單一貨幣過度依賴的潛在風險。

回溯來看,人民幣上一次在全球支付佔比中超越日元是在2022年初。近幾個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活躍度持續突破,在8月創下當時的歷史新高後,9月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繼續攀升至3.71%的歷史高位。

“跨境人民幣支付表現穩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企業人民幣貿易結算規模持續上升。”關於跨境人民幣持續增多的原因,渣打人民幣環球指數(RGI)最新一期數據分析表示。

事實上,當前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於實體經濟的能力持續增強。據《2023 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3年前9個月,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強勁增長24%,規模達42萬億元,較2022全年同比15%的增幅進一步改善;人民幣結算盤子擴大,前9月經常項目項下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增長35%,達到10.2萬億元。

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佔比中實現的又一突破,也是近期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的一個縮影。

在支付結算功能之外,人民幣投融資和儲備貨幣功能持續鞏固。其中,投融資方面,今年9月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佔比爲5.8%,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排名升至第二;儲備貨幣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民幣儲備規模佔比爲2.45%,較2016年人民幣剛被納入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時提升1.38個百分點。

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更爲活躍、離岸人民幣存款上升、離岸人民幣債券總髮行量再創新高……渣打10月RGI指數也反映出人民幣國際化的諸多積極進展,該指數已連續第六個月延續上升勢頭,並首次升破4000點位,達到4073。

“近些年,人民幣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人民幣作爲國際貨幣的角色逐漸同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貨物貿易國的地位相匹配。”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爲,下一階段,圍繞中國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人民幣國際化還需穩慎紮實推進。

溫彬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仍然面臨較好的環境機遇:一是多國開始尋求擺脫對美元的依賴,加強雙邊、區域或多邊貨幣合作;二是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較高增速,持續改革開放還將釋放更大增長潛力,爲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堅實基礎;三是中國正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將會爲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化的投融資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