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華商韜略

從1到N,更難,也居功至偉。

文 | 華商韜略 張靜波

2023年,手機行業的歷史,被AI大模型改寫。

這一年,生成式AI成爲科技界最熱門的話題。手機行業也不例外,背後的AI大模型,更成爲衆廠商暗自角力的對象。

然而,第一次將手機AI端側大模型落地的,是OPPO。

[中國手機,又一款巔峯之作]

過去十年,華爲作爲中國科技的一張名片,在自研芯片、鴻蒙OS,以及衛星通信、影像等領域做出衆多顛覆式創新,開創了行業新賽道。

華爲的創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築牢了中國科技產業的根基。

手機行業,在創新上獨樹一幟的,不止華爲一家。

就在本週,OPPO發佈最新一代旗艦手機Find X7系列,刷新了人們對於AI手機的認識。

AI大模型,是手機產業當下最熱的賽道之一,也是代表了行業的未來。

但喧囂背後,很多大模型還停留在紙上。Find X7系列實現了70億端側大模型在手機上的第一次真正落地。

在大模型的加持下,Find X7系列擁有目前手機唯一的AI大模型語音通話摘要和AIGC消除功能。

日常打電話,我們常常因爲剛掛了電話,就忘記通話細節而苦惱。

而Find X7系列在通話結束後,會自動生成通話摘要,並幫你列出待辦事項,再也不用擔心遺漏重要細節。

對於拍照小白而言,經常因爲各種原因,拍了很多不想要的廢片。不少相機雖有物體消除功能,但用起來效果很差,形同雞肋。

大模型加持下的Find X7系列,擁有超強的AIGC消除功能,不但能夠輕鬆消除用戶不想要的人或物體,還能在消除後,精準補全原圖,讓這個功能第一次擁有了實用價值。

從通話語音摘要,到AIGC消除……當很多手機大模型,還在炫技、做PPT時,OPPO大模型已經走進用戶,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提高工作效率,享受AI智慧體驗。

作爲2024年率先發布的旗艦手機,OPPO Find X7系列的亮點,不止AI大模型。

手機影像一直是OPPO的優勢,尤其是人像。

作爲哈蘇大師影像旗艦,這一次,Find X7 系列首發全新的哈蘇回眸人像,讓手機的人像模式第一次做到精彩的瞬間抓拍。

不僅如此,Find X7系列還搭載全球首款雙潛望長焦鏡頭。

全新一代超光影圖像引擎,則通過更精妙的光影關係,讓Find X7系列帶來遠超手機拍攝的立體感、空間感和臨境感。

聯合美國杜比實驗室,實現全焦段杜比視界的拍攝和顯示,更讓安卓手機甩掉了拍視頻不如蘋果的帽子。

OPPO Find X7系列還將手機衛星通信,推進到了2.0時代。

2023年,華爲在全球首次實現手機衛星通信。爲了保證手機與衛星的連接信號穩定,華爲強制使用了免提模式。

但用戶在使用衛星通信時,通常都在緊急情況下,電話接通後,會下意識把手機放在耳邊進行通話。

這個時候,如果手機不支持聽筒模式,造成衛星通信的信號斷連,很可能耽誤救急。

OPPO從用戶體驗出發,以自研衛星天線方向圖調控技術,實現了聽筒/免提雙模式。

別小看這個進化,它事實上解決了衛星通信的最後一公里難題,有望帶動手機衛星通信走向普及。

過去幾個月,中國手機產業可謂波瀾壯闊。

2023年9月,華爲Mate60系列開啓先鋒計劃,麒麟90000S芯片的迴歸,讓全世界爲之驚歎。

此後,各大手機品牌競相發力,各種炫技。

OPPO Find X7系列的發佈,則將手機行業的創新,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從衛星通信、影像,到AI大模型……這些賽道,很多並非OPPO最早開創,但它卻通過創新,給用戶帶來了更極致的體驗。

這背後,是OPPO不同於華爲,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新之路。

[不卷參數,卷用戶體驗]

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頭部企業的創新引領。

2007年,蘋果發佈iPhone,將手機帶進智能時代。之後,華爲又開啓手機影像、AI等新賽道。

在巨頭的帶動下,手機行業的技術創新,日新月異。

然而,在競爭的壓力下,這種創新逐漸變成了內卷。過去幾年,堆硬件、拼參數,成爲行業的一股風潮。

屏幕越來越大,分辨率越來越高,CPU越來越快……瘋狂的內卷,讓整個行業失序。

創新不是秀肌肉,不是拼參數,更不是博噱頭,創新的目的是解決用戶痛點,帶來實用、出色、便捷的用戶體驗。

作爲一家成功穿越多個行業週期的企業,OPPO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在OPPO內部,一直秉承一個理念:

用戶體驗,而不是參數,纔是創新的指揮棒!

以摺疊屏手機爲例,當整個行業都在拼輕薄時,OPPO更進一步,通過全景虛擬屏,爲用戶提供更集成的一鍵式操作,讓摺疊屏成爲高效的辦公生產力。

考慮到外屏在不打開的情況下,使用場景也很多,OPPO還在業內首家提供了大外屏,讓用戶體驗更加極致。

OPPO將這種基於用戶需求進行產品思考的創新模式,稱爲致善式創新。

最新發布的Find X7系列,就是致善式創新的集大成者。

衛星通信,華爲作爲開拓者,爲行業帶來從0到1的進步。

OPPO沒有簡單模仿,而是深入用戶使用場景,用聽筒/免提雙模功能,解決了衛星通信的最後一公里難題。

爲此,OPPO自研了衛星天線方向圖調控技術,使天線波束動態對準衛星,保證用戶在聽筒和免提兩種通話模式下,都有穩定的信號。

在手機影像上,當很多廠商忙於拼硬件,追求極限場景時,OPPO反其道行之,先追求效果,再去定要什麼算法和最適合的硬件。

比如,OPPO基於用戶需求,獨創了瞬時雙幀技術,讓用戶獲得更好的快門反應;面部精修計算,則讓手機告別“美顏”,讓人像看起來更加自然、高級。

作爲OPPO獨有的超光影圖像引擎,強調的也是畫質、色彩和審美,而非硬件。

手機大模型,很多對手忙着卷規模,OPPO則將注意力,放在大模型能力上,致力於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提高效率。

比如,Find X7系列帶來目前手機唯一的AI通話摘要功能,以及生成式視覺模型,通過主體消除與實景重繪,幫用戶一鍵拯救廢片。

爲了提升用戶體驗,OPPO甚至參與到芯片設計中。

在Find X7系列上,OPPO突破行業邊界,發佈了獨家自研的芯片軟硬融合技術——潮汐架構,帶來計算效率的大幅跨越。

這些年,OPPO在技術、產品上,給行業帶來很多第一次,並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專利。

一個鮮爲人知的事實是:

截至目前,OPPO在全球擁有5萬件授權專利,大部分聚焦在5G、AI等尖端領域。在國際PCT專利申請量上,OPPO更是位居全球第六、中國第二,僅次於華爲!

這些技術專利,其出發點,都是爲了提升用戶體驗。

科技創新爲了什麼?

這本來不該是問題的問題,在堆硬件、拼參數的內卷式競爭中,卻成了行業的大問題,一些廠商爲此迷失了方向。

但對於從血雨腥風中殺出來的品牌,OPPO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很清晰:

科技創新,最終是爲了人。

這個看似普通的回答,卻直達本質,讓OPPO忘掉競爭,專注把產品做好。

雖然它也因此,在市場上聲音沒那麼大,也沒有對手會講故事。但這份專注篤行卻讓OPPO收穫了韌性生長。

在國內,OPPO與華爲一起,在高端市場上,展開對蘋果的較量。

2023年上半年,國內600美元以上高端智能手機市場,OPPO位列第三,僅次於蘋果和華爲。

在海外,OPPO是唯一能與三星掰手腕的中國手機品牌。

IDC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OPPO在東南亞手機市場,以18.3%的市場份額,超越三星,登頂榜首。

今天,OPPO的海外銷售額佔比已超過60%,足跡遍佈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擁有26萬多家體驗店,成爲中企出海的一張名片。

[從1到N,創新更難,也居功至偉]

2014年,斯坦福大學教授彼得·蒂爾寫了一本名噪一時的書,名叫《從0到1:開啓商業與未來的祕密》。

書中,這位曾經的硅谷創業大佬,強調了創新從0到1的重要性。

然而,縱觀人類的科技創新史,從0到1固然重要,從1到N的創新也許更難,對技術的普及也居功至偉。

1928年,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發現青黴素,載入史冊。

但發明青黴素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青黴素的普及,經歷了長達20年、無數人的努力。

當年,弗萊明發明青黴素後,並沒有引起醫學界的關注。因爲當時的提純水平很低,按照弗萊明的辦法,根本無法獲得足夠量的青黴素來治病救人。

弗萊明本人,在提純實驗屢屢失敗後,放棄了研究。

另一個英國人弗洛裏,繼續努力。他在一個偶然間,從爛西瓜上獲得靈感,找到了新的青黴素提取方法。

緊接着,在美國政府和21家藥廠的支持下,青黴素終於在1943年實現了量產。

整個二戰期間,青黴素拯救了上千萬人的性命。

弗萊明從0到1,發現了青黴素。但如果沒有弗洛裏後來跟上,從1到N,繼續研究,就不可能有青黴素的量產和普及。

從這個意義上講,弗洛裏和弗萊明一樣,居功至偉。

在科技產業史上,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2007年,喬布斯石破天驚,以第一代iPhone,改寫了手機行業的歷史。

喬布斯的顛覆式創新,對蘋果至關重要,但蘋果的壯大,更加離不開從1到N,不斷將iPhone打磨成封神之作的庫克。

在中國科技產業界,華爲更多扮演了一個從0到1,不斷引領行業創新的角色。

從麒麟芯片、鴻蒙OS,到衛星通信、影像、AI賽道,華爲一次又一次打破邊界,將行業帶上新的高度。

但與此同時,這些技術的普及,也離不開從1到N的創新,離不開更多企業在技術上的開枝散葉。

而OPPO是中國科技產業從1到N,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樣本之一。

在Find X7系列上,我們已經看到了OPPO致善式創新的威力,也看到了中國手機走出內卷的希望。

過去幾年,手機行業一度陷入了參數競爭的死循環。

但現在,隨着華爲的歸來,隨着更多品牌像OPPO一樣,專注於用戶體驗,整個行業逐漸走向健康。

這對行業,對消費者來講,都是福音。

強調致善式創新的OPPO,與強調遙遙領先的華爲,都是代表中國科技力量的名片。

中國科技產業的繁榮,既離不開華爲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也離不開OPPO這樣精耕細作,用心打磨,讓市場不斷枝繁葉茂。

對於那些正陷入內卷式競爭中的企業來講:

OPPO獨特的創新思路,更爲它們提供了一個在經濟趨緩的大環境下,還能堅持本分、微笑前行的行動參考。

責任編輯:郭曉光 ST01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