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價值線

新年第二個交易周依然走的很弱!A股主要寬基指數均續創新低,跌幅均在1.5%左右,市場仍由非常脆弱的技術面主導。

什麼時候轉好?實在是難言拐點在哪。

本週,日經指數連續大漲之下,東證總市值超上海,重返亞洲首位。

週末,全球消息面較爲複雜敏感,中國臺灣地區大選落定,紅海局勢升溫,同時市場此前預期的降息降准算是落空。

下週,A股又要開始“買單”了嗎?這個週末,還發生了哪些大事?

1、部分亞洲-歐洲航線上的集裝箱價格近期飆升近600%。

隨着紅海局勢升溫,越來越多的集裝箱船避開紅海 -蘇伊士運河航線繞道好望角,託運人正爭相提前下單,以減輕從亞洲到歐洲較長運輸時間的影響。

然而,由於回程航程的延誤,亞洲地區的空箱設備供應極爲緊張,船公司放箱也僅限於大批量的“ VIP合同 ”或願意支付高額運費的託運人

即便如此,仍然無法保證所有交付到碼頭的集裝箱都能在 2月 10日中國新年前裝運,因主要是爲承運人會優先選擇運價更高的現貨貨物,並對價格較低的合同進行延期處理

當地時間 12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稱,當前紅海緊張局勢持續的時間越長,對全球海運造成的影響就越大,航運成本也將越來越高。紅海局勢升溫正在產生連鎖反應,推高全球航運價格。

報道稱,據統計,受紅海局勢影響,部分亞洲 -歐洲航線上的集裝箱運價近期飆升近 600%。同時,爲彌補暫停紅海航線的影響,多家航運公司正在將其在其他航線的船隻轉移至亞洲 -歐洲、亞洲 -地中海航線,而這又推高了其他航線的航運成本。根據 Lo­a­d­s­t­ar網站上的報道, 2月份中國至北歐航線的艙位價格高得令人咋舌,每 40英尺集裝箱的運價超過 1萬美元。

2、花旗銀行宣佈:裁員2萬人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 1月 12日報道,花旗銀行集團稱,它預計將裁員至少 2萬人,約佔其員工總數的 10%。與此同時,這家舉步維艱的美國銀行發佈了 14年來表現最差的季度財務業績。

花旗銀行週五表示,裁員可能造成高達 18億美元的成本,但到 2026年裁員完成後,每年有望節省 25億美元。

財報顯示,花旗第四財季由盈轉虧, 2023年最後 3個月虧損 18億美元,受 40億美元綜合費用和支出拖累,包括涉及重組的 8億美元,以及來自俄羅斯風險敞口和阿根廷比索貶值的鉅額損失。花旗營收同比下滑 3%至 174.4億美元,遜於分析師預期的 187.4億美元。

3、中國股票ETF期權多頭力量顯著增強,海外看跌期權未平倉合約數降至一年內新低

1月 14日,海外交易網站 Market Chameleon的信息顯示,掛鉤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 ETF-FXI期權近期出現新信號,看跌期權未平倉合約數量降至 1年內低位。 FXI看跌和看漲期權比率 Put/CallRatio)下隆至 0.4,這意味着外資情緒逐漸轉暖,多頭的力量開始增強。

FXI跟蹤富時中國 50指數,指數覆蓋香港市場市值最大的 50家中國公司。資產管理 1.7萬億元的柏基  (Baillie Gifford) 近期則發文稱,投資者應該穿越恐懼,看到中國市場的八大”基本面”。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中國公司增長潛力大,爲投資者帶來了顯著的阿爾法機會,但尚未被全球投資者充分研究等原因之下, “中國市場不容忽視 ”。

4、東證總市值超上海,重返亞洲首位

在 1月 11日的東京市場,日經平均指數自 1990年 2月以來,再次突破 3萬 5000點。東證的總市值達到 917萬億日元,比前一日增加 13萬億日元 (1.5%),連日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換算成美元達到 6.32萬億美元。

從全球各交易所的總市值排名來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屬於 2強。在亞洲交易所之中,東證超過上海 (6.27萬億美元 ),躍居榜首。

這個數據令人深思,即使上海交易所近幾年上了遠超東京的上市公司,但總市值仍被超過,上市公司質量纔是決定投資人獲得感,纔是 A股市場崛起的根基。未來需要嚴把上市質量關,哪怕少上一點公司。

A股,又要買單了?

熊市不言底

弱到極致的行情正在不斷刷新歷史記錄。

我們看到, 2023年是 MSCI中國指數連續第三個日曆年出現負回報,這是過去 20年來首次出現三連跌。

中國已經連續 3年同時落後於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估值壓縮是造成下跌的主要原因,整個指數未來 12個月市盈率從 2023年初的 10.4倍收縮至年末的 8.8倍。

與全球股票歷史下跌案例進行比較, MSCI中國指數已從 2021年 2月峯值調整了 58%。根據我們的定義,這次下跌已經屬於 “系統性 ”下跌,堪比於 AFC(亞洲金融危機)和 GFC(全球金融危機),彼時中國股市分別下跌了 82%和 74%。從歷史經驗看,歷次系統性下跌後的修正中,指數均在底部 6個月內反彈 36%, 12個月內反彈 86%。從這個維度上看,當下是否爲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看好日本和印度新興市場的外資最近也提到,中國股市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其復甦將一觸即發。

日前,尚渤投資基金經理布萊恩•布雷爾( Brian Burrell)最近表示, 2024年,資金將從美國貨幣市場流出。鑑於美股當前估值已經很高,他建議投資者放眼全球。布萊恩看好日本和印度股市,以及給人工智能產業 “賣鐵鎬和鐵鍁 ”的半導體供應鏈中的企業。關於中國股市,布萊恩認爲,鑑於目前中國股市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其復甦將一觸即發。

布萊恩指出,2024年,聯邦基金利率將從當前5%-5.25%的高位下調,值得關注的問題是,資金將從美國貨幣市場流向何方?這將對2024年各種資產類別的表現產生重要影響。

雖然估值處於低位,但是目前市場仍由非常脆弱的技術面和情緒面主導,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到大A。

短期來看,下週A股市場市場會不會迎來雙擊?(灣灣地區大選落定 + 市場的降息降準預期落空? )值得拭目以待!

從技術走勢上來看,有市場人士稱,當前指數越來越有 2018年的感覺了,當年沿着 60日線的趨勢線,整整陰跌了一年,每次弱反彈新低,再弱反再新低。

看日線的走勢,這一波趨勢和 2018太像了,深成指 2018年一年跌了 60%,直到做了個 w底,站穩 60日線 20周線,趨勢逆轉。

現在指數也是每次反彈 30日線或者 60日線然後又新低。原本年前有望形成雙底突破 60日線,現在既然新低了,下跌趨勢繼續,後面到底 2800,還是 2700,還是更低的地方,完全就不知道了。總之,熊市不輕易言底,保存好實力才能看到天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