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糧網

目前玉米價格已經跌到了近三年的最低點,市場一致性的看空預期助推了本輪玉米價格的下跌,基層在抗價惜售和恐慌售糧間搖擺不定,加工企業追求利潤順勢壓價降低採購成本,低價進口玉米的飼用需求擠佔,出師不利的中間貿易商累庫無望,在“弱現實”已經成爲當前玉米市場的主旋律下,“強預期”能否期待,2024年玉米價格還能樂觀以待嗎?

需求端:售糧進度追平,賣走的玉米去哪了?

據市場信息統計,截至12月中旬,東北產區新糧整體售糧進度約爲27%,華北產區新糧整體出售進度爲35%,售糧進度同比略增。從庫存來看,港口庫存維持低位不變,飼料企業庫存較上季度上漲5.43%,深加工庫存412.4萬噸,較上季度上漲74.01%,中間貿易商渠道庫存較往年來看可暫不考慮,除了深加工庫存有效累積佔用部分新季玉米外,售出的三成玉米4000多萬噸玉米去哪了。澱粉企業開工率由51.47上升爲64.22,酒精企業開工率由59.82上升爲72.04,以當前價格低位黑龍江省看,玉米澱粉理論生產利潤由上季度的56元/噸上漲爲88元/噸,玉米酒精理論生產利潤由上季度的5元/噸上漲爲255元/噸,數據告訴你,玉米被用掉了,沒在任何人任何渠道任何倉庫裏,剛需消耗在,利潤帶動下的持續生產動力在,加工企業端的玉米需求未來依舊有較好預期。

再來看看飼料,現在市場發酵的點是生豬去產能化下的玉米飼用需求降低的預期,再加上進口玉米的低價衝擊,但是從近幾年的飼料產量上看,逐年上漲的趨勢並沒有改變,2021年的29344萬噸,2022年的30223萬噸,2023年1-11月28693.3萬噸,同比增長2.0%,其中豬飼料的產量也在逐年上漲,產能的去化更多的是高成本養殖產能向低成本規模化養殖聚集,且市場對明年二季度生豬養殖恢復信心較強;進口玉米確有價格優勢,但數量有限且國際形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一個元氣森林能通過加工副產品赤蘚糖醇帶動深加工扭虧爲盈,這個市場的消費能力不容小覷,2024年下半年飼用需求端增長預期仍在。

供給端:當種植端的高利潤不在,產量還能增長嗎?

2023/2024年度,國內玉米種植面積44218千公頃,總產量28884萬噸,近三年,多方因素作用下,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且利潤大部分都集中在種植端,2023年地租較2022年普遍上漲2000-3000元/公頃,摺合到玉米上200-300元/噸,這個利潤無論是貿易商、深加工還是飼料養殖都望而不及,至今年四季度新糧上市,玉米價格大幅下跌,利潤轉移至深加工行業,部分租地種植已見小幅虧損。東北一區作爲玉米主產區,一直是玉米價格波動的重心,大豆玉米爭地問題一直存在,政策保障下大豆補貼近兩年漲幅明顯,且國儲收購穩定,種植大豆的收益穩定性相對較高,基層種植考慮的問題很簡單,利潤高的我種,利潤無法保障我種穩定的,有因必有果,玉米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的種植虧損的因,也必將在新年度種植上出現應有的果,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樂觀預估2024年玉米種植端有縮緊預期。

貿易商虧損3年都打沒了嗎?沒有,他們正在暗中搓手,等待玉米價格入網伏擊。貿易渠道累庫除受玉米價格波動影響外,也受三方資金制約,今年南方資金入場相對謹慎,但據黑龍江及內蒙市場信息反饋,當地銀行對優質烘乾塔及企業放款政策相對寬鬆,虧損退市的貿易商有,但新的貿易商更多,當流量貿易利潤攢夠資本,玉米價格跌至心理預估,在新季玉米種植縮緊預期疊加長種植期內面臨的較大天氣風險因素下,預期收益上漲,也將是中間貿易渠道庫存累積之時。

一個趨勢的轉變需要時間更需要多方的推動,當前玉米價格下跌至2300元/噸,除價格本身的回落屬性外更是市場各方主體的集中踩踏,消化-恢復需要時間,扭轉趨勢更需要多方的助推。綜上,我們對2024年玉米價格的樂觀預期集中在下半年,盤面來說,考慮05-09反套操作,市場已經給出機會,正所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華融融達期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