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文多    

1 月 12 日 ,中 化 國 際(SH600500,股價4.32元,市值155.1億元)公告稱,預計公司2023年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約虧損16億元到約虧損2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中化國際2023年三季報,其2023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約虧損5.4億元。這也意味着,在2023年第四季度,中化國際出現了大幅虧損,虧損金額約10.6億元至14.6億元。

1月12日,上交所對中化國際下發了監管工作函,處理事由爲“關於業績預告事項的監管工作函”。

中化國際還表示,預計2023年年度公司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約虧損20.8億元至虧損26.0億元。可以看到,中化國際年度非經常性損益的金額也較大,由此導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更低。據中化國際2023年三季報,2023年前三季度中化國際的非經常性損益約爲4.4億元,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系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損益約2.8億元、政府補助約1.5億元。可見,中化國際在2023年第四季度出現了較大額的虧損。

對於業績預虧的原因,中化國際表示,受2023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化工品需求縮減、海外出口下降、產能集中釋放及下游市場波動等影響,公司的主要產品,如環氧樹脂、環氧氯丙烷、芳烴及部分化工產品的市場價格持續處於低位。在此基礎上疊加公司主要新裝置處於產能爬坡階段,產品盈利能力較同期下降明顯。

除了業務景氣度影響之外,減值因素也對中化國際的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中化國際表示,公司結合內外部環境與下屬子公司實際及預期經營情況、市場變化等綜合因素考慮,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相關規定,對部分子公司含商譽的資產組賬面價值及相關長期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初步判斷可能存在減值跡象。

“經公司初步估算並與評估機構及年審會計師進行溝通,公司預計將在2023年年度報告中對其商譽及長期資產計提減值準備,最終減值金額將由公司聘請的評估機構及審計機構進行評估和審計後確定。”中化國際表示。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中化國際的商譽賬面價值約23.5億元。

據中化國際2023年半年報,其商譽主要包括了聚合物添加劑資產組、ABS資產組、富比亞資產組、揚農資產組、駿盛資產組和地拓資產組。其中,聚合物添加劑資產組和ABS資產組構成其商譽的主要部分,兩者淨額分別約14.9億元和4.8億元。

另外,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中化國際的商譽減值準備爲0。

“以上預告數據僅爲初步覈算數據,具體準確的財務數據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爲準,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中化國際稱,公司不存在影響本次業績預告內容準確性的重大不確定因素,本次業績預告未經註冊會計師審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