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繁花”盛開,心中“春天”乍醒。

近期,電視劇《繁花》熱播,劇情講述了一個充滿機遇與希望的時代,一座城市的滄桑鉅變和普通人在時代的浪潮下如何抓住機遇、施展才華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中國股市是一顆耀眼閃爍的新星,正冉冉升起,那些初入其中的人們也在此上演了一幕幕傳奇。

《繁花》所述故事迄今已三十餘年,而身處當下股市,基金經理在看完《繁花》後有何感悟,又將如何尋找投資新機遇?近日,記者採訪了五位在上海工作的基金經理,分別是永贏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章贇、興證全球基金管理部副總監喬遷、德邦基金基金經理雷濤、海富通基金指數產品專家成鈞、永贏基金基金經理範帆,分享各自眼中似錦的“繁花”。

永贏基金章贇:

堅定持倉時代貝塔

“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時候,我還在上中學。其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前,我們國家就已經有股票了,營業部門口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章贇回憶,上世紀80年代的股票交易,只能在上海西康路101號的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也就是後來的申銀證券靜安營業部)的股票交易櫃檯進行,那時只能用現金買賣延中實業和飛樂音響兩隻股票。到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有了八隻股票,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老八股”。而三十多年後,目前“老八股”中只有飛樂音響豫園股份還沿用着當年的名字,其餘股票要麼已經改名換姓、主業更迭,要麼已經退出市場。

聊起《繁花》,章贇對其中兩個情節印象很深刻。第一個情節是寶總與範總剛開始談三羊牌襯衫合作的時候,遇到做皮草生意的魏總攪局,即使範總和魏總在李李的撮合下多次出入至真園,寶總仍不爲所動,反而還要壓範總的襯衫出廠價。後來,範總瞭解到魏總只是虛張聲勢,而寶總能承諾賣出全部80萬件襯衫後,即使被壓價也接受了寶總的訂單。章贇認爲,這映射到資本市場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投資者如果對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和投資價值做過深入研究,面對股價波動就不會追漲殺跌、動作變形,而是在公司遭遇錯殺的時候勇於加倉,同時在公司價格高估的時候果斷賣出。

第二個情節是寶瀛收購大戰。以寶總爲代表的“艦隊”和以強總爲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都在高位邊漲邊賣,力圖全身而退;但以金老闆和小江西爲代表的部分個人投資者則追高買入,最終損失慘重甚至家破人亡。章贇表示,巴菲特說“要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股票投資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情,因此更需要具備逆向思維的能力。

提到劇中寶總之所以能帶領團隊在股市中賺錢,章贇認爲,這在於他理解了股市的週期、嚴格遵守高拋低吸的原則。在股市週期高點要保持警惕、做好風險控制,在週期低點則要積蓄力量,敢於在深度研究的基礎上對具備投資價值的股票進行佈局。“只要還沒有出局,未來仍有翻盤的機會。”章贇強調,敬畏市場、做好風險控制,是做好長期投資的前提,投資中切忌貪婪、切忌追漲殺跌。近期,市場表現弱於預期,基金經理要將長期持有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好壓力測試和風險預算,並積極把握市場出現的反轉機會。

關於未來的投資方向,章贇以劇中情節表達了觀點。他認爲,寶總在爺叔的指導下,抓住了股票市場和服裝外貿兩個大的時代貝塔,這兩個方向在當時有一個共同特徵——國家政策重點支持的新興方向。章贇表示,不同時代的貝塔會有所區別,但尋找貝塔的思路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政策支持加上創新驅動,像數字經濟、高端製造、醫藥生物等科技板塊都具備這樣的特徵。找到這樣的貝塔機會後,需要在這個方向上持續投入自己的精力去克服困難,這一點在汪小姐爭取到牛仔褲外貿訂單的劇情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興證全球喬遷:

理解並利用好週期

“大暑之後必要大寒,一定記住,這是規律。”這是《繁花》中的金句之一,也是令喬遷感悟頗深的一句話。

在喬遷看來,這句話表述了季節變化的週期性規律。回到資本市場角度,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中觀維度的行業,都存在週期性變化,因此投資者理解並利用好週期很有必要。

在當前時點上,如何看待並應對週期變化?喬遷表示,在組合層面,會在自下而上的選股同時,做好中觀維度的適度均衡。這背後的邏輯,正是不同行業在同一時間會處在不同週期中,當一個行業景氣的時候,也會有其他行業不景氣。左側的行業可能在短期內不景氣,但同時也爲長期收益帶來了更大的空間,而右側的行業體現的或是短週期收益更好的階段性機會。因此,投資者需要在短期收益率和長期收益率之間平衡決策,利用行業週期的差異性,通過調配左側與右側行業的權重,以適度的均衡來保持投資組合的運營。

喬遷還提到,目前宏觀要素及外部不確定性相較過去有所增加。就像《繁花》中另一金句所說的那樣,“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只有自己。衝得太快,逃得太慢,肯定是要喫癟。頭頂在肩膀上,腳長在自己身上,只要保護好自己,機會永遠比風險大。”喬遷認爲,相比預測,投資者更需要的是做足準備去應對,可傾向通過持續跟進核心宏觀事件來保持敏感度,以備在事件發生邊際傾向之時快速應對。

“投資理念的變化,實際上與大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喬遷表示,新的背景下,無論是在預測個股還是在構建持倉的過程中,都會做好充足的容錯空間,以便在未來遇到更多的不確定性或需要修正曲線的時候,可以更從容地去調整。

德邦基金雷濤:

立足產業捕捉機會

對於雷濤而言,《繁花》一劇展現的年代略顯遙遠。“我當時的年紀還小,感悟不是特別深,但後來聽很多前輩提到過,那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就像劇中所說的‘有人乘風而起,有人半日歸零’。”

雷濤稱,那時的股市野蠻生長,相對現在更充滿誘惑。現在,隨着各種規則措施不斷完善,資本市場更加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對投資也更友好。在他看來,在當下信息充分流動的時代,尋找市場機會的核心還是要立足於產業,捕捉產業的重要變化,進而識別投資機會並耐心持有。

當然,萬物都有周期,這是自然規律。雷濤表示,對於週期更迭,最難的地方在於判斷,“大暑之後必要大寒”,大暑或大寒出現的時間以及是否能被冠以“大”字,這纔是週期中比較玄妙的點。

雷濤也認爲,市場永遠是對的,是因爲人的認知始終是有侷限性的,市場是基於所有參與人全體認知的綜合結果。不過,對於個人而言,市場也不是“永遠”是對的,因爲當前市場可能只反映你認知的部分內容,並不是關於市場的全部共識。如果某一天,這個全部共識都被市場所反映,從你的角度而言,市場是經歷了很長時間才最終跟你的認知相匹配,那它之前的反映就不算是對的。

“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我們要儘可能地站在未來有可能成爲市場共識的位置,這才能和市場共舞。”在雷濤看來,產業的變化相對更好理解,並且更有可能成爲市場共識的因素,所以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業研究上面,並且保持足夠的耐心來尋找到機會。

提到《繁花》帶來的感悟,雷濤說主要有兩點:一是儘管個人相對於時代是渺小的,但還是要努力去擁抱時代,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二是要學會接受人生中求而不得的遺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無論是投資還是生活,人生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財富,要以平常心看待,以進取心做事。

海富通基金成鈞:

資產配置要留好餘量

《繁花》劇中的爺叔說,“帝國大廈,爬上去一個小時,掉下來只要八點八秒。”成鈞對這句話的感受很深,他表示,在股市裏有時候也是這樣,好不容易賺到了錢,在一次大的回撤中就有可能損失殆盡,“有時候儘管我們對長期趨勢很有信心,但是卻不能扛過短期的波動。”

在他看來,這帶來的啓示就是,在做資產配置時,要留有餘量,做好分散化,切記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指數化投資就是分散風險的一種途徑,此外還可以配合一些紀律化的交易策略,例如網格化投資策略、定投策略等,儘量避免由於情緒劇烈變化而導致的不理性交易。

“我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2020年至2021年那波牛市行情。當時A股市場情緒高昂,醫藥、白酒、科技、新能源汽車等各板塊輪流登場,甚至是醬油調味品板塊都一度誕生了短時間內翻兩倍的超級大牛股。”成鈞指出,那時很多人通過投資股票、基金而抓住了市場的紅利,公募基金市場也首次迎來了規模超千億的權益型產品,2021年1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規模首次突破20萬億大關,之後則迎來大幅回調,就說明週期性值得大家重視。

“在市場情緒面高漲的時候,我們會過於樂觀,而在市場低點時,又會過於悲觀。這是市場規律和人性的特點。”在成鈞看來,基於這樣的現實,或許紀律化的交易策略、分散化的配置策略會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展望未來,成鈞認爲,權益市場的貝塔來源是企業盈利的增長和對未來預期的修復。經過兩年多的調整,大盤指數和一些行業主題指數的估值回到了過去五年的低位,已經具備了長期投資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回顧股市歷史,底部磨底的過程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兩三年。在科技板塊中,投資者可關注革命性新技術的動向,一旦出現則有望成爲引燃市場熱情的重要驅動因素,至於大盤指數,其回升則離不開整個經濟面的復甦。

永贏基金範帆:

投資決策匹配風險偏好

“阿寶的時代,正是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時代,低廉的生產要素成本、穩定的社會環境、開放有爲的政府和務實高效的政策,使我們的一些產品在全球具有競爭力,從而成就了那個時代的產業浪潮——外貿與相關製造業。”在範帆看來,建立在產業浪潮之上的成功,更容易實現。

他舉例,國內消費電子行業中很多龍頭公司的創始人,正是在那個時代從最基層起步,通過踏實苦幹、不斷學習,成爲臺資、港資或外資電子企業的中層或高層管理者後,充分利用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國內的政策支持選擇成爲勇敢的創業者。之後,在消費電子持續創新與國內產業鏈升級的浪潮中,他們抓住機遇蛻變爲卓越的企業家。

在範帆看來,抓住機會的核心是判斷產業要素是不是具備在未來兩三年爆發的潛質,並找到關鍵觸發點。“以過去幾年的新能源行業爲例,其本質是經濟性,因此當光伏、新能源車的成本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即將下降到平價時,就具備了開啓產業浪潮的潛質。”範帆說。

“資本總是在逐利的,而且永遠在賠率與勝率之間做權衡。”範帆表示,當風險偏好高時,賠率更重要;當風險偏好低時,勝率更重要。股票價值是由基本面驅動的,但股票價格與價值卻不是在每一個時間點都是一一對應的,而是一個“擺鐘”。因此,在行情大漲時我們要保持冷靜,在大跌時我們也不用過度悲觀,而是要專注於持續研究股票的價值與其價格是否發生了較大偏離,從而形成自己的投資決策。

範帆表示,每個人的投資決策應該是和自己的風險偏好相匹配的,並沒有一種投資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也並沒有一種投資方法在每種市場環境下都是有效的。因此,我們要認識到自己方法論的侷限性。市場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樣的,無時無刻都在做不同的“考試”,一段時間是“語文考試”,一段時間是“數學考試”,一段時間又是“體育考試”。每個“科目”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市場的階段性表現總是正確答案,因此我們要去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用自己熟悉的投資方法論去應對“考試”,這纔是最有效的方式。不過,這也僅僅是理想,因爲人的理性也會受到情緒影響,所以無論是應對什麼“考試”,最核心的工作是研究好題目,也就是股票的內在價值。

最後,範帆談到了股票投資中的“道”。他表示,《繁花》這部劇給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強慕傑的結局,他看似掌握大量資金,可以呼風喚雨,以各種違規、不法手段操縱股價,似乎獲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最終觸犯法律而鋃鐺入獄,變得一無所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範帆看來,股票投資中的“道”,就是股票對應的公司內在價值,更是時刻嚴守法律與職業道德的約束。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看盡“繁花” 五大基金經理各花入各眼)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