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閻俠)1月9日,記者自新希望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獲悉,2024年,新希望在豬產業上的整體思路是“降成本,提質量,調結構,穩規模”。“對當前階段的成本降低而言,生產質量改善能帶來的價值和利潤改善,相比出欄量增長帶來的攤薄費用而言要更明顯,所以公司的重點還是抓好現有場線的非瘟防控和生產改善,並不急於擴充規模。”新希望表示。

有投資者提問:“公司如何應對短期償債壓力?今年現金流的流入來源主要有哪些?”

對此,新希望回答:“首先,公司的短期借款大多以一年期的流動資金貸款、票據和貿易融資爲主,可以滾動續貸。其次,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包括兩部分,一是2年至3年期流貸到期的部分,二是固定資產貸款到期的部分。這兩部分基本來自於九大行和頭部股份制銀行,他們爲公司提供了穩定的可穿越週期的滾續資金,另外固定資產貸款到期的部分,大部分銀行同意將這部分額度轉爲中長期流貸,總體來說這兩部分資金續貸壓力較小。第三,公司年度經營性淨現金流1月至9月爲67億元,預計2023年全年在100億元以上。貨幣資金保有量在90億元左右。總體上來說,公司的現金流狀況能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以及授信用信情況總體穩定。最後,公司在上月底已經下修了兩隻可轉債的轉股價格,今年如果豬週期在下半年反轉,也更容易促進轉股,能幫助降低負債率。”

“目前,公司的貨幣現金有110億元左右。現在公司養豬的付現成本還是足夠低,現在不會虧到現金,另外飼料業務和民生銀行分紅都會帶來的正現金流入。我們還加大了在上下游產業鏈的現金流挖掘。今年和明年我們都會加大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管理。其次,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剝離交易的交割,到2024年所有的款項支付完,大概會帶來20億至30億元的資金淨流入。第三,我們的閒置豬場處置,在2023年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一些比較明確的交易方案,2024年隨着豬週期的反轉,對手方的交易意願也會更強,應該會有相應落地,這部分會有一些資金淨流入。最後,股份公司以及各個BG、BU的總部層面,都做了很多提效降費的工作,可以節省6億至7億元。總體來看,這幾個方面現金流入應該會有80億至100億元,加上之前的貨幣現金110億元,足夠在未來兩年去做支撐。”新希望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