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大型特色材料企業中化國際(600500.SH)業績變臉,超出市場預期。

1月12日晚間,中化國際發佈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3年度,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爲虧損16.02億元到20.02億元。

公司解釋稱,全球主要經濟體化工品需求縮減,公司主要產品及部分化工產品的市場價格持續處於低位,疊加新產能爬坡,使得產品盈利能力明顯下降。此外,公司商譽及相關長期資產存在減值跡象。

中化國際於2000年登陸A股市場,出現年度虧損,這還是公司上市24年來的頭一遭。

中化國際年度預虧,引發各方高度關注。上交所對此火速下發監管工作函。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二級市場上,中化國際的股價表現也較爲糟糕。1月12日,其收盤價爲4.32元/股,前復權後,其股價已經逼近9年前的低位。

基金等機構總是能先知先覺。2023年三季度末,基金清倉了所持中化國際全部股份。

史上首虧監管函火速下發

中化國際經營業績突然大幅變臉,上交所火速下發監管函。

根據業績預告,經初步測算,中化國際預計2023年年度淨利潤爲-16.02億元到-20.02億元。預計2023 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爲-20.77億元到-25.96億元,均爲大幅虧損。

2022年度,中化國際實現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13.11億元、8.33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爲-39.15%、53.42%。

與2022年度相比,無論淨利潤還是扣非淨利潤,中化國際均大幅變臉。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虧損5.40億元、9.83億元,同比下降141.84%、183.57%。其中,一、二、三季度,淨利潤分別爲1.13億元、-2.77億元、-3.76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爲-0.56億元、-5.06億元、-4.21億元。季度數據顯示,淨利潤、扣非淨利潤虧損在擴大。

針對2023年慘淡的經營業績,中化國際解釋稱,受 2023 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化工品需求縮減、海外出口下降、產能集中釋放及下游市場波動等影響,公司的主要產品,如環氧樹脂、環氧氯丙烷、芳烴及部分化工產品的市場價格持續處於低位。在此基礎上疊加公司主要新裝置處於產能爬坡階段,產品盈利能力較同期下降明顯。

此外,結合內外部環境與下屬子公司實際及預期經營情況、市場變化等綜合因素考慮,公司對部分子公司含商譽的資產組賬面價值及相關長期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初步判斷可能存在減值跡象。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化國際的商譽賬面價值爲23.48億元。

中化國際2023年半年報顯示,其商譽主要包括聚合物添加劑資產組、ABS資產組、富比亞資產組、揚農資產組、駿盛資產組和地拓資產組。其中,聚合物添加劑資產組和ABS資產組構成其商譽的主要部分,兩者淨額分別約14.9億元和4.8億元。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中化國際的商譽減值準備爲0。

1月12日,針對中化國際的年度業績預告,上交所火速下發監管工作函,處理事由爲“關於業績預告事項的監管工作函”。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中化國際於2000年登陸A股市場,2023年的年度虧損,是公司上市24年來的首次。

毛利率連續三年下降

作爲行業龍頭企業,中化國際的利潤總體上較爲微薄。

中化國際表示,公司堅守“打造科技驅動的創新型化工新材料企業”的戰略目標,聚焦環氧樹脂、聚合物添加劑、工程塑料、特種纖維等核心產業鏈,打造具有核心技術及一體化發展優勢的環氧樹脂、聚合物添加劑、ABS、尼龍 66、芳綸、鋰電正極材料等特色材料產業。

2023年半年度報告披露,中化國際環氧氯丙烷、燒鹼、二氯苯系列、硝基氯苯、氯化苯、芳香二胺系列等產品在國內外具備領先的市場地位。二氯苯產能位居全球第一,環氧氯丙烷產能位居全球第二,環氧樹脂產能位居全球前三,硝基氯苯產能位居全球前三。連雲港碳三產業一期項目投入進度已達98.44%,其中雙氧水法 15 萬噸/年 ECH產線負荷持續提升,穩居國內 ECH 的龍頭地位。公司正在有序推進 PDH、PO 以及雙酚 A 擴建項目,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中間體產品組合、擴大一體化優勢、支撐材料產業發展。

公司高性能材料產品目前主要包括環氧樹脂、ABS、尼龍 66、芳綸、洗油精細化學品等,公司已是國內環氧樹脂龍頭。公司高端尼龍材料產業、ABS 產能等均在擴產,芳綸產能位居國內領先地位,且正在擴建。公司還是全球領先的橡膠添加劑供應商,已實現產能國際化佈局。

中化國際還是亞洲最大的化工品分銷商,此外,公司還佈局了戰略新興產業,已形成 1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產能。

綜上所述,中化國際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產業佈局緊鑼密鼓進行。

前幾年,即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541.62億元、806.48億元、874.49億元,同比增長1.75%、48.90%、8.25%。對應的淨利潤爲3.07億元、21.75億元、13.11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爲-35.57%、608.90%、-39.15%。

這三年,雖然營業收入持續增長,淨利潤有所波動,但公司的銷售毛利率持續下降,分別爲12.15%、10.13%、8.66%。2019年,公司銷售毛利率爲12.34%。

持續進行產業佈局,中化國際也因此存在財務壓力。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20.32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爲194.36億元。前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爲4.28億元,同比增加0.40億元。

二級市場上,中化國際表現不佳。

2023年全年,公司股價從年初的6.61元/股跌至年末的4.42元/股,區間跌幅爲33.13%。

今年1月10日,盤中股價下探至4.18元/股,前復權後,逼近2014年7月14日的收盤價4.13元/股,1月12日,股價回升至4.32元/股,仍然處於低位。

股價跌至低位,中化國際的基金股東清倉撤退了。Wind數據顯示,2023年三季度末,基金完成了對中化國際的清倉。而在2023年6月底 ,基金合計持有中化國際4005.54萬股股份。這也是中化國際上市以來,基金第二次清空了所持中化國際股份,前一次是2020年三季度末,當時,中化國際的股價在4—5元之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