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歐陽劍環 彭揚

2023年度金融運行數據發佈在即。專家表示,2023年信貸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往後看,信貸增長既會對實體經濟保持穩固支持力度,又將更加註重新增信貸均衡投放,從而更好匹配宏觀經濟發展和經營主體需求;同時,將加大力度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從而更有效支撐經濟增長。

月間波動或更趨平穩

記者從業內瞭解到,有的商業銀行已將部分爲2024年“開門紅”儲備的信貸項目提前至2023年12月投放,因此,12月新增信貸數據環比變化或更趨平穩。

“預計2023年12月新增信貸規模爲1萬億元,同比少增4000億元。”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表示,一方面,經濟先行指標走弱預示有效需求不足問題仍待緩解,信貸投放內生增長動能較弱;另一方面,2022年12月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配套融資提款進程加快,抬高了比較基數。

人民銀行公佈數據顯示,2023年11月新增信貸規模爲1.09萬億元,2022年12月則爲1.4萬億元。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觀首席分析師張文朗認爲,2022年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形成的基數較高,因此,2023年12月新增信貸難以實現同比多增,預計爲1.1萬億元,接近上月水平。

不過,也有專家持相對樂觀態度。天風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表示,進入2023年12月後,6個月票據利率先上後下,總體高於2022年同期水平;3個月票據利率低位震盪,6個月與3個月票據利差維持高位。“綜合判斷,2023年12月新增信貸規模料環比回升,同比多增,預計爲1.7萬億元。”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有業內人士表示,實體經濟有效需求、監管政策取向、信貸投放節奏等變化,增加了信貸數據預測難度,使得機構預測區間有所擴大,一些季節性規律正在弱化。

新增信貸均衡投放

“在2023年1月信貸投放高增長背景下,2024年初‘開門紅’稍弱於2023年同期。”某國有大行浙江地區二級分行負責人告訴記者,其中項目貸款佔比較高,同時,結構上仍重點投向民營、製造業和消費升級等領域。

近段時間,監管部門多次強調要注重新增信貸均衡投放。業內人士和專家研判,2024年開年乃至一季度新增信貸或出現同比少增,信貸擴張將更趨穩健。

不過,信貸投放的季節性特徵仍會存在。江蘇銀行日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開門紅”項目儲備規模同比多增近20%,主要分佈在綠色低碳、先進製造、科技創新和基建等領域,預計2024年信貸投放將保持平穩增長。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蘆哲認爲,在貸款投放節奏更趨平穩的指引下,預計2024年1月乃至一季度,新增信貸比2023年同期少增。中信建投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也說,2024年一季度信貸投放或同比少增,與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接近。

從全年來看,信貸有望保持合理增長、結構均衡。馬鯤鵬預計,2024年全年信貸增量與2023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多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