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夏時報

1月10日美國證交會(SEC)正式批覆貝萊德、Valkyrie、Wisdomtree等機構提交的11支比特幣現貨ETF,消息一出,PE巨頭和海外家族辦公室(下稱“海外家辦”)紛紛開始向高淨值客戶募集資金。

1月11日,市場傳出知名PE巨頭黑石(Blackstone)已向監管提交文件,專向高淨值個人推出的“零售型”PE基金產品——“BXPE”獲批,初始募集規模達到約1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92.4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支BXPE基金宣稱主要針對個人投資者,其中最低投資金額設置的門檻爲500萬美元。

“我們是專門爲國內高淨值客戶做海外資產配置方案,數字貨幣資產也一直是我們向客戶推薦關注的標的,比特幣現貨ETF開閘後,很多客戶都向我們詢問如何配置,顯示該羣體對這一標的興趣極大。”一家總部設在香港,並在美國、新加坡等地均設有辦公室的家辦負責人彭浩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1月12日,OKX研究院高級研究院趙偉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短期來看比特幣現貨ETF的通過會刺激加密市場發展;長期來看會推動比特幣等加密資產觸達更大的資金面。

PE巨頭髮個人基金投什麼?

值得關注的是,黑石申請發行的針對個人投資者的PE基金,根據美國SEC披露的文件顯示該基金獲批的時間是當地時間1月8日;僅隔一天,SEC就批准了11支比特幣現貨ETF的申請,這種巧合不得不讓外界對其所投的方向充滿了興趣。

“對於2023年AUM已破萬億美元的黑石來說,13億美元的募資額並不算大,但BXPE對黑石而言有着特別的戰略意義,爲了這隻基金面世,黑石已經策劃了六年之久。這隻基金的募資目標人羣是所謂‘mini-millionaires’,畫像是住在郊區大別墅的人,比如醫生、律師等高薪人羣。而貝萊德等爲了現貨ETF的上市也是籌備了數年之久,作爲另類資產投資鼻祖級的巨頭,黑石的基金獲批有着相當的針對意味。”對此,加密數字貨幣市場資深分析師王衡受訪時表示。

在趙偉看來,美國是最大的金融市場之一,比特幣現貨 ETF上架在主流交易所,能夠同時觸達合格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和零售投資者等更大的投資者羣體,爲加密市場注入巨大活力。此外還將覆蓋更廣闊的投資渠道。過去傳統資產管理部門,如各類基金經理、財務顧問等在沒有比特幣現貨ETF的情況下很難將加密資產納入他們的投資組合中,比特幣現貨ETF通過後,這一阻礙將不復存在。

“在11支比特幣現貨ETF獲批機構中,我們看到他們都已經準備注入資金,如貝萊德同期宣佈爲其比特幣現貨ETF 注入1000萬美元種子基金;VanEck 則表示將爲待批准的比特幣現貨ETF提供7250萬美元種子資金;Pantera Capital 也宣佈正準備向 Bitwise 待批准的比特幣現貨ETF投入2億美元。”趙偉透露。

事實上,諸如貝萊德既作爲發行方,又作爲投資者的角色,讓市場覺得會間接提高投資羣體對該資產類別的接受度。

“由Blackrock、Fidelity等機構發行的比特幣現貨ETF產品,會由於這些機構的品牌背書更容易被主流資金接受。此外,這類產品會有更高的合規清晰度,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和相關生態的建設。總的來講,ETF通過的影響不僅僅是更廣闊資金來源的流入,更關係到全球各個比特幣網絡相關參與方的合規化,以及對比特幣網絡活動的變化。”趙偉稱。

在“拆解”黑石這支“散戶”基金架構可以看到,由於個人投資者通常對流動性有更高的要求,BXPE專門設置了定期可贖回的機制,BXPE的贖回上限是每個季度3%,如果BXPE的投資者如果在投資的兩年之內選擇贖回,估值將會打一個折扣;BXPE也標榜自己是一隻沒有存續期的“常青基金”或永續基金,根據SEC的文件內容顯示,BXPE目前的投資組合包含17個項目,分佈在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商業服務、金融服務、航空航天和國防等行業。在類別上,這17項投資既有直接投資,也有二手份額和結構性投資等。

爲了與股票基金爭奪客戶,黑石的BXPE甚至在管理費的收取上也是給足了誠意。在收益率超過5%的前提下,BXPE將收取資產淨值的1.25%和總回報的12.5%。這樣的費率比股票基金更高,但與傳統PE基金2%的管理費和20%的carry相比要便宜不少。

海外家辦急尋資金

也有市場資深觀察人士指出,由於以比特幣爲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投資與美元掛鉤,而在美股不斷創新高、美聯儲何時啓動降息等多重不確定因素之下,SEC對比特幣現貨ETF的放行似乎提前打造了一個“蓄水池”。

“以往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我們只是建議客戶很小比例的配置,屬於玩票性質,現在新的投資產品出來後,比特幣投資的門檻和方式都出現了新變化。大家都知道加密數字貨幣目前基本是投機客居多,而且波動極大、風險極高、交易所宕機頻率也很高,機構投資者身影很少。現在一衆機構的加入會起到平穩市場和吸引高淨值投資者的興趣,最主要的還是後期一旦美股下跌或者美元降息,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會成爲一個蓄水池。”前述海外家辦負責人彭浩分析指出。

該負責人還透露,由於香港特區政府2023年也出臺了一系列利好虛擬貨幣交易的政策,以及批准了幾家交易平臺,因此香港地區的高淨值投資者會傾向這一投資工具,這兩天諮詢量暴漲。

“不止我們一家,香港和新加坡有很多新興的家族辦公室,打理內地高淨值人羣的海外資產,虛擬貨幣交易配置未來的幣種肯定會上升。但是作爲財富穩健增值的渠道,我們也一直和客戶強調,加密數字貨幣投資的風險性,畢竟這種投資終究虛擬屬性太強。”彭浩坦言。

對於特幣現貨ETF放開會不會使得美元出現“虹吸效應”,OKX研究院高級研究院趙偉則在受訪時表示,至於未來可能帶來多大流入資金規模,業內普遍認爲會在千億美元級別,但這只是預估,並不具備實際參考價值。

“長期來講會有,目前已知的是貝萊德、富達、景順等獲批機構已經開始交易了,但資金虹吸效應的產生是需要過程的。因此哪怕是高淨值投資者,投資任何資產都需要多方面研究,同時作出合理風險判斷;而美聯儲利率變化尤其是一旦降息將爲全球金融市場帶來積極影響,比特幣作爲新興資產類別必然也在其中。但至於是否會吸引全球資金流入數字貨幣市場是無法確定的,這將受到行業創新發展、合規動態等多維因素影響。”趙偉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