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財經》實習生 雷浩然 記者 鄒碧穎 

消費的修復是2024年的關鍵變數,尤其是中等收入家庭能否儘快企穩修復。應當着力擴大內需,形成消費和需求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過去四年來,中國經濟的平均年增速爲4.6%,這低於疫情前的潛在增速。”近日,在Alpha投資峯會上,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2023年二季度、三季度,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都在負區間;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這些數據顯示,在後疫情時代,中國供給端修復快速平穩,但需求端恢復滯後且疲軟。

他預計,中國2024年經濟增速爲4.9%,消費或貢獻三分之二的增速。另外,預計2024年中國出口仍面臨較大壓力,對經濟的貢獻或仍爲負。

“我們預計2024年中國GDP的增長目標大概率維持不變,跟2023年一樣在5%左右。”朱海斌預測,中國2024年的財政赤字率或維持在3.8%。央行或再降息10個基點,並料會進行每次25基點的三次降準,信貸增速料維持在9.5%左右。他同時預計,央行2024年可能會有萬億規模的支持,通過PSL(抵押補充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針對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提供支持。

疤痕效應之下,中美情況爲何截然相反?

作爲走出新冠疫情的第一年,2023年,中國經濟表現如何?朱海斌分析,中國2023年的經濟表現波動幅度大。一季度快速走出疫情後,出現了強反彈,但二季度後,經濟活動又出現了一定程度失速,此後到8月以後,各項經濟指標又開始底部企穩,出現了相對積極的跡象。

朱海斌認爲,2020年到2023年,全球經濟遭受疫情重大沖擊,大部分國家仍然面臨着疤痕效應。美國、歐洲或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重啓後,都經歷了通脹反彈。中國是少數在疫情之後未面臨通脹,反而面臨通縮壓力的國家之一。比如,2023年11月的數據顯示,中國CPI爲-0.5%,PPI爲-3%。

朱海斌指出,中國跟全球疫後復甦的軌跡並不相同。美聯儲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加息,至今已加息11次,總共525個基點。而中國人民銀行是過去幾年一直持續降息的全球少數主要央行之一,2020年以後,以7天逆回購作爲政策利率,過去四年累計下調了70個基點。

疫情之後,中美的應對政策也迥然不同。朱海斌回顧,2020年,美國在疫情暴發後,快速推出了天量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迅速降息至0,財政赤字率連續兩年超過兩位數。相對而言,中國在2020年後推出的政策應對則更加溫和、精準。當下,美國市場需求端修復快、供給端修復慢,供小於求,導致出現高通脹的壓力。中國反而供給端修復比較快、需求端修復滯後,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

另外,中美在產業政策方面的應對也有明顯的不同。朱海斌認爲,美國近期所推出的產業政策在某種程度上照搬了中國的產業政策,比如芯片、通脹和基建方案。美國政府希望推動美國製造業迴歸、升級,相關政策在最近兩年對美國經濟的修復起到了比較積極的作用。

“經濟新動能方面,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工業生產裏表現最爲靚麗的兩個子部門,然而,在新舊動能切轉換過程中,舊動能的下跌也較爲明顯。”朱海斌指出,2022年-2023年,中國房地產經歷了1998年房改以後、最大的一次深度調整。2022年,中國房地產投資下跌10%,2023年又繼續下跌近10%,導致民間投資和公共部門的投資出現了較大的萎縮。

同時,在中國,公共投資和政府政策支持的行業,例如製造業和基建投資表現相對平穩。“舊動能領域,包括房地產和一些強監管的產業,受的影響則會比較大。”朱海斌總結道。

中產收入消費下降,經濟靠什麼拉動?

摩根大通預計,2023年的中國消費實際將增長8%,對經濟的貢獻接近80%。“這很大程度上是出於2022年的低基數效應,尤其2022年零售消費實際上是負增長。”

朱海斌指出,2023年如果達到5.2%的經濟增速的話,消費會貢獻80%的增速。而2024年的實際消費增速可能會放緩至6%,對經濟的貢獻會放緩到3.3個百分點,也就是三分之二的增長貢獻。

“具體來看,一些中高收入、白領階層的收入下跌。2023年的消費動能反而來自農民工、中低收入者或三四線城市人羣的消費和服務業修復。”朱海斌指出,2023年勞動力市場和收入的修復,在各部門之間、各羣體之間表現較爲參差不齊。

朱海斌認爲,消費的修復是2024年的關鍵變數,尤其是中等收入家庭能否儘快企穩修復。應當着力擴大內需,形成消費和需求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不過預計推出發消費券、發現金等措施的可能性偏小。2023年7月底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針對汽車、家居和文旅消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這也是2024年可以考慮的政策方向。

“另外,政府能否加大社會保障支持力度,從中長期層面降低家庭部門的預防性儲蓄,我們希望在2024年可以看到相關的政策方向轉變。”朱海斌補充道。

投資方面,朱海斌預計,2023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實際增速大概在3%左右,對於經濟的增長貢獻率是1.6個百分點。而2024年投資有望達到4%,對於經濟增長大概爲1.9個百分點。而房地產市場,尤其是商品房市場,供需的調整可能仍然會持續一段時間,短期內料難以結束。

朱海斌指出,過去兩年,房地產市場的新房銷售和新房開工等指標已經出現了超調的跡象,但從目前市場的基本供需看,新房在建面積仍然超過50億平方米以上,這基本相當於超五年的年銷售量。而保障房建設和城中村改造則可以對沖商品房市場投資的進一步放緩。

朱海斌呼籲,政府在保障房領域進一步加大力度。例如,從商品房市場上集中購買一些未完工的項目,或未開發的土地,然後轉換成保障房。一方面,可以在宏觀方面通過保障房的投資對沖房地產市場下行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商品房市場去庫存的週期。

中國出口方面,伴隨全球需求放緩,中國的出口增速仍將面臨較大壓力。2023年中國對出口的貢獻是-0.5,2024年大概是-0.3。中國的出口目的地和商品類別正不斷多元化。歐美和日本,佔中國出口的整體份額自2017年以後明顯下降,但對非洲、拉美、俄羅斯、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比例份額持續上升。總體而言,2023年的出口實際還是強於預期。

2024年赤字率或3.8%,央行繼續降準降息

“自年中政治局會議後,一個積極變化是宏觀數據短期在好轉;另外,在政策層面,從七八月後,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穩增長跡象也在加強。”朱海斌認爲,2023年8月後,中國經濟數據比預期要好,表明經濟活動正在修復。受益於全球出口的復甦,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在最近幾個月也開始底部回穩。此外,8月後,中國的零售消費也出現企穩的跡象。

回顧來看,央行在2023年8月降息、9月降準,再到10月底出臺1萬億元特別國債的舉措。另外政策對房貸政策、利率,包括首付比率也進行了調整。開發商融資難問題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並出臺了一些修正措施。朱海斌認爲,一系列跡象表明政策在穩增長方面變得更加積極,更有針對性。

“8月後宏觀數據的好轉,可以說與8月以後的穩增長措施的出臺並非直接相關。”朱海斌指出,主要是出口和零售消費支撐8月宏觀經濟好轉,但8月後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基建和穩樓市方面。短期經濟企穩的勢頭料會持續,這也涉及對2024年政策實施的判斷。

“我們預計2024年的年度增長目標會維持不變,跟2023年一樣在5%左右。”朱海斌認爲,中國宏觀政策將延續8月後的更積極的穩增長態勢。2023年額外發行1萬億元特別國債之後,3%的隱性赤字率的上限實際已被打破,2024年財政赤字率大概率會突破3%,仍然維持在3.8%。

貨幣政策方面,朱海斌認爲,2024年央行或降息10個基點,降準共75個基點。摩根大通預測,央行將在2024年美聯儲利率政策轉變前後,重新啓動降息,預測會繼續降10個基點。在信貸方面,預計未來12個月,央行還會有三次降準,每次爲25個基點。2024年中國的信貸增速基本上維持在9.5%左右,與2023年的水平比較接近。

“值得關注的是,我們預計2024年在結構性貨幣政策上可能會有所發力。”朱海斌指出,央行有望發揮更大影響。如若不然,2024年房地產市場很有可能會延續頹勢,房地產投資可能仍將繼續下跌8%-10%。但如果有1萬億元左右針對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的支持,1萬億元等同於2023年房地產投資總規模的8%,2024年的房地產投資降速可能會收窄到2%-4%。

朱海斌還指出,不僅是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2024年在解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上,從央行、財政部門、到地方政府,預計亦會有更加積極切實的推進舉措。

(注:以上均爲截至2023年12月11日已發佈觀點)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