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 黃雨 北京報道

“把你的身份信息加入白名單,你才能看到高利息的存款產品。新戶還可以領2%的加息券,這樣6個月4.0%的存款產品前40天利率能達到6%。”

存款利率已多次下調。打開銀行APP查看,1年期以內存款利率基本不高於2%,3年期存款利率基本在3%左右,5年期存款利率高於4%的更是少見。而臨近春節,近幾個月以來,記者注意到,有中小銀行正通過“白名單客戶專享特色存款”“加息券”的方式暗箱操作拉高存款利率,有銀行5年定期存款可達到5.45%,3年期也達到了5.05%。

除此之外,通過發紅包、發積分、送購物卡等方式,部分短期存款利率也大幅上調,除了上述6個月存款利率可達6%的產品,還有銀行7天存款利率可達3.5%,3個月存款利率可達3.9%,遠高於當前市場平均水平。

6個月定存利率可達6%

“報手機號秒開戶!安徽新安銀行存款利率3個月3.9%,6個月4.0%,新戶一次性存入5萬元送2%加息券,前40天加息2%,相當於最高利率爲6%!”2023年12月中上旬,有相關人員在某社交羣聊裏宣傳道。

根據該人士測算,加上2%的加息券後,相當於該銀行3個月存款利率爲4.85%,6個月存款利率4.5%。

彼時,存款利率在2023年裏已兩次下調,多數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降至1.55%、1.85%、2.2%、2.25%,1年期限以下的存款利率則更低。

而上述中小銀行短期存款利率遠高於全國性銀行的3年、5年期定存利率,是否屬實?

2024年12月中下旬,《華夏時報》記者查看新安銀行APP及小程序,發現該行存款頁面僅顯示“通知存款”和“定期存款”兩項,其中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但也僅爲3.05%,3個月、6個月定存則僅爲1.60%、1.80%,不存在上述人員所述的3%以上的情況。

“3個月3.9%,6個月4.0%的產品只有白名單客戶可購買,您如有意向可掃描我的二維碼進行線上開戶,幾分鐘即可完成,然後我把您設置爲白名單客戶即可。”該人士向記者解釋。

根據該人士指導,記者提供手機號將賬戶加入白名單後,在小程序上果真出現了“特色存款”欄目,其中安心存利率6個月4.0%,3個月3.90%,定期存款1年、2年、3年利率則分別達到了3.90%、4.00%、4.10%,遠高於此前顯示的最高3.05%的存款利率。

“2%的加息券是雙十二的活動,現在沒有了,如果您感興趣可以看看湖北這個銀行的活動。”該人士進一步向記者推薦說。

據介紹,湖北該地方法人銀行的3年期定存利率可達到5.05%,5年期定存可達到5.45%,新人還可享受最高800元京東卡。

“異地也可以開戶,不用真的存夠3年,存到達標期限後您就可以取出,就相當於拿一個開戶和入金的獎勵。”該人士向記者坦言。

記者瞭解到,通過該人士渠道註冊該銀行賬戶後,可直接成爲該銀行PLUS會員,獲得“新手額度”,購買指定存款產品或將資金存入錢包後,該銀行還根據持有期限按階段發放對應“成長值”“邦豆”或等值商品,此外,客戶邀請人還會每月定期向客戶發放2元微信紅包。

“從存入日算起,往後30天中,新戶資產在對應產品中達到日均50萬元,最高可享受1205元京東卡。”該人士介紹說。根據該人士說法,疊加成長值、邦豆、消費券後,該行3年定期存款綜合利率可達到5.15%,5年定期存款綜合利率可達到5.55%。

平衡息差和攬儲壓力成難題

出於年末考覈要求,銀行通過上浮利率、禮贈商品等方式增加對儲戶吸引力已是較常見的操作,2023年國慶假日期間,河北一縣城的某國有大行支行網點就已推出“元旦存款預約”的活動,大額存單利率最高可達3.5%。

除了拉高存款利率,也有中小銀行近期推出“回遷有禮”活動,曾在第三方互聯網平臺購買遼寧振興銀行存單且尚未到期的客戶,可通過該活動將尚未到期的原存單直接轉存爲該行3年期的新存單,新存單的綜合利率能達到4.5%。

存款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信貸資金來源,是銀行業務得以開展的根本條件。三季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國有六大行存款總額爲134.1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2.98%,其中農業銀行存款增速最高,達到了15.71%。

而與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等全國性銀行相比,中小銀行在網點覆蓋面、客戶數量、社會公信度等方面相對較弱,攬儲能力有限,往往通過更有優勢的利率來吸引儲戶以達到“開門紅”。

2023年,存款利率三次下調,12月21日以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率先落地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國有大行三年定存掛牌利率擊穿2%整數關口,降至1.95%,存款利率正式叩響“1時代”大門,隨後,部分中小銀行也陸續開始跟進調整。

而年關將至,在“開門紅”的壓力下,通過“專屬存款”、積分、紅包等活動,推出的期限短、起存金額小、綜合利率高的存款產品,正成爲許多中小銀行攬儲的“利器”,但如何平衡息差收窄壓力和業績壓力,調整存款結構成爲擺在中小銀行面前的一道難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曾提到,中小銀行要根據自身資產負債情況,理性拓展存款業務,既要保持存款適當增長,也要保持負債成本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否則可能資產負債失衡。建議中小銀行理性攬儲,拋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