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從業內獲悉,近日,中證協最新發布了2022年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經營情況,並要求券商應完善相關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分析師發表言論等審覈管理,及時關注和處置首席經濟學家、分析師聲譽風險,優化考評考覈,落實聲譽風險管理主體責任。

截至2022年底,100家證券公司研究部門分析師人數共3858人,同比增21%。分析師人數排名前30位的券商分析師人數之和佔全行業分析師總人數的70.48%。保險、QFII和RQFII機構以及私募等公募客戶外的佣金收入較2021年增加19.47%。85家證券公司發佈了境內上市公司研究報告數量共計97051份。

目前,共37家公司聘任了首席經濟學家,多數由公司研究部門負責日常管理, 其他由公司管理。

100家證券公司研究部門分析師人數共3858人,較2021年底增加20.75%,行業整體分析師人數佔研究部門人數的42.93%。 研究報告質量審覈人員271人, 研究報告合規審查人員228 人,分別較2021年底增加21.52%和19.37%。各公司分析師人數從1到195人不等,分析師人數排名前30位的公司分析師人數之和佔全行業分析師總人數的70.48%,較2021年底有所降低。

2022年各公司離職的分析師共 697 人,較2021年下降29.74%;各公司研究部門新招聘人員3308人,較2021年增加 21.26%,佔2022年底研究部門人員總數的36.81%。

據統計, 共有85家公司爲公募基金公司提供發佈證券研究報告等服務,較2021年底增加5家。有57家公司爲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提供發佈證券研究報告服務,較2021年底增加2家。有35家公司爲QFII和RQFII機構提供發佈證券研究報告服務,較2021年底增加4家。

2022年證券公司發佈證券研究報告業務服務的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基金專戶) 客戶佣金收入同比減少14.46%。其中,佣金收入排名前10的公司佣金收入總額佔全行業的49.59%,行業集中度較2021年小幅下降。

通報中,中證協也通報了目前券商研究業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部分公司未能嚴格執行相關規定要求,合規問題仍比較突出。近期證券公司因研究業務違規受到處罰數量較往年有較大增加。原因主要有:研報內容存在瑕疵、研究結論的依據不夠充分;內部控制及流程管理不健全,執行不到位,未根據法規規範要求及時更新調整;研究報告分析與結論一致性不足;內容表述不嚴謹、數據等信息引用未標明出處或來源標註不明確;工作底稿不完善;未按照要求做好對分析師服務客戶和公開發表言論管理等。合規問題仍是證券研究業務發展主要的風險點,各公司應高度重視。

二是邀請外部專家較頻繁,存在風險隱患。2022年各公司邀請外部專家爲客戶提供證券投資諮詢服務以外的諮詢服務的次數高達70809次,是2021 年(23540 次)的3倍。其中,專家身份覈實、發言內容合規審覈、利益衝突防範等方面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三是分析師等人員的聲譽風險事件仍時有發生。證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受到媒體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22 年,仍有個別公司分析師的不當言行引發負面輿情信息,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中證協對上述合規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議:一是加強合規管理,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各公司應加強對分析師等研究人員日常管理,加強合規培訓,不斷提升證券分析師等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合規意識。督促證券分析師勤勉盡責,基於紮實的數據基礎和事實依據,採用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邏輯,獨立、客觀、專業、審慎撰寫研究報告、得出研究結論。

二是切實加強對邀請外部專家的合規管理。各公司應嚴格按照《發佈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範》規定,聚焦主責主業,不斷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將邀請外部專家維持在適度、合理水平,加強廉潔從業管理,做好風險防控。

三是加強證券分析師聲譽風險管理。各公司應完善相關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分析師發表言論等審覈管理,及時關注和處置首席經濟學家、分析師聲譽風險,優化考評考覈,落實聲譽風險管理主體責任。持續深化行業文化建設,引導首席經濟學家、分析師等研究人員踐行行業文化,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建設,同時要充分發揮證券分析師等研究人員在行業的重要影響力,在引導市場預期、傳遞正能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中證協表示,全上海許繼續加強自律管理,強化證券分析師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建設,協助監管部門做好《證券基金投資諮詢業務管理辦法》制定,不斷推動證券研究業務規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