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4年1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

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

應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齊塞克迪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全國政協副主席沈躍躍將於1月20日出席在剛果(金)首都金沙薩舉行的齊塞克迪總統就職典禮。

總檯CGTN記者:臺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此次瑙魯突襲式“斷交”系由該國某前總統“幕後操盤”,在臺評估協商瑙魯索要經濟援助之際,大陸“趁虛而入”。請問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瑙魯政府承認一箇中國原則,同臺灣“斷交”,願同中國復交,是瑙魯政府內閣的集體決定,是瑙魯作爲主權國家獨立自主作出的正確選擇。我們注意到,瑙魯議會昨天全票通過決議,支持、核可並確認瑙魯政府同中國復交的決定,將致力於發展瑙中外交關係,開展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這再次充分說明,一箇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所謂“知情人士”的言論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人。對於那些慣於開展“金元外交”的人來說,要知道世界上有些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一箇中國原則是一條不可交易的基本準則,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中國恢復和發展外交關係,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前景十分廣闊,必將爲瑙魯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中國日報》記者:正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備受矚目。我們注意到會上有兩種聲音,一種主張在經貿往來中採取出口管制等方式“去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另一種認爲只有合作才能重燃解決問題的動力。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李強總理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並發表特別緻辭。李總理指出,當今世界經濟聯繫十分緊密。碎片化地各自爲戰,只會讓世界經濟更脆弱。中方認爲只有充分尊重國際產業分工的客觀規律,堅定不移地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把合作的紐帶拉緊,把互惠的蛋糕做大,才真正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世界各國應當加強對話與溝通,採取更爲協同有效的舉措,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培育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近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是全球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正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持續爲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中國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並處於需求快速釋放的階段。在全球總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中國的市場空間廣闊,縱深不斷延展,必將爲提升全球總需求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將堅定不移對外開放,讓世界分享中國機遇、同各國共同發展。

正如李總理強調,中國敞開懷抱真心歡迎各國企業繼續投資中國,將持續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選擇中國市場不是風險,而是機遇。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

路透社記者:2002年瑙魯同中國建交,但2005年又同臺灣當局“復交”,現在瑙魯與中國復交。中國和瑙魯將於何時互設使館?

毛寧:關於中國和瑙魯復交的具體安排,我們將適時發佈消息。

我想強調的是,瑙魯政府承認一箇中國原則,同臺灣“斷交”,願同中國復交的決定是瑙魯政府經過內閣會議作出的集體決策,順應了瑙魯人民意願,符合瑙魯長遠利益,也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

路透社記者:鑑於瑙魯以往的復交情況,中方是否認爲瑙魯是可靠的夥伴?瑙方就不再同臺“建交”向中方作了什麼保證?

毛寧:中國讚賞和歡迎瑙魯作出同臺灣“斷交”、願同中國復交的決定。我們認爲這是正確的選擇。中方願同瑙魯在一箇中國原則的基礎上開啓兩國關係的新篇章。

法新社記者:加拿大週二宣佈,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對科研資助施加限制措施,以阻止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實體分享先進技術。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加拿大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風險爲由,對中國的一些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打壓遏制,嚴重破壞中國和加拿大之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無助於兩國關係改善和穩定,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中加科技交流合作是雙向的,也是互利的。加方有關政策短視而不明智,損人不利己。我們敦促加拿大方面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思維,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將科技合作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給中加之間的正常科技交流合作設置障礙,爲兩國關係改善發展創造條件和氣氛,而不是相反。

圖爲在現場的外媒記者進行提問

路透社記者:中方是否會向瑙魯提供安全和警務方面的幫助,就像中國與所羅門羣島簽署的有關協議一樣?

毛寧:中國和瑙魯復交之後,雙方將本着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原則,開展各領域合作,我們不會爲合作領域預設任何限制。至於具體開展什麼合作,需要雙方協商確定。

土耳其阿納多盧記者:巴基斯坦於昨日譴責伊朗對其境內發動的空襲。中方對於上合組織兩個成員國之間的緊張局面有何評論?

毛寧:中方一貫主張根據基於《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切實尊重和維護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伊朗和巴基斯坦是近鄰,也都是伊斯蘭大國。我們呼籲雙方保持克制,避免採取導致局勢緊張升級的行動,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日本廣播協會記者:去年11月,澳大利亞指責中國驅逐艦聲吶攻擊導致澳大利亞海軍潛水員受傷。就在剛纔,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聲稱,發動攻擊的是日本軍艦。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我還不瞭解肖千大使具體的表述。我記得去年11月有關事件發生時,中國軍方作出了回應,說明了情況。

圖爲在現場的記者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