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財經獲悉,12月25日晚間,廣電網絡(600831.SH)公告,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此前10月30日晚間,因2022年度報告披露不準確、部分臨時公告信息披露不準確及公司治理方面等問題,陝西證監局決定對廣電網絡採取責令改正並對董事長王立強、總經理韓普、財務總監胡曉萊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根據陝西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經查,公司2022年度報告披露不準確,主要如下:

2022年雪亮工程相關項目和資產抵賬類項目的債務重組收益確認依據不足;

未按規定將陝西廣華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廣華投資)納入合併報表;

出資廣華投資間接購買自身應收賬款及不良債權資產的會計覈算不準確,該事項導致公司2022年年報虛增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部分項目、利潤表部分項目列報錯誤;

部分資產壞賬準備計提不充分。西安成凡網絡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三家客戶借款未按照你公司子公司陝西廣電金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預期信用損失政策計提減值損失;公司子公司陝西廣電金馬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應收賬款1563.38萬元回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但未充分計提壞賬準備;

2022年年報中受限資產披露不準確。截至2022年底,前述應收賬款保理資產和不良債權資產不屬於公司所有,相關資產權利受限,但未在2022年年報中披露該部分受限資產。

此外,廣電網絡還存在部分臨時公告信息披露不準確。廣電網絡於2022年12月2日對外發布的《對外投資公告》《關於開展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公告》《關於子公司公開轉讓部分債權的公告》中披露的內容與出資廣華投資的真實目的不符,相關資金經四道流轉後回到公司,形成資金閉環,相關交易構成自循環,不具備商業實質。同時,該事項表明廣電網絡內控存在重大缺陷,但未在《2022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如實披露。

公司治理方面,董祕未實質擔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公司董祕沒有作爲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而是接受財務總監的管理。不符合《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等相關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陝西證監局還根據對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執行的廣電網絡2022年年報審計項目進行專題檢查結果,決定對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及孫有航、汪亞龍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陝西證監局認爲,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已發現廣電網絡相關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並進行了審計調整,但未進一步識別出廣電網絡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不符合《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而該所的孫有航、汪亞龍作爲廣電網絡2022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簽字會計師,對上述違規行爲負有主要責任。

事實上,在更早的2020年4月,因未按相關要求及時進行業績預告,廣電網絡及其時任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就已被陝西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廣電網絡在2019年發生業績大變臉,由盈轉虧。其中,公司錄得歸母淨虧損9998.03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1.17億元。

廣電網絡直到2020年4月22日,才披露2019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9年虧損9500萬元到10500萬元。

廣電網絡主營業務主要集中在陝西省範圍內。近年來,公司以智慧新廣電爲方向,加快由傳統有線電視運營商向融合媒體運營商轉型,形成了全媒體、多網絡、綜合性的業務體系和“有線+5G”融合發展格局。

不過,當前公司陷入虧損且營收也在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廣電網絡實現營收17.72億元,同比下降16.81%;歸母淨虧損5276.8萬元,同比由盈轉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6716.62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廣電網絡將歸母淨虧損歸結爲“主要系營業收入減少、財務費用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增加所致”。

(本文數據來源於公司公告等)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