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博基金成爲繼貝萊德、路博邁、富達、施羅德之後的第五家新設外資獨資公募基金。

又一家外資公募基金獲批開業。

1月2日,聯博集團宣佈,旗下外商獨資企業聯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聯博基金”)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核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成爲在華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聯博基金也是繼貝萊德、路博邁、富達、施羅德之後的第五家新設外資獨資公募基金。

據悉,截至2023年11月30日,聯博集團在全球管理的資產規模達6960億美元。公司佈局中國市場已超過25年,於1997年在中國香港設立辦事處。2006年成爲全國社保基金首批境外投資管理人之一,並於2008年與2014年分別取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資格。2017年,聯博集團進駐上海,並於2018年獲得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資格。

該機構在發給第一財經的郵件中表示,聯博基金獲准展業後,將爲中國投資者提供差異化的境內投資產品和解決方案。例如,在股票投資方面,將持續運用“量化基本面”的投資策略,將量化模型和基本面研究相結合,捕捉具備吸引力的價值投資機會。

在海外市場,基本面結合量化的投研模式已漸成主流。其出現的背景是,大數據源的豐富、算力和算法的提升,以及更加有效率的市場。在此情形下,資管機構必須實現更強、更有效的基本面和市場信息獲取及解讀能力,才能持續創造超額收益。

聯博中國投資總監朱良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量化主要具有三大功能:首先,從量化來分析當前市場生態,判斷獲取阿爾法收益的來源;其次,通過量化研究對上市公司進行素描;再次,構造投資組合,基於統計學的大數定律捕捉市場參與者的行爲特徵,順勢而爲,以獲取超額收益。在量化選出高勝率股票池的基礎上,再由基本面研究員對其中的企業進行未來業績曲線的研究,對公司管理層、產業鏈上下游甚至競爭對手進行草根調研,步步縮小投資範圍,通過尋找預期差,來發掘真正值得長期持有的投資標的。

不過,當前的市場環境對於以股票見長的外資機構仍具有挑戰。中國股市2023年普遍下跌,經濟復甦有待進一步穩固,滬深300指數全年下跌約14%,上證指數下跌5.5%;港股方面,恒生指數下跌16%。在這一背景下,外資公募基金普遍以加速發行債券基金的方式擴大規模,並觀望2024年股市的表現。

聯博資深市場策略師黃森瑋近期也表示,中國股市連跌三年非“常態”,重返牛市概率高。在他看來,以美股爲例,過去百年來,僅出現過兩次連跌三年,以及一次連跌四年的情況。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美股於2000年至2002年連跌三年。2003年美股擺脫熊市,全年上漲26.38%,並開啓持續五年的牛市,直到2007年四季度才結束。“當然,我們無法僅憑全球資本市場過去百年的經驗推斷A股2024年的表現,不過目前概率是站在多方這邊的。”黃森瑋稱。

聯博認爲,考慮到目前A股估值偏低(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僅剩10倍),跌幅已深(滬深300指數此輪最大回撤逾40%,與過往熊市相當),2024年企業盈利有望雙位數增長(目前市場預估將增長17%),而且刺激政策仍有空間等利好因素,2024年A股止跌回升的概率較高。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