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因“宮鬥”風波而打亂了發佈計劃的GPT Store終於成功上線。北京時間1月11日,OpenAI推出了在線商店GPT Store,而這也被外界廣泛認定爲OpenAI版的“App Store”,人工智能應用生態呼之欲出。然而現實的情況總有些“骨感”,OpenAI要想借GPT Store成爲蘋果,可能還差些火候。

根據官方的介紹,GPT Store主要針對ChatGPT付費版本開放,包括ChatGPT Plus、企業版Enterprise和新推出的付費版本Team。

GPT Store像是一個創新廣場,彙集了用戶爲各種任務創建的ChatGPT自定義版本,如教孩子數學的聊天機器人以及編程導師、讀書指南等。更像App Store的是,GPT Store頁面的排行榜還顯示了最受歡迎與最熱門的聊天機器人,用戶也可以按類別搜索想要的類型。

OpenAI CEO阿爾特曼曾提到,通過該商店,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GPT加入“GPT商店”並獲得分成。目前具體的分成計劃尚未完全浮出水面,OpenAI只表示,將在今年一季度開始與GPT開發者共享收入,並先針對美國開發者展開。

早在首屆開發者大會上,GPTs的推出和GPT Store的預告就已經掀起熱議,被認爲是OpenAI構建生態野心的最直白呈現。而上一個靠建立生態在行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恰恰是蘋果。

App Store是蘋果的“搖錢樹”,不僅聚集了全球廣大開發者,幫助蘋果實現了軟硬件通喫的目標,其抽取30%佣金的分成方式,更給蘋果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蘋果2023財年第四財季數據顯示,包括App Store、iCloud、Apple Music等業務在內的服務業務營收達到223.1億美元,在營收中佔比24.9%,僅次於佔比48.9%的iPhone業務。

另據蘋果官網的數據,整個2022年,App Store創下1.1萬億美元的開發者營業與銷售額,其中超過90%的營業與銷售額完全歸於開發者和企業。

“隨着GPT Store的上線,AI大模型將迎來自己的‘App Store’時代,同時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萬聯證券的研報稱,伴隨着衆多個性化GPTs上線GPT Store,AI大模型應用將迎來新一輪熱潮。

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GPT Store“樂觀派”的看法,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是樂觀派。“App Store是整個科技行業以生態樹立產品體系的最好樣板,後來者希望效仿這種模式是自然的,但GPT Store能不能複製App Store的成功,現在來看還很難說。”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北京商報記者如此說道。

沈萌解釋稱,iPhone是一個更加多樣化的平臺,沒有業務發展以及業務方向的侷限,App Store囊括的應用非常豐富。相比較而言,GPT Store更多基於的還是大語言模型,但AI領域的應用並不完全依賴於ChatGPT,這也決定了GPT Store中的應用將主要聚焦於人機交互或者AI助手的角色,限制了其發展的廣度。

而領域被限制,也就意味着競爭的形成。沈萌稱,雖然從數量上看,基於ChatGPT可以做的事情不少,但整個大方向基本是一致的,這就會導致GPT Store中的競爭非常激烈,消費者要做的就是在一個有限的領域選出最好的應用,而無法利用ChatGPT做更多方面的事情。

放眼未來,GPT Store要想成爲下一個App Store,也面臨着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也對北京商報記者提到,OpenAI要想達到像蘋果那樣的成功並不容易。首先,OpenAI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開發者社區,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參與其中。其次,GPT Store需要提供豐富多樣的應用和服務,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此外,OpenAI還需要解決一些挑戰,如數據隱私和安全性等問題,以建立用戶的信任。

另一方面,GPT Store的推出關係着AI應用的生態構建,進而關聯着OpenAI的商業化進程。“做生態不難,難的是如何真正掌握底層技術,並基於底層技術進行自主創新,而不是在‘套殼’的基礎上,表面化地複製GPT Store。”沈萌說。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