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濮振宇 2023年新能源汽車全年市佔率達到30%,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4.5%和36.7%,市場佔有率達到30.8%,其中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0%,市佔率達到34.5%。

2024年,新能源汽車的市佔率是否能更進一步,甚至實現對燃油車的反超?在近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張永偉預估,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有望達到1300萬輛,增速約40%,整體滲透率超40%,乘用車領域單月滲透率更是有望超50%。

在張永偉看來,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將受到不少有利因素的推動,例如碳酸鋰價格低位運行帶來新能源汽車成本改善,石油價格上漲加速燃油車市場收縮,高階智能駕駛、800V快充、5C超充電池等新技術穩步落地,並將在多款新車型上搭載等。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凌厲攻勢,傳統燃油車並未坐以待斃。2023年8月以來,傳統燃油車出口量不斷刷新歷史紀錄。2023年1—11月,傳統燃油汽車出口332萬輛,同比增長51.5%,出口增量達到112萬輛,而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量爲49萬輛,不足傳統燃油車的一半。

在企業端,面對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壓力,越來越多的跨國汽車企業,開始將旗下合資車企打造成爲面向全球的出口基地。

2023年10月,神龍汽車宣佈將成爲Stellantis集團的出口基地;東風日產同月成立出口事業部,由專職團隊推動出海事業;起亞在江蘇鹽城的工廠也正在轉變爲起亞全球出口基地。同年12月8日,福特中國宣佈2023年累計整車出口超10萬輛,達到年度出口車輛歷史新高。福特中國主要面向中東、東南亞和美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以江鈴福特領睿爲代表的燃油車。

從整體來看,雖然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反超燃油車並非易事,但在局部細分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距離燃油車只有一步之遙,或已領先。

分車型級別看,2023年1—11月,A0級乘用車市場中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型銷量分別爲125.3萬輛、110.5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爲-5.1%、107.2%,市佔率分別爲 53.1%、46.9%,新能源超過了燃油車。

與A00級電動車走向衰退不同,近兩年隨着不少頭部車企加強佈局,A0級電動車仍在快速增長。作爲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在A0級電動車市場推出了海鷗、海豚,價格覆蓋7萬—14萬元的市場區間,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歐拉、江淮汽車也分別推出了繽果、好貓、釔爲3。

C級乘用車市場與A0級乘用車市場的情況類似。2023年1—11月,C級乘用車市場中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型銷量分別爲126.1萬輛、100.7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爲17.6%、71.7%,市佔率分別爲 55.5%、44.5%,新能源車高於燃油車。

目前,C級車市場是新能源車企競爭最爲激烈的細分市場之一。其中,起售價30萬元以上的月銷萬輛級車型包括理想L7、理想L8,起售價20萬—30萬元的月銷萬輛級車型包括問界新M7,起售價低於20萬元的月銷萬輛級車型包括比亞迪漢。

除此之外,A00級乘用車和D級乘用車市場早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天下。當前,A級乘用車、B級乘用車市場,燃油車仍然佔據着絕對主導地位。2023年1—11月,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在A級乘用車市場的市佔率分別爲73.8%、26.2%,在B級乘用車市場的市佔率分別爲65.5%、34.5%。

分價格區間看,2023年1—11月,在30萬元以下,傳統燃油乘用車僅在10萬—15萬元和15萬—20萬元兩個價格區間市場緩慢增長,在其他價格區間均不同程度衰退;新能源乘用車除了在8萬元以下價格區間市場有所下降,其他價格區間市場均在增長,其中10萬—15萬元區間增幅最大,達到了57.1%。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方面預計,2024年10萬—15萬元價位的A級轎車與B級轎車將成爲新能源的關鍵增量市場,將貢獻三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從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類型看,當前插電式混動車型的銷量增長貢獻度已經追上了純電車型。2023年 1—11月,插混車型銷量爲243.9萬輛,同比增長83.5%,增量達110.9萬輛,而純電車型銷量爲586萬輛,同比增長23.6%,增幅低於新能源汽車整體增幅,增量爲111.8萬輛。

日前,平安證券發佈的報告提出,乘用車消費升級趨勢明確,未來10萬元以下容量及格局趨穩,20萬元以上純電乘用車持續擴容,自主品牌通過優質供給快速侵蝕依然龐大的純燃油車蛋糕。2024年是20萬元以上純電車型精彩紛呈、重塑中高端乘用車格局的一年,15萬元級插混車型則從2023年的“推新品+布渠道”的1.0時代進入“上規模+出利潤”的2.0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