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2023年5月30日,全球首富马斯克时隔三年再访华,会面的第一个企业家是曾毓群。

2023年11月9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在德国慕尼黑举办,曾毓群是2023年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大会表彰他在推动全球交通电动化和能源革命进程中的卓越贡献。

56岁的曾毓群,是穷苦出身,白手起家。“爱拼才会赢”是闽南人的天性,但曾毓群“赌性更坚强”。他说,赌,是脑力活。2011年,曾毓群在家乡宁德创立宁德时代,专攻锂电池。2018年,他成为全球锂电池之王。直到2023年,宁德时代仍稳坐全球锂电池头把交椅。

然而,一场“去宁王化”的行动不期而至,车企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纷纷将产业链延伸至电池端,宁德时代(300750.SZ)的压力陡增。

主动让利,宁德时代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市值较巅峰时蒸发了9300亿元。

曾毓群创造了属于“宁德”的时代,时下的他,是全球最忙碌的企业家之一。产能阶段性过剩、“挑战者”前赴后继,全球锂电池之王的头衔,他还能保持多久?

缔造宁德的锂电池时代

大部分人的人生就像电池,从负极开始,慢慢积累能量,达到巅峰的正极,释放能量场。曾毓群的人生也遵循这一路径。

1968年3月出生于福建宁德的一个贫困家庭,曾毓群从小就立志走出穷山沟。1985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1989年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国企。3个月后,他辞职跳槽至东莞新科磁力发电厂。

1999年,是曾毓群人生重要转折点。应中国香港新科的联合创始人梁少康邀请,陈棠华、张毓捷、曾毓群成立了ATL公司。公司总部设在中国香港,实际生产在东莞白马,专做电池业务。

没有技术、人才,当时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是聚合物锂电池,四人一咬牙,拿出100万美元,向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购买专利。但大价钱买来的技术有重大缺陷,做出来的电池,充放电几次后就鼓包,贝尔实验室也没办法解决。

重压之下,曾毓群、陈棠华、张毓捷三人试着“自己解决”。3个门外汉,不断做实验,试过数十种材料,几个星期后,鼓包问题出人意料地解决了。

经此一战,ATL名声大噪。ATL又成功为iPod开发出异形聚合物锂电池,并拿到苹果1800万台iPod供应电池的订单。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普及,ATL先后成为vivo、华为、三星手机的电池供应商,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电池供应商。

2005年,投资人撤资,东京电气化学公司出资1亿美元收购了ATL,曾毓群等人失去了ATL的控制权。

2008年,曾毓群、张毓捷等认为,消费电池市场虽然不错,但动力电池市场的前景可能更为广阔。2011年,在福建宁德,曾毓群等人创办宁德时代,日资背景的ATL持股比仅为15%。

宁德时代的首单,是宝马。宝马与韩国三星、德国世博合作过,但并不满意。曾毓群投入全部精力,专攻宝马项目,最终开发出了宝马满意的电池。宝马供应商,成了宁德时代初期亮丽名片,让其声名鹊起。

曾毓群走的是三元正极路线,三元锂电池的特点是,安全性差、成本高,但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长循环寿命、高功率输出、耐寒。当时,比亚迪走的磷酸铁锂路线。

曾毓群赌对了。2017年,政策鼓励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时间更长的车型,宁德时代因此迅速崛起。2018年,宁德时代超过松下和比亚迪,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池供应商。也是在2018年,宁德时代登陆A股市场。

近几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宁德时代一时成了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跪求”的对象。

聪明的豪赌,曾毓群缔造了他的宁德,以及他的锂电池时代。

绑定产业链的高歌猛进

新能源汽车浪潮扑面而来,曾毓群勇立潮头,奔涌向前。

面对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机遇,扩产成了宁德时代的主题。

曾毓群采取了双向扩产策略。一方面,宁德时代大规模投资扩产,另一方面,绑定产业下游一起扩产。

2021年是宁德时代扩产动作最猛的一年,官宣投资额超过千亿元。

当年9月,宁德时代宣布在“亚洲锂都”江西宜春投资135亿元,扩建锂电池产能60Gwh。11月,公司调整定增方案,拟募资金额从582亿元降至450亿元,调整后的募投项目总投资为636.63亿元,这些项目主要是扩产及技术研发与应用。

有券商研报预测,2025年,宁德时代锂电池产能或将达到1000Gwh。

宁德时代还频频进行产业链投资。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业链上下游对外投资总额为98.15亿元。

宁德时代的股权投资,主要是针对锂电设备及材料、储能应用、车用半导体及相关领域。如2021年10月12日,公司宣布在湖北宜昌投资不超过320亿元,建设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就是针对锂电池材料。

除了上游碳酸锂等锂电材料外,曾毓群还与新能源汽车厂商绑定。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与蔚来、阿维塔、长安汽车、理想、极氪、北汽极狐等都有合作。

在海外,备受关注的是与福特汽车合作,福特投资35亿美元,宁德时代输出技术及服务。

行业分析人士称,曾毓群与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合作,期限多为5年左右,由厂商出钱,“买下”生产线。这样的操作,曾毓群能够最大限度与车企进行绑定,同时,将扩产的风险转移给车企。

与车企深度捆绑,宁德时代的经营业绩也是一路高奏凯歌。2020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3.19亿元、1303.56亿元、3285.94亿元,同比增长9.90%、159.06%、15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55.83亿元、159.31亿元、30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3%、185.34%、92.89%。

不过,在全球锂电池领域,不只是宁德时代在扩产,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都在扩产。

产能过剩的风险在酝酿。

“去宁王化”下的双重挑战

“时代宠儿”曾毓群的压力在慢慢加大。

二级市场上,宁德时代的股价跌幅较大。2019年7月初至2021年12月3日,前复权后,公司股价从每股37元左右涨至最高382.68元/股,涨幅高达10倍。但是,2021年12月4日以来,其股价不断下跌,今年1月9日,盘中下探至145.75元/股,1月19日,收盘价为154.90元/股,较2021年高点下跌了59.52%。

市值方面,巅峰时,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过1.6万亿元,成为创业板“一哥”,大有超越贵州茅台之势,“宁王”的威名远播。如今,其市值只有6814亿元,两年时间,市值蒸发了9316亿元。

机构方面,曾经豪执百亿参与宁德时代定增的高瓴资本,频频减持,已经于2023年二季度开始从宁德时代股东榜上消失。

经营业绩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946.77亿元、311.45亿元,均创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0.10%、77.05%。但是,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054.31亿元、104.28亿元,同比增速为8.28%、10.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的同比增速仅为4.91%。

季度营收、扣非净利润增速均为个位数,宁德时代业绩大失速。

宁德时代称,公司三季度在动力电池端对车企客户采取返利措施,导致业绩增速放缓。这,似乎是宁德时代主动让利。

当然,宁德时代仍然是全球锂电池之王。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1年宁德时代全球份额为32.6%,位列第一。LG和松下分别有20.3%和12.2%的份额,比亚迪有8.8%的份额。2023年1—9月,宁德时代全球份额提升至36.8%稳居全球第一,比亚迪排名第二份额15.8%,大幅提升,第三名LG份额14.3%,松下的份额降至7%。

国内市场,2023年,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11%、27.21%,2021年,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为52%,比亚迪为16%。时过两年,宁德时代国内市场份额下降8.89个百分点,比亚迪则上升了11.21个百分点。

曾经,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吐槽称“给宁德时代打工”,引出“天下苦宁王久矣”热议。由此延伸的是,宁德时代面临的竞争加剧。

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自研电池。

2023年12月14日,极氪宣布旗下全球首款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金砖电池”量产。据称,该电池是目前全球体积利用率最高的动力电池,也是全球量产充电速度最快的 800V电池,可以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500公里”。

此前2天,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同时发布弹匣电池2.0 新突破——P58微晶超能电池。

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长城、特斯拉、宝马、丰田、东风、吉利、广汽等,均纷纷自研电池。

大胆设想,如果车企自研电池成功,曾毓群将电池卖给谁?

行业大扩产、车企自研电池,产能阶段性过剩,曾毓群正面临双重挑战,全球“锂电池之王”的铁王座,宁德时代还能坐多久?

不再“傲气”,宁德时代“大小客户一起抓”,曾毓群马不停蹄,出席赛力斯、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合作签约仪式。

2年合计投入超300亿元研发,发力科技与创新,加速出海,曾毓群能否赢得挑战,备受关注。

相关文章