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欣然

2024年,供需不平衡或仍將是可轉債市場的主要特徵。

業內人士認爲,展望2024年,可轉債融資將進一步收緊,而需求端仍有韌性。在低利率背景下,公募基金、保險資金仍會把可轉債作爲收益的重要來源。

業內人士表示,無需過多擔憂可轉債估值大幅壓縮的風險。但短期資金面、流動性收斂導致的估值波動風險對轉債價格的壓制問題或成爲常態,疊加正股修復彈性的不確定性,轉債市場波動性或加劇。

可轉債供給或延續偏弱局面

今年,可轉債供給偏弱的局面可能會延續。

據華福證券測算,根據歷史轉債預案數據建立概率模型對轉債發行線性外推,預計2024年轉債發行規模或在1770億元左右,轉債淨供給或在240億元左右,較2023年進一步縮量。

就政策端來看,近年來監管部門持續規範可轉債的發行。2023年8月,中國證監會就明確,對於存在破發、破淨、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8日,已披露發行預案的可轉債共有 164只,待發規模合計2365億元。

華創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周冠南認爲,可轉債預案儲備數量充足,2024 年前三季度新券供給料將維持,但在再融資收緊背景下,新增董事會預案明顯減少。若這一趨勢維持,預計2024年四季度後轉債新增供應將迎來明顯縮量。

周冠南進一步解釋,考慮再融資政策收緊背景,大額金融轉債發行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已披露預案中有5只金融債,合計規模約302億元。

此外,監管部門嚴格限制存在破發、破淨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而已披露預案中出現破發的轉債發行人共有56家,擬發行規模約463.2 億元;破淨的轉債發行人有7家,擬發行規模約287.4億元,合計約750.6億元。

可轉債需求有望回暖

從需求端來看,公募基金、企業年金、公司原股東爲轉債配置主力,2024年可轉債需求端仍比較穩固。

華福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清荷認爲,在2024年權益市場偏樂觀的判斷下,預計2024年“固收+”基金份額有望回升。

在純債收益中樞下行的背景下,“固收+”產品對轉債的需求有望繼續保持。因此,李清荷認爲2024年“固收+”基金轉債倉位與2023年基本一致。在基金份額回升、倉位保持穩定的判斷下,2024年“固收+”基金對轉債的需求有望保持淨增長。

“展望2024年,隨着權益市場回暖,自然人投資者持倉量有望回升;保險機構和企業年金作爲長線配置資金,在純債收益下行背景下,也有望繼續加倉轉債。”李清荷表示。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還表示,2024 年轉債需求端或將難以復現高速擴容行情,資金對轉債估值拉伸的強支撐難再出現,但轉債作爲“相對收益較好”的優質投資品種,資產配置需求仍具韌性。

下修博弈選擇範圍較大

展望2024年可轉債投資,多位市場人士建議,宏觀方面,可繼續關注低價、偏股型配置策略。在不確定性持續提升的市場環境中,啞鈴策略具備性價比,建議平衡配置高股息、高成長資產;在外需改善背景下,出口產業鏈存在結構性機會。

行業策略方面,民生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譚逸鳴認爲,汽車、AI等方向高景氣度有望延續,醫藥、消費及軍工等板塊或迎來困境反轉。綜合來看,以下幾個方面具備重點關注價值和機會:一是高景氣智能駕駛和汽車產業鏈,建議關注華爲鏈、特斯拉鍊上的汽車輕量化以及疊加機器人概念的汽零標的以及智能駕駛方向擴散標的,如TMT板塊的聯創轉債、宇瞳轉債、韋爾轉債、道通轉債、長信轉債等;二是AI浪潮中的算力國產化和終端應用,AI驅動算力需求高增,基礎算力國產化鏈條有望受益。AI加行業應用端持續深化,建議關注發佈自有大模型加產品落地場景明確的AI應用端標的。

多位市場人士還表示,2024年將有多筆可轉債進入回售期,可以博弈轉債下修的機會。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2024年將有118只、規模合計1453.9億元的可轉債進入回售期,下修博弈的選擇範圍較大。

李清荷表示,處於回售期的發行人爲規避轉債回售或到期贖回,下修動力充足。配合2024年宏觀環境的轉暖,轉債正股易漲不易跌,下修更易觸發轉債強贖。建議投資者關注2024年進入回售期且無顯著信用風險的低價高溢價轉債投資機會,博弈下修機會。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璐認爲,可轉債整體低波動,更要重視下修帶來的超額收益,關注回售期內低平價、高溢價率的個券。在滿足條件的個券中,資產負債率高、利潤承壓的發行人下修的可能性更大。

不過,下修博弈的不確定性大。2023年以來不下修的個券增多,而且下修概率大的個券更偏小盤,可能不適合風險偏好低的投資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