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智翔金泰上市之後,目前沒有新增受理的採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的企業,也沒有其他類似的擬IPO企業過會或登陸科創板

在港股上市失敗後,A股IPO也因撤回申請而折戟。這家IPO二度受挫的主角,是醫藥企業愛科百發。

對於愛科百發此次撤回申請的具體原因,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

公開資料顯示,愛科百發主要從事兒科、呼吸系統和肺部疾病領域創新藥研發,核心產品爲授權引進,尚未獲批上市,亦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持續處於虧損狀態。對此,交易所也對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核心產品的研發進展、市場空間、商業化生產和銷售等方面提出疑問。

除了愛科百發,今年還有多家選擇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的企業終止IPO進程,其中有公司雖然已有產品上市銷售,但未來仍然存在可能持續虧損的風險。根據Wind數據,在排隊的企業中,還有12家企業以第五套標準衝刺科創板。

自今年智翔金泰上市之後,目前沒有新增受理的採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的企業,也沒有其他類似的擬IPO企業過會,或者登陸科創板。

愛科百發核心產品爲授權引進,尚未商業化

曾於2021年6月份申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愛科百發,在港股IPO折戟之後,選擇第五套標準轉戰科創板,但是仍以失敗告終。

愛科百發的科創板IPO申請於2023年4月20日獲得受理,5月17日進入已問詢環節,問詢回覆於8月4日披露,再到2024年1月8日因撤回申請而宣告終止審覈。

根據2023年4月20日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下同),愛科百發的產品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該公司擁有9個在研產品,其中5個產品已進入臨牀研究階段,包括核心產品AK0529在內的三款產品爲授權引進,一款自主研發產品的活性成分與授權引進產品相同。

根據招股書,愛科百發實際控制人JIM ZHEN WU(鄔徵)曾經擔任羅氏(中國)生物部及病毒部負責人,在羅氏任職期間領導開發了抗RSV新藥AK0529。2013年羅氏收購Genentech Inc.後進行戰略調整,羅氏對RSV管線的發展定位產生改變,鄔徵也在2013年離職併成立愛科百發,並在2014年從羅氏獲得AK0529全球權益得以繼續研發。也就是說,愛科百發需要向羅氏支付首付款、研發及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許可費用。

愛科百發引進AK0529後,將其從臨牀前研發階段推進至申報上市階段,先後開展了I期、II期和III期臨牀研究。不過,該公司主要承擔AK0529臨牀開發策略制定、方案設計等工作的原首席醫學官Stephen和吳龑,目前均已離職。

對此,交易所也在審覈中質疑,授權引進模式下,該公司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是否主要體現爲推進相關產品的臨牀研究,臨牀研發策略、方案設計等在公司授權引進產品臨牀研究過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程度,連續兩任首席醫學官離職對公司臨牀研究能力的影響。

同時,交易所還對愛科百發核心產品的研發進展、市場空間、商業化生產和銷售等方面進行了提問。

根據申報材料,AK0529用於嬰幼兒RSV感染適應症已完成III期臨牀試驗,並提交NDA(新藥上市申請)註冊申請,該申請已於2022年12月獲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但尚未獲得NMPA批准上市,亦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該公司尚未盈利。愛科百發預計核心產品AK0529將於2023年下半年獲批。

2020年度~2022年度,愛科百發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04億元、-1.97億元和-2.14億元,並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並將持續虧損。而愛科百發官網最新信息顯示,AK0529中國(RSV)仍處於NDA階段,尚未獲批上市。

“如公司在研藥品的獲批時間較公司預期存在延遲,或無法就在研藥品獲得新藥上市批准,或該等 批准包含重大限制,則將對公司的業務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核心在研產品能否順利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上市亦存在不確定性。”愛科百發在風險提示中稱。

還有12家企業以第五套標準衝刺科創板

除了愛科百發,今年還有多家選擇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的企業終止IPO進程。

這些企業包括力品藥業、韜略生物、華昊中天、華脈泰科,均是因爲撤回IPO申請而終止審覈。這些公司的共同點在於尚未盈利,即便有產品已上市銷售,也預期未來可能存在持續虧損風險。

其中,華脈泰科的IPO進程於2023年12月25日宣告終止。該公司尚未盈利,2019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爲-3281.25萬元、-1.26億元、-1.20億元及-2754.18萬元,累計虧損超3億元。

華脈泰科稱,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產品上市時間相對較短,已上市產品尚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未形成明顯規模效應;且公司在研產品項目進度持續推進且有產品正在開展臨牀試驗,導致報告期內研發費用投入較大;同時公司對員工實施了股權激勵,導致報告期內的股份支付費用較高。

華昊中天則是僅有一款產品上市銷售,尚未盈利並預期一段時間內持續虧損。2019年度~2021年度,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爲-5592.06萬元、-6525萬元及-2.78億元。“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預期將存在持 續虧損。”華昊中天稱。

而力品藥業和韜略生物則尚未有產品上市銷售,處於虧損狀態。韜略生物稱,未來仍將投入大量研發支出用於推進在研產品完成臨牀前研究、臨牀試驗及上市申請。在主要產品上市前,公司未來經營虧損將不斷增加,核心產品上市後預計未盈利狀態仍將在一段時間內存續並可能繼續擴大。

根據Wind數據,截至1月10日,採用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並處於排隊階段的擬IPO醫藥企業共有12家,其中,新通藥物的IPO申請已於2023年4月25日註冊生效,軒竹生物被暫緩表決,艾柯醫療、恆潤達生、禾元生物、錦江電子、鍵嘉醫療、善康醫藥、北芯生命、捍宇醫療處於問詢與回覆階段,必貝特、思哲睿則是已提交註冊。

今年以來,除智翔金泰以第五套標準登陸科創板後,無其他企業IPO過會,也沒有其他企業上市。

有中介機構人士稱,在IPO收緊的背景之下,監管對未盈利特別是無營收企業的態度,變得更爲謹慎,因爲希望上市的企業能夠給投資人帶來更好的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