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樊志菁

[ 由於有跡象表明美國通脹正在降溫,市場預計美聯儲最快將於3月開始放鬆政策,全年有望降息至少5次。 ]

過去一年,大宗商品市場走勢可謂跌宕起伏,標普全球商品指數GSCI Commodity Index全年下跌4%。異常天氣讓一些農作物價格大幅走高,工業金屬表現分化,能源市場表現低迷。

隨着新一年的到來,市場將目光轉向了貨幣政策轉向後各國復甦前景,中國被外界寄予厚望。

異常氣候或加劇食品通脹

去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宣佈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預測中心(CPC)發佈報告稱,厄爾尼諾現象預計將持續到整個北半球春季。厄爾尼諾模式的特點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面溫度高於平均水平,可能導致大西洋沿岸地區強降雨和乾旱的風險增加,這將嚴重擾亂農作物的生長。

紐約可可期貨年末上漲至46年來的最高點,預計2024年將保持強勁。由於天氣惡劣,科特迪瓦的可可產量預計在新種植季將比近年平均水平下降20%,加納已經將下一季的價格上調了60%以上。科特迪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產國,與鄰國加納一起生產的可可約佔世界供應量的三分之二。

面對原材料上漲壓力,雀巢、億滋國際等食品公司已經暗示,今年可能會進行漲價。凱投宏觀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供應受限加上季節性需求高,可能會在2024年之前支撐可可價格,直到10月下一個種植季開始後供應量到來。

供應的萎縮也引發了咖啡價格的上漲,羅布斯塔咖啡豆在2023年上漲了近60%,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阿拉比卡則升至8年半高位。羅布斯塔咖啡上漲緣於擔心越南乾旱可能會惡化。越南自然資源與環境部上月表示,持續乾旱和缺水可能會襲擊該國主要咖啡種植區越南中部高地,持續到2024年初。

美國農業部將2023/2024年全球咖啡產量估計從2023年6月份預計的1.743億袋下調至1.714億袋。美國農業部還將2023/2024年全球咖啡期末庫存估計從2023年6月份預計的3180萬袋下調至2650萬袋。洲際交易所ICE監測的阿拉比卡咖啡庫存徘徊於本世紀以來低點, 羅布斯塔咖啡庫存在去年8月刷新歷史低點。

國際糖價一度衝高至12年高位。巴西港口擁堵限制了世界最大生產商和出口商的供應。此外,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印度乾旱天氣阻礙了產量,並迫使政府限制對外銷售,加劇了供應的下降。與此同時,歐佩克的石油減產增加了對生物燃料替代品的需求,這反過來又迫使工廠將產能分配給利潤更高的乙醇,從而減少了原糖的供應。

荷蘭合作銀行農業大宗商品市場研究主管梅拉(Carlos Mera)表示,厄爾尼諾和食糖價格上漲之間存在非常明確的關係,因爲這種天氣模式往往會使泰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等主要食糖出口國的天氣比正常情況更乾燥。

一些主要糧食作物也受到了影響。由於全球最大的供應國印度限制出口,大米價格攀升到近15年來的最高點。該國目前禁止蒸穀米和印度香米之外的大米出口,還對蒸穀米出口徵收20%的關稅。預計當地明年初的不利天氣將進一步降低產量,從而使限制措施將延長到2024年中期。此外,“全球第二大米出口國”泰國2023/2024年產量預計下降6%,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擔憂。

鐵礦石領跑工業金屬

過去一年鐵礦石價格上漲13%,創近一年半最高水平。作爲鋼鐵生產的原材料,中國政府多次推出經濟支持措施有力地支撐了鐵礦石期貨走勢。

機構普遍看好今年的走勢。Wood Mackenzie研究主管卡肖(David Cachhot)表示:“在中國以外,受印度強勁需求和歐洲過去兩年部分收復損失的推動,預計2024年鐵礦石需求將有所改善。”作爲全球經濟的風向標,倫銅期貨去年上漲2.8%,部分收復了2022年的損失。銅廣泛應用於電力、建築和運輸部門。在智利礦山關閉造成產能波動的情況下,銅精礦供應前景趨緊。今年市場潛力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中國復甦潛力,此外也包括綠色轉型需求以及各主要經濟體降息前景等。

去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預計中國實際國民生產總值(GDP)在2023年將增長5.4%,2024年將增長4.6%。相比去年10月IMF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的預測,預測值均上調了0.4個百分點。

IMF駐華首席代表巴奈特(Steven Barnett)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將爲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貢獻1/3左右的動能。同時,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會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使其他經濟體的產出水平平均提高0.3%。到2024年,中國同樣將爲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約1/3。

其他工業金屬中,錫去年上漲3.7%,鋁上漲0.6%,鉛和鋅年跌幅略超10%。

鎳是表現最弱的品種,經歷了年中的期貨交割爭議後,2023年下跌超過40%。由於印尼生產商供應增加,以及不鏽鋼和電動汽車電池產能過剩,LME庫存目前處於18個月新高,預計2024年鎳價仍將面臨壓力。

油氣價格表現慘淡

國際兩大原油期貨去年下跌超10%,這是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

受OPEC+減產、巴以衝突和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推動,油價在去年經歷了幾輪短暫上漲。然而,隨着供應開始上升,加上不確定的需求前景,導致供需關係的樂觀前景在年末逐步逆轉。美國的原油產量首次達到1330萬桶/日,巴西和圭亞那的原油產量也創下歷史紀錄。安哥拉突然退出歐佩克也讓組織內部裂痕展現在世人面前。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厄拉姆(Craig Erlam)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自2023年10月中旬以來,油價已經下跌了近20%,反映了市場對消費端的擔憂。圍繞2024年的需求前景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從樂觀的角度看,美聯儲多次降息的前景增加了軟着陸的可能性,這可能會支持需求回升,提振價格。

相比之下,供應端的風險更需要關注。他對記者表示,特別是考慮到全球經濟上半年可能會進一步降溫,OPEC+內部能否頂住壓力繼續減產將成爲影響油價天平的重要變量。

美國天然氣期貨去年下跌近38%,隨着天然氣產能擴張,美國公用事業公司的庫存水平比歷史均值高10%,同時溫和的天氣減少了供暖需求。Rystad Energy報告中表示,四季度反映所需供暖程度的供暖天數(HDD)一直低於正常水平,2023年12月中旬比歷史同期低28天。“天氣變暖、地下儲存量高以及國內天然氣產量高,預計將打壓美國氣價。”

歐洲天然氣期貨去年暴跌58%,地區天然氣儲備持續處於安全線上方。截至2023年12月27日,歐盟整體天然氣儲存水平爲87%,其中德國爲90.8%,法國爲84.1%,意大利爲83.4%。展望未來,西北歐地區年初氣溫將繼續偏高,此外,充滿挑戰的經濟前景表明,工業消費大幅增長的潛力暫時有限。

貴金屬黃金一馬當先

受益於美聯儲政策轉向提振,國際金價去年上漲13%,創2020年以來最大漲幅,盤中更是突破了2150美元的歷史高位。此外,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去美元化推進及央行持續買入也刺激了對黃金的需求。

由於有跡象表明美國通脹正在降溫,市場預計美聯儲最快將於3月開始放鬆政策,全年有望降息至少5次。因此不少機構看好今年金價再創新高。聯合聖保羅銀行經濟學家柯西尼(Daniela Corsini)表示:“短期內,宏觀經濟數據和對美國即將降息的相關預期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了波動。如果對美聯儲貨幣寬鬆的樂觀預期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意外升級,黃金可能會創下新紀錄,2300美元可能是最高點。”

其他品種表現明顯落後,白銀去年下跌0.8%。由於對美國地區銀行業破產風險的擔憂爆發,白銀價格在去年5月達到26美元的峯值,隨後其市場表現明顯不及黃金。除了美聯儲降息以外,未來白銀價格也將受到工業用途和綠色經濟的前景的影響,並獲得COMEX和LBMA庫存回落的支撐。

鉑金去年下跌7.7%,預計供應赤字有望支持今年的市場價格。根據世界鉑金投資理事會的數據,預計2024年該市場將出現創紀錄的107萬盎司缺口。由於鈀替代量的增加,需求將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長至815萬盎司,而考慮到南非電力短缺加劇和俄羅斯產量下降,供應量將下降3%至708萬盎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