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進促穩 首席經濟學家把脈宏觀形勢

● 本報記者 李夢揚 黃一靈

進入2024年,中國宏觀政策將如何發力?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全球大變局下中國可以採取哪些應對戰略?

圍繞上述問題,1月13日至14日,在2024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宏觀政策擴張性明確,有可能根據需要進一步調整其程度。2024年,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可能超出市場預期。在此背景下,對中國經濟來說,機遇大於挑戰,需要以進促穩。

貨幣與財政政策均有發力空間

展望2024年,業內人士認爲,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均有發力空間。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財政政策的擴張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已經明確,尤其是2023年四季度還推出萬億國債。這不僅是財政政策資源投入的擴張,同時也表明在2024年要推動經濟增長。

在信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廖羣看來:“財政政策應該多發力,我們國家還有空間。”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說,財政政策是影響2024年經濟運行的一個關鍵核心變量。財政化債和金融化債必須同步推進,必須有進的政策纔可能有穩的形勢和穩的預期,這就要求財政在逆週期調節過程中適度發力。 

貨幣政策方面,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蘆哲表示,2024年,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明顯降低,給了貨幣政策更大的發力空間。

人民幣或出現一輪升值

2023年,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升值、走貶又企穩回升等多個階段,整體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展望2024年,人民幣匯率走向成爲首席經濟學家們關注的焦點。 

“2024年,美聯儲、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將改弦易轍,從加息轉向降息,再加上國內的宏觀政策擴張性很明確,在這兩個方面因素影響下,人民幣很有可能出現一輪升值。”連平預測,人民幣升值將會對2024年中國經濟運行帶來積極影響。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現場諸多經濟學家的認同。“我們預測,中國央行今年有小幅降息降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會略有升值。”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 

對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今年的關鍵點不僅僅要“穩”,更多的是要“進”,“人民幣國際化關鍵的點在於,我們之前更多是‘走出去’‘用起來’,現在我們更多要立足於‘留下來’,更多發展境外人民幣投資的產品和市場。”

美聯儲降息路徑或超預期

在程實看來,2024年全球處於經濟拐點。美國爲達到貨幣政策既定目標,考慮到當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國擴張性財政政策的退出,美聯儲降息路徑或超預期,在力度上可能大於美聯儲自己給出的前瞻指引。

關於降息時點,大家判斷不一。汪濤預計:“美聯儲將自2024年3月開始降息。今年,美國國債收益率將會下行,而且已開始下行。”不過,蘆哲表示,從美國角度講,全年一定會有降息,拐點會在什麼時點發生是關鍵問題,“我們持偏中性保守的判斷,認爲到2024年5月左右美聯儲纔會降息。” 

此外,滙豐銀行環球研究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兼亞洲聯席主管範力民表示,滙豐預期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首次降息或在2024年6月開啓。就美聯儲而言,預計2024年的政策利率將累計下調75個基點,2025年再下調75個基點。 

“中國的利率中樞下行和降息的趨勢應該不會改變。”蘆哲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