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市場持續調整,私募產品淨值也遭遇大幅回撤。每經記者注意到,曾經的“創業板一哥”、集元資產任澤松管理的“集元-祥瑞1號”,今年以來已虧損14.32%。與此同時,不但主觀遭遇回撤,連穩定賺錢的量化私募也遭遇了不小回撤,比如去年的百億量化私募冠軍信弘天禾旗下的“信弘滬深300指數增強1號”,今年以來也虧損了3.77%。

任澤松代表作淨值“爆表”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任澤松執掌的“集元-祥瑞1號”截至1月12日的最新單位淨值爲0.8020元,今年以來虧損14.32%,成立以來虧損19.8%。

從淨值數據來看,該產品在2023年12月29日的單位淨值爲0.9360元;而2024年1月5日披露的數據顯示,其單位淨值爲0.788元,淨值大跌15.81%。由於今年首個交易日是1月2日,也就是說,該產品在短短4個交易日就下跌了15.18%。

不過,“大漲大跌”對於任澤松而言是常態——任澤松管理的私募產品曾在單週上漲24%,也在兩週內回撤40%。從任澤松的佈局來看,2023年末,任澤松依然看好AI,其在公司月報中寫道:“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科技產業在突飛猛進地發展,成爲市場爲數不多的亮點,相關公司有望走出很強的結構性行情。”

此外,曾在2022年產品大賣90億的合遠基金管華雨,進入2024年,旗下不少產品目前浮虧近20%。據私募排排網數據,合遠智選雨鴻截至1月12日的單位淨值爲0.8190元,今年以來虧損2.86%,成立以來虧損18.1%。

百億量化私募開年遭回撤

除了主觀策略回撤之外,量化私募業績也出現明顯回撤。據私募排排網統計,2023年,有業績披露的612家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爲4.89%。其中,31家百億量化私募在2023年實現正收益,其中6家收益超過10%。而開年以來的連續回調,已讓頭部量化私募遭遇了不小回撤。比如去年的百億量化私募冠軍信弘天禾,旗下“信弘滬深300指數增強1號”截至1月12日的年內虧損已達3.77%。

此外,去年百億量化私募第三名衍復投資,旗下的指數增強產品也出現回撤。截至1月12日,“衍復專享滬深300量化多頭一號”的單位淨值爲0.8854,今年以來虧損3.05%,成立以來虧損11.46%。此外,衍復投資高亢管理的“衍復專享500增強1號”,截至1月12日的最新單位淨值爲0.9501,今年以來虧損3.28%。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私募機構並未出現減倉行動,而是逆勢加倉。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最新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爲79.02%,在近一年中處於中等水平,比近一年76.83%的最低倉位要高出許多。從近期的變化來看,股票私募從2023年12月中下旬開始加倉——具體來看,56.47%的股票私募處於滿倉水平,31.83%的股票私募倉位處於中等水平。

對此,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告訴記者,經歷了2—3年的弱市後,A股市場有望在2024年迎來轉機,拐點的性質和上升幅度仍然要視基本面數據的修復狀況。最佳的應對策略是立足於價值的安全邊際,嚴重低估時買進、高估時則賣出。去年下半年以來,成長股遭遇了普遍的殺跌,一旦拐點出現,超跌修復和成長助力有望推升一波較大行情,成長股可以作爲今年重點關注的方向。

超跌修復和成長助力推升一波大行情

對於探底回升的市場,圓融投資股票部研究總監潘辛毅告訴記者,當前市場整體流動性偏緊,且臨近春節,場內資金減量,場外資金觀望情緒較重,市場處於緩慢出清階段,春節前大概率處於磨底階段。春節後,隨着年報預告及一季報預告的不斷髮布,在業績驅動下資金更容易凝聚共識,聚焦景氣上行行業,推動結構性行情出現,而市場的整體轉暖還需要等待宏觀經濟數據拐點及金融抑制狀態解除流動性轉寬鬆後,更容易出現。

奶酪基金投資經理胡坤超告訴記者,在市場悲觀的階段反而是投資佈局或逐步加倉的良好時機。基於國家增發萬億國債打開赤字空間、2024年美國開始進入降息週期等宏觀因素,增量資金有望加入迴流市場,對於機構持倉比例以及估值歷史分位處於較低水平,但基本面依舊良好的板塊和標的,應當着重關注。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表示,市場連續調整以來,除了滬指以外,主要的寬基指數都創出了新低。估值持續降低、政策不斷推出、外圍擾動弱化,市場機會終將到來。至於春節前能否好轉,確實難以判斷,但只要我們保持信心,時間終究會證明一切。

富榮基金也表示,在市場弱預期、弱現實這個組合下,對於權益市場不應過分悲觀。待消極情緒出清後,中期底部區間或將臨近,等待能夠決定市場方向的邊際變化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