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快速復甦 財險增速放緩

◎記者 何奎

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3年保費數據近日披露完畢。復甦是保險業負債端全年表現的關鍵詞。

2023年,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五家上市險企共攬保費收入超2.6萬億元。其中,壽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合計約16077.18億元,同比增長約4.90%;財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合計約10082.94億元,同比增長約5.66%。

在市場人士看來,隨着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降,居民儲蓄型保險需求進一步得到刺激,保險負債端的復甦趨勢有望在2024年延續。不過,保險股投資依舊受資產端影響較大,權益市場底部企穩回升將是開啓保險股“戴維斯雙擊”行情的重要變量。

壽險業新單高增

2023年,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五家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全部實現正增長,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26932.15億元,同比增長約5.21%。其中,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同比增速均超6%。

銀行存款“降息潮”下,居民旺盛的儲蓄需求是貫穿保險業2023年全年的銷售主線,也是推動保險業負債端回暖的主要原因。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中國人壽、人保壽險、新華保險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16077.18億元,同比增長約4.90%,增速由負轉正。

近年來保險公司持續推進壽險改革,優質代理人培養已經明顯見效,個險渠道新單高增帶動負債端向好就是關鍵佐證。例如,2023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中個人新業務實現保費收入約1284.27億元,同比增長約24.26%;太保壽險代理人渠道新保業務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約296.02億元,同比增長約29%。

得益於此,作爲壽險公司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NBV(新業務價值)同步實現高速增長。方正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許旖珊表示,預計2023年上市險企NBV平均增速27.6%,2024年NBV有望繼續保持同比增長。

財險業保持正增長

壽險業增速由負轉正,財險業則繼續保持正增長。

2023年,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10082.94億元,同比增長約5.66%,增速較2022年減少3.84個百分點。其中,太保產險同比增速超過10%,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

從細分險種來看,作爲財險行業保費收入主要來源的車險業務增速放緩是主要影響因素,而非車險業務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例如,人保財險非車險業務保費收入同比增長約7.42%,該公司農險、貨運險、其他險種表現亮眼,同比增速分別爲11.9%、11.4%和30.2%;太保產險非機動車輛險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2%。

華福證券發佈研究報告認爲,在監管對車險費用的管控下,財險行業增長動能發生轉變,頭部險企憑藉更加精確的定價模型及管理手段有望在規範化市場中擴大競爭優勢,預計未來龍頭財險公司將持續佔據領先地位。

保險股“戴維斯雙擊”行情可期

當前影響保險股股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投資者對資產端表現依然存在擔憂,權益市場下行壓力或拖累險企利潤表現。但業內認爲,伴隨新一輪增長週期的開始,保險股估值有望逐步上升。

負債端方面,華福證券表示,隨着銀行儲蓄利率持續走低以及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率波動性加劇,儲蓄類保險產品的銷售預計將持續走強,同時各險企代理人團隊加速轉型、產能進一步提升,預計2024年各險企保費及價值有望實現正增長。

“資產端方面,隨着穩增長等系列政策持續落地,權益市場有望實現好轉,預計2024年各險企利潤端壓力將降低。”華福證券說。

對於保險股投資而言,東吳證券非銀金融團隊認爲,當前保險板塊估值彈簧壓近歷史極值,2024年“開門紅”有望充分受益於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待權益市場底部企穩後,保險股或迎來“戴維斯雙擊”行情。

開源證券也認爲,近期保險股超額下跌主要受資產端、負債端和政策端擔憂影響,目前上市險企PEV(股價與內含價值之比)估值位於歷史底部位置,或已充分反映市場悲觀預期,“開門紅”超預期有望明顯緩解負債端擔憂,經濟復甦也利好資產端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